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课五四运动 课件PPT24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1919年。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 的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这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和运动主力有什么 变化?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内惩国贼”
反封建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考: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斗争的矛头: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巴黎和会场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 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D、思想解放运动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 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始,是因为( )
D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1、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3、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阅读课本,从中 找出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外争国权”
反帝 彻底的不妥协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 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 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 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英国
俄国
德国
意大利 奥匈帝国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材料:“五四”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 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 低头。
从这传单中,我们能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 什么精神?(小组讨论)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扩大的原因
(1)陈独秀的领导: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 言》,号召北京商人、学生、劳工奋起斗争,勇敢 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二天,五四运动爆发。
2.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主力: 学生 方式:罢课、游
行示威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 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4.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质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时间: 1919年5月4日
五 四 运 动
经过
地点: 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主力: 学生 扩大: 上海 工人
结果: (1)(2)(3)
意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B、反帝爱国运动
C)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等
反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 转让给日本
相关史事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
学生代表上千பைடு நூலகம்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
《京报》主编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 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 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
(2)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
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2.扩大(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领导人 中心 1919年6月 陈独秀 北京 学生
主力 方式
→ →
上海 工人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各地工人参加罢工, 6月上海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 上海商人罢市 支持学生斗争 了巨大作用。
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变成工人;1919年。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 的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这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和运动主力有什么 变化?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内惩国贼”
反封建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 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考: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斗争的矛头: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巴黎和会场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 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D、思想解放运动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 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始,是因为( )
D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游行 C.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1、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3、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阅读课本,从中 找出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外争国权”
反帝 彻底的不妥协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 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 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 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 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英国
俄国
德国
意大利 奥匈帝国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材料:“五四”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 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 低头。
从这传单中,我们能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 什么精神?(小组讨论)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扩大的原因
(1)陈独秀的领导: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 言》,号召北京商人、学生、劳工奋起斗争,勇敢 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二天,五四运动爆发。
2.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主力: 学生 方式:罢课、游
行示威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 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4.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质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时间: 1919年5月4日
五 四 运 动
经过
地点: 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主力: 学生 扩大: 上海 工人
结果: (1)(2)(3)
意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B、反帝爱国运动
C)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等
反而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 转让给日本
相关史事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
学生代表上千பைடு நூலகம்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
《京报》主编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 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 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
(2)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
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2.扩大(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领导人 中心 1919年6月 陈独秀 北京 学生
主力 方式
→ →
上海 工人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各地工人参加罢工, 6月上海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 上海商人罢市 支持学生斗争 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