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好,现在,请各小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分好工,制定好方案,开始探究!
三、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把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他们还想到把木头浸湿,继续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四、交流与表达
课时
安排
14.《木材》1课时
15.《纸》1课时
16.《陶瓷》1课时
17.《金属》1课时
18.《玻璃与塑料》1课时
19.《材料的分类》1课时
教案序号
14
课题
14.木材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向阳
备课时间
2018年
11月8日
上课时间
2018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针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单元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由《木头》、《纸》、《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五个课题组成,从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常用的材料,如木头、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入手,借助这些常见材料,探究材料的各种性能,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用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工作的需要,总在不断地改进材料的性能或发明新材料,认识到材料的使用既给个人、社会、环境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还会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师:如果我们要研究木头,你想研究什么呢?
生:我想研究木头的年龄。生:我想研究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生:我想知道木头能导电吗?生:木头的气味有什么不同?
生:木头是什么形状的?生:木头有什么用?……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大家认为这样可以吗?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
生:有桌子、椅子、书橱。生:沙发、床、柜子。生:写字台。
生:餐桌。师:哎呀,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木头。师:对,是木头。你们研究过木头吗?
生:没有。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木头,好吗?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师:说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到前面来取,需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可到老师的微机上来查询,当然,你也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都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实验记录,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记录表。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记录。能做到吗?生:能。
2、教师需要准备关于木头或木材应用的课件或录像,如多种多样的木头的花纹、各种木头的年轮、木材在生活中的应用、因过量砍伐木材造成的后果等。
3、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陶瓷、金属的录像片断及陶瓷、金属物品、陶瓷、金属资料,准备玻璃与塑料的相关资料或图片资料,为学生的课堂探究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4、学生收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等。
生:可以!师: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需要注意哪些?生:我认为小组内要分好工,配合好。生: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生:要选好实验材料和工具。生:还要制定好实验方案。生: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生:做实验。生:查阅书籍,还可以上网。生:问问老师和同学。
5、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6、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7、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8、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9、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生负面影响。
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
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通过实验,我发现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江南香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沉到了水底。
11、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
重点
1、认识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2、能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
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按照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
措施
1、前准备好每课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
目标
1、能判断物体是用不同材料组成的,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认识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3、能区别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重点
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难点
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从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实验前你是怎么想的?生:我原来认为所有的木头都浮在水面上的。师:结果呢?生:结果发现木头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师:看来仅靠猜想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我还发现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数一数年轮有几圈,就知道木头有几岁。
生:我从《百科全书》上还查到有些树木一年长好几圈呢,那样,年轮就不等于年龄了。师:说得好!查阅书籍资料确实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三、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把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他们还想到把木头浸湿,继续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四、交流与表达
课时
安排
14.《木材》1课时
15.《纸》1课时
16.《陶瓷》1课时
17.《金属》1课时
18.《玻璃与塑料》1课时
19.《材料的分类》1课时
教案序号
14
课题
14.木材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向阳
备课时间
2018年
11月8日
上课时间
2018年
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针对探究木头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的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单元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由《木头》、《纸》、《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五个课题组成,从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常用的材料,如木头、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入手,借助这些常见材料,探究材料的各种性能,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常见用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工作的需要,总在不断地改进材料的性能或发明新材料,认识到材料的使用既给个人、社会、环境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还会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师:如果我们要研究木头,你想研究什么呢?
生:我想研究木头的年龄。生:我想研究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生:我想知道木头能导电吗?生:木头的气味有什么不同?
生:木头是什么形状的?生:木头有什么用?……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中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可以合作,共同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大家认为这样可以吗?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
生:有桌子、椅子、书橱。生:沙发、床、柜子。生:写字台。
生:餐桌。师:哎呀,这么多啊!那你们知道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木头。师:对,是木头。你们研究过木头吗?
生:没有。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木头,好吗?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师:说得真好!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好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到前面来取,需要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可到老师的微机上来查询,当然,你也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都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实验记录,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记录表。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一边研究,一边记录。能做到吗?生:能。
2、教师需要准备关于木头或木材应用的课件或录像,如多种多样的木头的花纹、各种木头的年轮、木材在生活中的应用、因过量砍伐木材造成的后果等。
3、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陶瓷、金属的录像片断及陶瓷、金属物品、陶瓷、金属资料,准备玻璃与塑料的相关资料或图片资料,为学生的课堂探究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4、学生收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等。
生:可以!师: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需要注意哪些?生:我认为小组内要分好工,配合好。生: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生:要选好实验材料和工具。生:还要制定好实验方案。生: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生:做实验。生:查阅书籍,还可以上网。生:问问老师和同学。
5、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6、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7、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8、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9、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生负面影响。
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
生:我研究的问题是"木头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通过实验,我发现杨木、柳木、枣木、榆木、桐木、樟木、槐木、江南香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酸枝木、紫檀木、鸡翅木沉到了水底。
11、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
重点
1、认识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2、能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
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按照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
措施
1、前准备好每课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
目标
1、能判断物体是用不同材料组成的,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认识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
3、能区别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木头特点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的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木头是天然材料,了解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重点
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难点
木头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从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实验前你是怎么想的?生:我原来认为所有的木头都浮在水面上的。师:结果呢?生:结果发现木头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师:看来仅靠猜想是不行的,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我还发现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数一数年轮有几圈,就知道木头有几岁。
生:我从《百科全书》上还查到有些树木一年长好几圈呢,那样,年轮就不等于年龄了。师:说得好!查阅书籍资料确实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