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捐款遭遇假币:从《故事会》6月下《爱心不假》说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捐款遭遇假币:从《故事会》6月下《爱心不假》说起
作者:逍遥一剑期数:2013年6月下发布时间:2013-06-20 开头让我们先闲聊几句“钱”这个东西。

钱,真是个好东西。

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拥有更多的粉丝和崇拜者,真是个万人迷。

为了得到它,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不辞辛苦,无数人为此不懈追求着,甚至有时不择手段。

这说的是真钱,对此没有人有疑义。

假钱,哎呦,千万别提他,又真是个坏东西。

无人不对之恨之入骨(当然,专门造假钱谋取真钱之分子除外,不过细想之,他们喜欢的还是真钱。

)如果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不辞辛苦,不懈追求着得到的却是假钱,让谁不垂头丧气、唉声叹气、伤心透顶?假钱固然令人可恨,但笔者认为,相信多数人也认为,更可恨的是那些明知是假钱还坑害他人的人。

你是否收到过假钱?你是否故意花过假钱?不小心收到了假钱,你会怎么做?是自认倒霉,撕碎扔掉?还是步前人之脚,继续坑害像你这样的不识货者?更有意思的是,有“聪明者”既不扔掉,也不花掉,而是捐掉。

捐!多么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做了“好”事,又把之前的损失找了回来。

不信,现在来看看《故事会》里的一个故事。

《故事会》2013年6月下有一篇故事叫《爱心不假》,就在捐款时遭遇了假币。

教导处的李主任负责为镇中心小学一名患了绝症,却因家贫没钱医治的学生捐钱事宜,不料在捐款中发现了一张百元假币。

而捐款者中只有一位叫王小梅的同学捐了一百元,“她的家庭条件不好,以往捐款的时候,王小梅捐得都很少,一般都捐两元,因为这,有不少同学还在背后笑话她没有爱心呢!”无疑,王小梅成了头号嫌疑。

看,还真有人在捐款时捐假钱的,还是小学生,读到此处让人不禁心寒。

这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不得不重视,下面就可以传唤嫌疑人对质,并严肃批评惩罚了。

而作为教育者的李主任的做法则另我们赞佩。

他并没有直接挑明真相,而是通过询问王小梅的情况,从而确信王小梅并不知道假币这事,问题有可能出现在她奶奶身上。

李主任在家访中,终于弄清楚了
事情的真相。

王小梅的奶奶平时靠捡垃圾补贴家用,那一百块钱既不是老人家卖废品挣的也不是捡的,而是前两天她捡垃圾的时候,被车撞了,没想到却遇上个没人性的司机,撞伤了人竟然给人家一百元假钞做赔偿。

而善良的老太太,不知道是假钱,竟然舍不得花,又把它捐了出去。

至此,我们感到的是欣慰,之前的心寒也是多余的。

王小梅和她奶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捐的假钱,而绝非故意而为之。

我想,钱是真是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爱心一点也不假,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污染。

我们仍相信,童心无邪,千万不要简单地猜疑孩子们的真诚爱心。

故事是看完了,但笔者要说的感受还远没有结束。

说实话,这篇故事的立意并不新颖,相关话题的故事、小说也绝非麟角凤毛。

就笔者而言,读过的有关假币的文章不下于数十篇,小到报刊杂志,大到语文教材,皆有涉及;或小说,或故事,或散文,丰富多样。

一张假币,曾引发了多少故事,或令人心酸,或感人心肺,或启迪人生……旧题材写出新鲜意味也比较难,当然,《爱心不假》的意蕴也并非特别出奇,但其寓意永不会过时。

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写故事需要写故事者仔细洞察社会、观察生活、品味人生;故事写出来是让人读的,但读故事者绝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消磨时光,那是在浪费生命,而更在于要学会反思现实,思考生活,启迪人生,这才是在享受生命。

那就让我们跳出故事之外,回归社会现实生活吧。

其实,一张假币的故事不仅仅是作者虚构的故事,更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实。

由其引起的一些列“事故”,需要我们深思。

先来看几个实例:
据网上报道,在为灾区募捐中,发生过多起捐款遭遇假币事件。

多名网友也纷纷爆料吐槽,在为汶川大地震的捐款活动中,其所在单位或社区均遭遇到假币。

《羊城晚报》报道:2012年12月8日,广东首届国际慈善义卖举行,现场筹集善款约33万元。

但工作人员清点善款时,竟发现了4900元假钞。

捐款是本是完全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数量的多少。

没有人会因为你只捐了一元钱而指责你吝啬,也不会因为你没捐一分钱而受到追究。

何必要用假币捐款来欺骗自己的灵魂博取他人的好感呢?就像一名网友所谴责:有时候真的很想问问这些人,你们为灾区捐假钱的难道不觉得这是对爱心的一种愚弄和嘲讽吗?难道你们就不怕良心受到谴责吗?从这一次小小的捐赠活动中,捐假钱的人也恰恰能反映出其人的素质极低。

捐了假钱,虽然能保住了自己那短暂的可怜的所谓的面子,但你这小小的行为难道就不怕自己的良心受到一辈子的谴责吗?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否定大多数人的善良。

我们仍坚信,人们的爱心是真的,多数国人还是善良的,社会传递的还是正能量。

正能量延续,中国梦还会远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