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确立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尽快确立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作者:袁希钢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3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我国高校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比如学术腐败、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行为在高校屡见不鲜,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人才水平远低于社会的期望值。

导致学术腐败、学术浮躁的原因很多且比较复杂,但是一个容易观察到的现实是:高校教师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考虑学术问题。

如果能够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以克服,无疑会对扭转学术腐败和学术浮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建议尽快确立我国高校“学术休假”制度。

“学术休假”起源于美国高校,它是指高校教师经过一段工作后,享受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带薪休假,其间暂时离开教学科研岗位,潜下心来专门从事学术访问、交流、培训或著书立说等纯粹的学术活动。

学术休假制度可以保证高校教师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静下心来在学术上进行深入思考、学习和提高,已被证明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前,学术休假制度在西方国家高校普遍实行。

实际上,教育部早在1996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中就对高校教师学术休假进行了规定。

然而时至今日,“学术休假”制度在我国高校中并未普遍确立。

目前只有一部分高校明确建立了“学术休假”制度,但具体条款与教育部有关要求的差距比较大,而包括教育部所属重点高校在内的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立“学术休假”制度。

因此建议:
1.教育部以《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及《教师法》等为依据,专门下发有关在高校确立学术休假制度的文件和规定,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2.将是否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包括学术休假制度纳入高校考核指标体系。

3.学术休假所需经费主要由教育部、学校承担,教师所在课题组可补充配套。

这包括,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向高校的拨款中明确划定用于学术休假的经费,主要用于为学术休假教师提供出访路费;高校负责发放学术休假期间的工资和津贴;教师所在课题组配套学术休假所需要的其他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