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打字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字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并积极参与音乐表现。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分辨乐曲的结构。
3.能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
4.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段跨入到中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获得拓展,体验感受和探索创作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善于进行模仿、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和感受比较深刻。
在音乐学习方面虽已具备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兴趣也比较浓。
本节课将打字机的打字声、铃声和倒机声作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各种方式参与表现音乐,层层递进,并加入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专注聆听的好习惯,提高对声音的敏锐反应,在此基础上哼唱主题旋律,并设计表演动作,更加生动细致地感受音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结构A B A`
难点:听辨乐曲的乐句、节拍、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直接导入
(一)课前律动
(学生模仿、记忆)
(二)导入
1.今天这节课请同学们和老师听一首非常好听的管弦乐曲,仔细听听乐曲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可以用你的小嘴巴模仿出来。
活动2【讲授】聆听乐曲
2.初听乐曲
①谁听到了?(学生回答)
这些声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学生回答)
好了,我们现在不猜了,跟着老师从视频当中找到答案,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叮、嗒嗒、刷”的声音?
②观看视频(原来是一款老式的打字机)
刚才敲击键盘时发出了什么声音?(嗒嗒的声音)
他做什么动作时候发出“叮”的声音?
③模仿打字员的动作。
(动作潇洒一点)
3.再次聆听乐曲
①好,同学们的动作很潇洒,声音也很洪亮,下面让我们化身成为小小打字员,跟着音乐,做做动作,打打字,看看音乐把我们带到了那里?
聆听音乐
那么,谁来猜一猜,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打字员呢?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打印店、学校、印刷厂)
我们现在就是学校印刷厂的打印员,王老师是你们的领导,我们一起来打打字,感受一下打字员一天的生活,我们先来听听乐曲的A乐段。
4.分段欣赏
(1)欣赏A乐段。
①A乐段的速度是怎样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速度快、心情好、对工作满意、热爱)
这么好的一个打字员,他每打一行,长短一样吗?会不会有错字呢?肯定很准确。
②下面听听打字员一口气打了几句?每句有几拍?(用手指)可以数拍子?4句
长短一样吗?(前三句一样长,有几拍?)老师也糊涂了,我们
一起再来听听(教师做示范)(学生隋老师数拍子)
“叮、刷”在第几拍?(再次聆听2遍)
考一考,这四句在A乐段出现了几次?(2次)
跟音乐找一找,(一共出现了2次)
③用打击乐器伴奏
(2)欣赏B乐段
①感受完打字员的一天,我们听听B乐段,看看打字员的心
情发生了什么变化?速度?
②用动作感受力度有什么变化?(变重了)
直接还是逐渐(渐强)
打瞌睡时用动作把他叫醒,休息时用自己的动作
③演唱B乐段的乐谱,用声音把力度表现出来。
用Beng、la演唱B乐段,Beng表示强,la表示弱。
(3)欣赏A`乐段
①欣赏A`乐段,看看与前面的A乐段相似,还是B乐段相似?
②这一段打字员的心情是怎样的?
总结:早上起来打字,休息,又开始打字工作。
活动3【讲授】完整欣赏
5.完整欣赏全曲。
(1)老师突然忘了乐段出现的顺序了,请同学们为老师排一
下顺序,A B A`。
介绍三段体结构。
(2)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请同学们为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
(3)谁起的名字与作曲家不谋而合。
6.了解作曲家。
认识一下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
活动4【活动】拓展
7.拓展。
观看现场版本的打字机与交响乐团的合作。
8.完整欣赏全曲。
学生参与音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