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教案_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还有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藤野先生》。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写作背景: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此时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这年秋天,鲁迅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从北京来到厦门,总结斗争经验,迎接更大的战斗!
故事背景:
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琐记》
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爸爸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动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呐喊>自序》
三、给课文分段:
找出课文中标注地点转换(即空间位置的变换)的词句,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以地点的转移能够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在东京;在仙台;在北平。
(见藤野先生之前—与藤野先生交往—怀念藤野先生)——时间的先后,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藤野先生简介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第六、七自然段: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第九自然段: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野先生人物性格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五、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第37段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
)
针对这段话,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
)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
六、品味“伟大”:
1.细读第11-23段:作者选择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批注,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①添改讲义:认真负责,诲人不倦。
比较:“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添改”,改为“修改”或“订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订正。
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的职责的话,订正文法的错误就不是他份内的事了。
)
②纠正解剖图:循循善诱,严格要求。
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和原文比较,想想能不能这样改。
(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
③关心实习:热情诚恳,充满尊重。
比较:体会下列三句话的表达效果:“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能够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④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比较原稿:总要看一看才好。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定稿: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定稿更强调了一种郑重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
好字,还容易引起误解。
)
七、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你理解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热情诚恳,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