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7-乌鸡的解剖生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骨鸡为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中的鸟纲动物,其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都有着独特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特点。
掌握这些特点,对正确饲养乌骨鸡,养好乌骨鸡,防病治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循环系统生理特点乌骨鸡属于鸟类,它的心脏比哺乳动物心脏所受压力大,心律快,并具有双重神经控制特点,即鸡在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同时作用于心脏。
所以,鸡的心律比哺乳动物的心律快。
由于鸡的血脑屏障形成较晚,致使有些病原体(如鸡脑脊髓炎病毒)和某些药物(如高渗氯化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内,导致疾病的发生。
鸡的血浆蛋白含量较低,血浆非蛋白含氮物主要为氨基氮和尿酸氮,并且无论是否产蛋期,都保持高钾低钠的状态。
由于血浆中的胆碱醋酶储量很少,故对有机磷药物(抗胆碱醋酶)高度敏感,容易发生中毒。
2 .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由于鸡为鸟纲动物,为适合高空飞翔要消耗大量的氧,同时为减轻体重,体内形成特有的空气储备囊,前、中、后共有9 个,从而出现了独特的鸟类双重呼吸现象,即每呼吸一次进行的是两次气体交换。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鸡所处的环境必须通风良好,经常保持有新鲜空气,否则,会因呼吸不畅、体温调节不当而发生血液电解质紊乱,中毒死亡。
因此,夏季一定要做好鸡舍的防暑通风工作。
3 .消化系统生理特点鸡的消化器官包括咏、口腔、咽、食道、嗦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泄殖腔以及肝、胰等。
食物通过咏、口腔、咽、食道而进人嗦囊被暂时储存。
主要进行消化的器官为肌胃,含有砂粒的肌胃进行有节律性的收缩,从而使颗粒较大的食物被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由于鸡的肠道较短,故食物从胃进人肠后,停留时间较短,这样食物中许多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吸收就随粪便很快排出体外。
这提醒我们,在向饲料添加营养成分或药物时,尽量用溶解度好的类型,以便在短时间内被吸收利用。
4 .体温生理特点鸡的正常体温为40 一44 ℃,比哺乳动物高得多。
由于鸡没有汗腺,并且被有丰厚的羽毛,所以它必须通过调节控制皮肤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和羽毛振颤等来维持体温恒定。
空气流通是维持鸡体温恒定的根本保证。
5 .泌尿系统生理特点鸡泌尿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膀胧,尿在肾脏中生成后,直接由输尿管到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
所以,鸡尿一般为乳白色,浓稠,pH 呈现弱酸性。
由于磺胺类药物的代谢终产物乙酞化硝胺在酸性的尿液中会出现结晶,易导致肾的损伤。
因此,尽量避免应用磺胺类药物。
或在应用磺胺类药物时,适当添加碳酸氢钠等弱碱性物质,以减少乙酞化磺胺结晶,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6 .免疫系统生理特点由于鸡的免疫系统不健全,没有真正的淋巴结,各个单独存在的淋巴小结附在胰脏、肝脏、肺脏、肾脏内和它们的导管内,或以集合形式存在于消化道的壁上,最典型的例子为扁桃体、盲肠卵圆囊。
鸡的胸腺不发达,在性成熟之后逐渐萎缩。
法氏囊是鸡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主要为体液免疫,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中央,10 周龄时体积最大,在性成熟后,逐渐出现退化和萎缩。
7 .生殖系统生理特点母鸡只有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成熟,并于性成熟后产生许多卵泡,每一个卵泡内有一个成熟的卵子,并依次成熟不断排出,所以母鸡产蛋周期中,能够连续产蛋。
鸡在一个产蛋周期中产蛋多少,同时受神经激素、脑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 )和卵泡刺激素(FSH )等共同控制。
由于光线能影响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因此光照就成为影响鸡产蛋周期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所以,人工延长光照,来提高鸡的产蛋率已成为养殖业增产的一种常用方法。
抱窝(就巢性)表现为愿意孵蛋和育雏,但母鸡每抱窝一次,会停止产蛋15 天左右。
脑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刊礼)量增多造成母鸡的抱窝性,因此人工注射或埋植雌激素来拮抗催乳素的产生,能够有效控制母鸡的抱窝性。
公鸡在肺和肾之间的背侧有两个肇丸,附肇小而不明显,被皋丸的系膜所遮盖,外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交靖器官在功能上是纯粹生殖性的,而哺乳动物的阴茎却兼生殖性和泌尿
功能。
精液形成的质量和数量受光照、环境温度、营养水平、年龄,以及交配次数等因素的制约。
母鸡的受精率在交配后的2 一3 天内最高,在5 一6 天内仍有良好的受精率。
在卵形成了硬壳蛋时进行交配或授精,受精率一般较低;而为软壳蛋时交配或授精,则受精率较高。
通常情况下,在下午进行交配或授精较为适宜,有利于提高受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