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电梯冲顶事故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电梯冲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江苏南通 226100
摘要:电梯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工具,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电梯冲顶事故,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本文以一起电梯事故的事故概况为
切入点,针对电梯冲顶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
出了电梯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及其启示,希望能为我国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
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梯设备;特种设备;高层建筑;电梯事故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高层、超高层建筑纷纷涌现,在这
种情况下,电梯对于城市居民的意义不言而喻,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
梯的使用,电梯安全也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出行工具。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冲顶事故时常出现,轻则导致出现设备损坏问题或者是普通的人员受困问题,重则可能会由于顶部空间较高,导致人长时间受困在电梯内部,难以对其进行施救,甚至导致人员伤亡问题的出现,为此必须针对电梯冲顶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与探究。
一、事故概况
2018年9月,在针对某菜市场一台无机房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开展定期检查维
修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进行应急救援试验的过程中,保持电梯空载的前提下,
对停电故障以及停梯故障进行模拟,并且严格按照应急救援的救援程序开展救援
模拟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电梯轿厢在短时间内快速冲顶,从而导致钢丝绳从曳
引轮槽中迅速脱落。
如果这一问题出现在正常救援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被困人
员无法得到正常的救援,甚至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问题。
本电梯是无机房曳引驱
动乘客电梯,型号是GPN30(1000/1.0),额定载重量能够达到1000kg,额定电
梯速度为1m/s,出厂日期为2016年6月。
电梯冲顶事故主要指的是当前电梯在
运行过程中失去控制,飞快的上升,从而碰撞到电梯的井道顶部,电梯冲顶事故
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梯事故。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过程中,电梯快速冲顶很容易导致被困人员在电梯中受到二次伤害,而且电梯冲顶问题一旦发生,难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复位,这就会导致救援工作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冲顶事故原因分析
(一)曳引轮槽严重磨损
事故电梯在出现事故时,其制动器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而且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极限开关的工作状态没有异常,事故现场也没有出现短接问题。
在对重接触到缓冲期之后,限速器电气开关就已经开始进行动作,并且断开了安全回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电梯并没有保持减速状态,而是持续加速上行,甚至电梯轿厢以高于6m/s的速度进行上抛。
在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现场曳引轮的轮槽出现了严重的磨损问题,因此调查组认为这一例电梯冲顶事故是由于曳引轮轮槽磨损导致电梯曳引力下降而引起的。
(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减速元件主要是制动器,而速度监控元件则是限速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是,当前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的115%之后,限速器就会触发电气安全装置,并且导致安全回路断开,释放制动器。
因此单纯的使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无法到达使电梯轿厢减速制停的目的,必须使当前的电梯速度降低到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之内后才能够达到保护效果。
(三)安全钳动作
在对重撞到缓冲器之后,会导致对重侧钢丝绳产生松弛,轿厢侧的钢丝绳不
再受到对重侧的拉力影响,从而呈现上抛运动的运动趋势,在电梯冲顶之后,轿
厢由于受到自身的重力影响,会以一种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行。
本电梯的额定速度
的115%大概是 2.01m/s,所以在瞬间就能够到到限速器-安全钳机械动作的速度,也正因如此,当前电梯轿厢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瞬间就会触发限速器-安全钳
动作,将电梯轿厢夹在轨道上。
(四)其余原因
在电梯出现冲顶问题后轿顶的最高部件与当前轿顶的最低两部件间隙较小,
无法想上盘车复位安全钳。
由于顶部空间高度过高,无法打开当前的电梯轿门以
及电梯层门解救被困的乘客。
当电梯停留在顶层平层位置时,轿顶的位置最高的
部件与井道楼板位置最低的部件之间自由间距大概是2259毫米。
在当前电梯发
生冲顶事故之后,轿厢的高度与厅门门楣相比更高,打开电梯厅门以及轿门之后
无法正常解救被困人员,物业也没有对磨损问题较为严重的曳引轮进行及时的更换,虽然电梯维保工作人员在对电梯进行维保的过程中,多次进行曳引轮严重磨
损的记录,并且告知使用单位曳引轮磨损问题较为严重,使用单位应该立即更换,但是使用单位并未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最终出现电梯溜车冲顶事故,造成
严重的事故后果。
三、电梯事故的具体处理措施
在查明当前事故发生的原因之后,调查组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由电
梯生产厂将被损坏的电梯以及楼板进行了修理,并且更换了制动瓦,保证当前电
梯的制动能力,并且彻底清扫了电梯机房、控制柜、限速器以及曳引机上方的灰
尘彻底的进行了清扫,避免运行信号出现异常中断的问题。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
主接触器的更换,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接触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黏连不断电或者
抱闸不合闸制动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保护措施的增加,也就是将变频器的
上行输入信号传入到原抱闸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之中。
在抱闸控制回路进行了更改
之后,调查人员为了确保当前电梯的使用安全对其进行了二次试验。
在电梯运行
的过程中,变频器上行信号输入口上的信号线一旦断开,电梯立即进行减速,当
前变频器抱闸输出继电器断开使得抱闸接触器释放,在此过程中抱闸处于闭合状态,电梯停止运行,在这时主板会上报故障问题并且自动停止运行,必须对其进
行断电复位操作。
同样,无论电梯是在启动之前还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在切断变
频器下行信号线开展试验工作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
断电复位”的结果。
通过这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进行安全回路的增加,能够有
效避免再次出现同类事故。
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设置,确
保当前电梯在上行出现超速时能够对其进行减速或者及时制停,缓冲器加油到规
定的位置后,避免出现电梯冲顶问题,从而导致在电梯冲顶时造成严重后果。
四、电梯事故的启示
首先,我国的电梯在出厂后便执行强制维保制度,维保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必
须具备维保资质,维修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充分的责任意识,
进一步加强对电梯电气以及机械构造的定期维护与检测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文件
的标准,对当前使用寿命已达上限的电器元件进行强制性的更换。
在进行更换时,不能仅仅从表面进行观察确定能否进行使用,而是应该通过必要的检测得到最终
的答案。
造成本电梯事故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上行电梯接触不良,而本市场内
部的电梯使用频率较高,每年甚至能够达到平均四十五万次,对于这种电梯,就
需要特别重视维保工作,定期更换元器件,而且更换周期应该比其他电梯的更换
周期更短,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其次,作为当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
验工作人员,除了应该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充分的熟悉、了解之外,还应该做好电梯检验工作,负责向电梯购买者以及广大用户进行电梯安全的宣传
和解释,推动电梯能够实现更加安全地运行,提高用户在使用电梯时的舒适程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电梯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安全隐患爆发,
而在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隐患过于隐蔽的问题。
尤其是开
展电台常规检查工作的过程中,难以察觉潜在的危险。
由于大多数的电梯在运行
的过程中都采用零速抱闸,电梯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其制动力矩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在是在开展电梯动态上行制动以及下行有栽实验的过程中,制动器内部所存
在的潜在隐患就会暴露出来,并且出现由于制动力矩不足而导致的溜车等事故出
现的问题。
因此如果想要正确的使用电梯,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使用单位、维保单位以及检验单位都应该重视电梯的安全运行,并且积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
作任务。
使用单位应该做好日常的使用管理工作以及日常检查工作,维保单位则
应该严格按照保养要求的内容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从而能够将可能出现的安全
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与此同时维保单位还可以根据使用单位日常记录的异常记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电梯检查工作,并且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在此过程中,检验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当前电梯做好常规性检验工作之外,还应该充分关注电梯
的各项动态实验参数,这些参数是电梯安全系数和稳定系数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新.基于故障树理论的电梯轿厢冲顶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
电梯,2022,33(15):44-45+57.
[2]唐艳同,张国安,陈瑜.一起电梯冲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中国
电梯,2022,33(07):48-50.
[3]张书辉,毛健,赵庆凯,张建,冉坚强.一起曳引电梯冲顶事故的原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03):146-148.
[4]李亚伟,王尚,杨新明.一起电梯对重冲顶事故的分析与思考[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21(04):37-38.
[5]彭浪草,黄震,徐灿,赖思稳.一起电梯轿厢冲顶事故的分析[J].中国电梯,2021,32(15):48-51.
[6]薛艳梅.两起因制动器失效引起的电梯冲顶事故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梯,2021,32(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