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
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来消磨时间。

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

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

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爆发出一阵哄笑。

正当大家笑闹的时候,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爬上了平台,到了犯人身边。

随着轮盘的转动,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挥起,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

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把一些血珠也溅到了观众的身上。

伽西莫多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轮盘停止了转动,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执行完了。

可是对于伽西莫多,这还未完事,他还要在刑台上示众一个钟头。

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

”第三个说。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

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

他愤怒、憎恨、失望,脸上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这时,他远远望见一个神甫骑着骡子经过,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

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

伽西莫多的脸色黯淡起来了。

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
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在那儿至少待了一个半钟头,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投石子。

突然,伽西莫多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他打破缄默,用嘶哑愤怒的如动物般的声音吼叫:“给水喝!”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市民笑得更加厉害。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

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

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

只见爱斯梅拉达一言不发地走近那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巴黎圣母院》,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伽西莫多在刑台上毫不反抗,是因为“他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他甘愿为副主教克洛德承担劫持爱斯梅拉达的罪名。

B. 当伽西莫多用令人心碎的声音求水喝时“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只”说明围观的人群虽然看到伽西莫多经受了酷刑,但没有人同情他,强调人们态度的冷漠。

C. 伽西莫多很少得到別人的同情,在爱斯梅拉达到来之前,在场的许多人骂他、打他,而伽西莫多曾为副主教克洛德抢过爱斯梅拉达,所以当伽西莫多看到爱斯梅拉达走来,“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

D. 选文描写人物时采用多种方法,如:描写伽西莫多时,通过对他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表现了他的期望、怀疑、感激、悲哀;描写爱斯梅拉达时,着重刻画她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展现她的人性美。

2. 小说多处描写围观者对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 本文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也有译为“一滴水唤一滴泪”的。

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1)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2)清风从阿伊——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

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

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

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3)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

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

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4)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

一次,我去看她。

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

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

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

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5)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

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

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

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

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6)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

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

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

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7)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8)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9)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

你也会看见的。


(10)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11)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

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12)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13)她完全沉酒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

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美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

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

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

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14)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4. 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1)
(2)
5.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6. 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不超过10个字)
7. 文中反复写乌米的歌声,有哪些作用?
8. 《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0000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

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

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凤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3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材料二:
“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

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

”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材料三: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有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有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 5%提高到2017年的57. 5%。

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2014—2017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
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

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

(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但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粮食仍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B. 老百姓对粮食消费的需求不断升级,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国际贸易是调剂余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C. 从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10000 亿斤以上,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D.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年全国前地仅有量不少于8.6亿由,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B. “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C. 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十分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耕地保护好。

D. 尽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多,但质最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

11.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才能保障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

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
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

帝初崩,外庭多未知。

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

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

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

”即大恸,陨绝于地。

既释,复故官。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百司惴恐,多患苦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

小民罢市。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

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B.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C.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D.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B. 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C. 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 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

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

B. 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

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

C. 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

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D. 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

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2)小民罢市。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16.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荡子事征战”与“娥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D.“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18.“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9.默写填空。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2)夫如,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3)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4)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

(《锦瑟》)
(6)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7)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

(《寻隐者不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20.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1)送新婚夫妇
寓意:
理由:
(2)送合作伙伴
寓意:
理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不久前,中国广告协会实施并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网络直播营销业态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直播营销某种意义上是信任营销,④呵护信任至关重要。

⑤在很多直播营销中,之所以出现“秒光”现象的原因,⑥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⑦而这种信任的建立非一日之功,⑧是长期培训的结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青年节,不少演讲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的、创造的、实干的、革新的、担当的姿态,播下一颗颗执着奋进、创新包容、开放多元的种子,绽放出朵朵绚丽的青春之花。

每逢儿童节,大朋友比小朋友更热闹“宝宝想过儿童节”“宝宝不说话,乖乖等礼物”等斗图刷屏网络。

“佛系青年”、“巨婴”(身体成熟而心智极度幼稚的人)成为我国的年度流行语,现实里青年“啃老”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班会课上,同学们就“新时代里,青春何谓?青年何为?”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参与到讨论中。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