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合集下载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用于规定通信双方传输数据的格式和规则的标准化。

协议中的报文是通信双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载体。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协议报文格式。

1.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报文格式:-请求报文格式:```<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Headers><Entity-Body>```-响应报文格式:```<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Headers><Entity-Body>```2.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报文格式:-TCP报文格式如下:```Source Port Destination Port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ment NumberData Offset Reserved Control BitsWindow Checksum Urgent PointerOptions (if any)Data```3.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报文格式:-UDP报文格式如下:```Source Port Destination PortLength ChecksumData```4. IP(Internet Protocol)报文格式:-IPv4报文格式如下:```Version IHL Type of Service Total LengthIdentification Flags Fragment Offset Time to Live Protocol Header Checksum Source IP AddressDestination IP AddressOptions (if any)Padding (if necessary)Data```-IPv6报文格式如下:```Version Traffic Class Flow Label Payload Length Next HeaderHop LimitSource IPv6 AddressDestination IPv6 AddressOptions (if any)Padding (if necessary)Data```5.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报文格式:-ICMP报文格式如下:```Type Code ChecksumIdentifier Sequence NumberData (Optional)```6. Ethernet报文格式:- Ethernet报文格式如下:```Destination MAC AddressSource MAC AddressEthernet TypePayload```7. DNS(Domain Name System)报文格式:-DNS报文格式如下:```DNS Message HeaderDNS Message Question SectionDNS Message Answer SectionDNS Message Authority SectionDNS Message Additional Section```8.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报文格式:-FTP报文格式如下:```Arguments```9.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报文格式:-SMTP报文格式如下:```Arguments```这些是常见的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它们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LSR报文
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 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 文向对方请求所需的LSA。内容包括所需要的LSA的摘要。 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0 Version 7 Type=3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LS type Link State ID Advertising Router ......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LSR报文主要字段解释
LS type:LSA的类型号。例如Type1表示Router LSA。 Link State ID:链路状态标识,根据LSA的类型而定。 Advertising Router:产生此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LSU报文
LSU报文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要的 LSA,内容是多条LSA(全部内容)的集合。 LSU报文在支持组播和广播的链路上是以组播 形式将LSA泛洪出去。为了实现Flooding的可 靠性传输,需要LSAck报文对其进行确认。对 没有收到确认报文的LSA进行重传,重传的 LSA是直接发送到邻居的。
OSPF的报文格式
OSPF用IP报文直接封装协议报文,协议号为 89。OSPF分为5种报文:Hello报文、DD报文 、LSR报文、LSU报文和LSAck报文。一个比较 完整的OSPF报文(以LSU报文为例)结构如图 8所示
图8
OSPF报文头 报文头
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它们有相同的报文头。 如图9所示。
0 Version 7 Type=2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MTU Options DD Sequence Number LSA Headers ... 00000 I M M S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HTTP协议报文格式

HTTP协议报文格式

HTTP协议报文格式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在HTTP通信中,客户端发送请求报文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发送响应报文给客户端。

1.请求报文格式:-起始行:包含请求方法、请求URL和HTTP版本。

-首部字段:描述请求的附加信息,以键值对的形式出现。

-空行:用于分隔首部字段和实体主体。

-实体主体:请求的数据,可以为空。

示例:```GET /index.html HTTP/1.1Accept: text/html```2.响应报文格式:-起始行:包含HTTP版本、状态码和状态消息。

-首部字段:描述响应的附加信息,以键值对的形式出现。

-空行:用于分隔首部字段和实体主体。

-实体主体:响应的数据,可以为空。

示例:```HTTP/1.1200OKContent-Type: text/htmlContent-Length: 1234<html><body>...</body></html>```3.请求方法:-GET:获取资源。

-POST:提交数据。

-PUT:创建或更新资源。

-DELETE:删除资源。

-HEAD:获取请求资源的元数据。

-OPTIONS: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方法。

4.状态码:- 1xx:信息性状态码,表示请求已被接受并且服务器正在处理。

- 2xx:成功状态码,表示请求已成功处理。

- 3xx:重定向状态码,表示需要进一步操作才能完成请求。

- 4xx:客户端错误状态码,表示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 5xx:服务器错误状态码,表示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发生内部错误。

5.首部字段:。

icmp和igmp报文格式

icmp和igmp报文格式

icmp和igmp报文格式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和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两种常见的网络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进行控制和管理。

下面是它们的报文格式的详细解释:1. ICMP报文格式:ICMP报文通常封装在IP报文中,用于在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

ICMP报文格式如下:类型(Type),8位字段,表示ICMP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报文的目的和功能。

代码(Code),8位字段,与类型字段一起用于提供更具体的信息,进一步说明ICMP消息的目的。

校验和(Checksum),16位字段,用于检验ICMP报文的完整性。

其他字段,根据不同的ICMP消息类型和代码,可能会有其他字段,用于携带相关的数据信息。

ICMP报文的具体格式会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代码而有所变化,例如,ICMP回显请求和回显应答的报文格式稍有不同。

2. IGMP报文格式:IGMP报文用于在IP网络中进行组播组管理。

IGMP报文格式如下:类型(Type),8位字段,表示IGMP消息的类型,用于指示报文的目的和功能。

最大响应时间(Max Response Time),8位字段,表示发送方对IGMP查询消息的响应时间上限。

校验和(Checksum),16位字段,用于检验IGMP报文的完整性。

组播地址(Group Address),32位字段,表示组播组的IP 地址。

IGMP报文的具体格式也会根据不同的类型而有所变化,例如,IGMP查询报文和IGMP报告报文的格式不同。

总结起来,ICMP报文用于网络控制消息的传递,而IGMP报文用于组播组管理。

它们的报文格式都包含了类型、代码、校验和等字段,具体的格式会根据不同的消息类型而有所变化。

以上是对ICMP和IGMP报文格式的简要介绍。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大集合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大集合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大集合1.HTTP报文格式: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Web上传输HTML、图片等资源的协议。

HTTP报文分为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请求报文包括请求行(方法、URI、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各种参数信息)、请求体(实体内容)。

响应报文包括状态行(协议版本、状态码、状态描述)、响应头部(各种参数信息)、响应体(实体内容)。

2.SMTP报文格式: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电子邮件的协议。

SMTP报文分为命令报文和回应报文。

命令报文包括命令行(命令和参数)和命令数据。

回应报文包括状态码和状态描述。

3.FTP报文格式:FTP(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文件的协议。

FTP报文分为命令报文和数据报文。

命令报文包括命令(用户认证、文件操作等)和参数。

数据报文用于传输文件内容。

4.DNS报文格式:DNS(域名系统)是用于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

DNS报文分为查询报文和响应报文。

查询报文包括标识、查询类型、查询类等字段。

响应报文包括标识、响应类型、响应类等字段。

5.TCP报文格式:TCP(传输控制协议)是用于可靠传输数据的协议。

TCP报文分为报文头和数据部分。

报文头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号、确认号等字段。

6.UDP报文格式: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用于不可靠传输数据的协议。

UDP报文分为报文头和数据部分。

报文头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7.IP报文格式:IP(网际协议)是用于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协议。

IP报文分为报文头和数据部分。

报文头包括版本号、TTL(生存时间)、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字段。

8.ICMP报文格式: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是用于在IP网络中传输控制消息的协议。

ICMP报文分为报文头和数据部分。

报文头包括类型、代码、校验和等字段,数据部分根据不同类型的消息而不同。

9.ARP报文格式:ARP(地址解析协议)是用于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的协议。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2bytes 2bytes 1bytes 1bytes
地址 4bytes 址
4bytes
6bytes
6bytes
6bytes
|ß----以太网首部---->|ß---------28字节ARP请求/应答------
4. IP报文格式(RFC791)(20bytes)
版本 4bits
首部长度 4bits
附件:报文格式
1. Ethernet数据包格式(RFC894)
Ethernet Ⅱ 帧格式: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6 bytes
6 bytes
VLAN帧格式: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6 bytes
6 bytes
Type/Length 2 bytes
Payload 46-1500 bytes
0x8864→PPPoE session stage 继续进行PPP的2层包处理。
0x8100→VLAN
其它值当作未识别包类型而丢弃。
2. PPP数据包格式
标志7E 地址FF 控制03 协议 1byte 1byte 1byte 2bytes
Payload 最多1500bytes
CRC 标志7E 2bytes 1byte
时,该数据报将被丢弃,数据包没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将减去1。 协议号Protocd:8位,该字段表示在IP数据报中封装的是哪一个协议,TCP为6,UDP为17。 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16位,它是16位的错误检测字段,目的的主机和网络中的每个网关都要重新 计算包头的校验和,就同源机器所做的一样,如果数据没有被改动,两个计算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源IP地址Source IP Address:32位 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 Address:32位 可选项Options:选项字段,根据实际情况可变长,可以和IP一起使用的选项有多个,例如,可以输入创建 该数据报的时间等。 TCP报文格式 源端口号Source IP Address:16位呼叫端的端口号,这个端口是由发送方随机产生的。 目标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16位,被叫端的端口。 32位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由于TCP封包必须要带入IP封包中,所以如果TCP资料太大时(大于IP封包的 容许程度),就要进行分段,这个序列号就是记录每个封包的序号,可以让接受端重新将TCP的资料组合 起来。 32位确认号Acknowledge Number:为了确认对方确实收到我们的封包,如果收到了,发送ACK确认。 首部长度:4位,为了确认整个TCP包的大小,就必须要这样来说明数据的起始位。 保留Reserved:6位,未使用的保留位,留着扩展用。 Code:6个控制位,URG,ACK,PSH,RST,SYN,FIN。 Urgent:为1时代表该数据包为紧急封包,根据16位的紧急指针来确定紧急数据最后一个字节的位置,这样 接收端就可以有限准确快速的获取紧急数据。 Acknowledge:为1时代表这个封包为回应封包。 Push Function:为1时代表要求对方尽快将数据段送达应用层,无须等待缓冲区满了才送。 Reset:为1时代表通知重新建立TCP连接。 Synchronous:为1时代表发送端希望双方建立同步连接,通常带有SYN标志的封包表示主动连接到对方的意 思。 Finish:为1时代表传送结束,所以通知对方是否断线,只是发送端还在等待对方的回应。 窗口Windows:16位,主要是用来控制封包流量的,可以告诉对方目前本身有的缓存器容量还可以接收包, 当win=0时,代表缓存器已满,所以应该暂停传输,windows单位,byte。 校验和Checksum:16位,当资料传输时,要由发送端进行检测,并将该动作的校验值标注在这个栏位上, 接收者收到这个封包后,会再次对封包进行检测,并且对比与发送方的值是否一致,一致就接收,不一致 丢弃,并要求对方重新发送这个封包。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16位,和URG配合使用,URG=1时才会产生作用,用来说明紧急数据的末尾字节 的位置。 可选项:只有首部长度长于20的时候才有效。 数据:应用层数据分段而得到的数据。

TCPIP几种协议数据报格式简介

TCPIP几种协议数据报格式简介
z TCP 报文格式如下图:
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因此比较复杂,在此仅作简单介绍。“序号”指数据在发送端数据流中 的位置。“确认号”指出本机希望下一个接收的字节的序号。与 IP 校验不同的是 TCP,UDP 校验采用伪头标加整个 报文一同校验的方法。TCP 协议工作原理另行介绍。
TCP 数据报中依次包括以下信息:
协议采用分层结构,因此,数据报文也采用分层封装的方法。下面以应用最广泛的以太网为例说明其数据报 文分层封装,如下图所示:
任何通讯协议都有独特的报文格式,TCP/IP 协议也不例外。对于通讯协议编程,我们首先要清楚其报文格式。 由于 TCP/IP 协议采用分层模型,各层都有专用的报头,以下就简单介绍以太网下 TCP/IP 各层报文格式。
1、 16 位源端口 Source Port。该部分占 16 个 BIT。通过此值,可以看出发起连接的计算机源端口号。
2、 16 位目的端口 Destination Port。该部分占 16 个 BIT。通过此值,可以看出要登录的目的端口号。
3、 32 位序列号 Initial Sequence Number。表示初始连接的请求号,即 SEQ 值。该部分占 32 个 BIT。
4、 32 位确认号 Next Expected SEQ Numbe。对方返回的 ACK 值。该部分占 32 个 BIT。
5、 4 位数据偏移 Data Offset。表示数据偏移的大小。该部分占 4 个 BIT。
6、 6 位保留位 Reserved Bites:保留位,此处不用。该部分占 6 个 BIT。
的 16 次方减 1,即:65535 个字节。因此,在以太网中能够传输的最大 IP 数据包为 65535 个字节。
5、 16 位标识号 Identification。该部分占 16 个 BIT,以十进制数表示。

UDP的报文格式

UDP的报文格式

UDP的报文格式
1.UDP协议
UDP是网络通信协议中的一种,大数据短距离的局域网通信,数据格式如下:
UDP伪首部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08位协议(17)16位UDP长度
UDP首部
16位源端口16位目的端口
UDP长度校验和报文数据报文
2.UDP数据包的解析
说明:
一、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
1.首先将HeaderChecksum清零
2.然后将IPv4首部的20Bytes,以16bits(2Bytes)为一组
3.把2中划分好的数值逐个相加,如果遇到进位,将进位值加到值的最低位上。

举例:(用16进制表示)0xBB5E+0xFCED=0x1B84B,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结果有进位,所以将进位值1加到值的最低位上,得到结果是0xB84C。

4.把所有的组相加到一起后,得到的结果是一个16位的数,将这个结果取反后则得到此首部校验和。

二、校验和(Checksum)
1.首先将Checksum清零
2.然后将右图中的内容,以16bits(2Bytes)为一组
3.把2中划分好的数值逐个相加,如果遇到进位,将进位值加到值的最低位上。

举例:(用16进制表示)0xBB5E+0xFCED=0x1B84B,可以看出在这个例子中结果有进位,所以将进位值1加到值的最低位上,得到结果是0xB84C。

4.把所有的组相加到一起后,得到的结果是一个16位的数,将这个结果取反后则得到此校验和。

rip协议报文格式

rip协议报文格式

rip协议报文格式
RIP协议报文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Command:标识报文的类型。

值为1时表示Request报文,值为2表示Response报文。

2. Version:RIP的版本号。

对于RIP-1来说其值为0x01。

3. AFI(AddressFamilyIdentifier):地址族标识,其值为2时表示IP协议。

4. IPAddress:该路由的目的IP地址,可以是自然网段地址、子网地址或主机地址。

在响应报文中,RIP路由器收到请求报文后,会立即发出RIP响应报文。

在RIP网络中,路由器总是间隔30秒向邻居发送响应报文,告知邻居当前路由表信息。

此外,RIP还具有定时器机制,包括更新计时器、过期计时器和刷新计时器(Holddown)。

更新计时器使路由器每隔30s就会发送更新信息,过期计时器在180s内未收到该路由器的任何信息时将该表项设为不可达,刷新计时器则在一条记录失效后等待指定时间后删除,一般为120s,目的是将该无效路由告知所有邻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关于RIP协议报文格式的信息,建议查阅计算机科学或网络工程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以太网协议详情报文格式

以太网协议详情报文格式

以太网协议详情报文格式1.以太网帧首部(Ethernet Header):- 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6个字节,表示接收方的物理地址。

- 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6个字节,表示发送方的物理地址。

- 类型或长度(Type or Length):2个字节,表示数据的类型或长度。

2.有效载荷数据(Payload Data):- 数据(Data):46-1500个字节,表示待传输的数据。

3.填充(Padding):- 填充(Padding):0-46个字节,用于填充以太网帧的长度。

4.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FCS):4个字节,用于校验以太网帧的完整性。

在以太网协议中,各个字段的含义如下:1.目的MAC地址:表示帧的接收方的物理地址。

每个网络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2.源MAC地址:表示帧的发送方的物理地址。

同样,每个网络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3.类型或长度:标识有效载荷数据的类型或长度。

当该字段的值小于等于1500时,表示长度;当值大于1500时,表示数据的类型。

4.数据:是待传输的数据,可以是其他高层协议的报文,如IP数据报等。

5.填充:为了使帧达到最小长度而填充的虚拟数据。

以太网帧要求长度至少为64个字节,如果数据字段长度不足,则需要填充。

6.帧校验序列:用于检测帧中是否发生错误。

发送方在发送帧时,通过计算帧中除了FCS字段之外所有字段的CRC校验值,并将该值存储在FCS字段中。

接收方在接收到帧时,同样通过计算帧中的CRC校验值,并与FCS字段中的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帧是否被损坏。

以太网协议使用的是分组式交换技术,即将数据拆分为一系列的帧进行传输。

每个帧都独立传输且具有不同的目的MAC地址,在传输过程中可以经过多个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每个设备根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进行决策,以将帧转发到正确的接口。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常见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UDP 8bytes UDP数据
IP首部 20bytes 源端口 16bits UDP长度 16bits
目的端口 16bits UDP检验和 16bits
8.
MPLS报文格式
MPLS标签(可以有多个) IP报文
二层头
Label value 20bits MPLS报文类型: 以太网中 0x8847(单播) PPP类型上 0x8281(MPLSCP) 协议名称 ICMP TCP UDP OSPF 1 数据包格式(RFC894)
源MAC地址 6 bytes 源MAC地址 6 bytes Type/Length 2 bytes Type/Length 2 bytes Payload 46-1500 bytes Payload FCS(CRC) 4 bytes FCS 4 bytes Ethernet Ⅱ 帧格式: 目的MAC地址 6 bytes VLAN帧格式: 目的MAC地址 6 bytes
EXP 3bits 0x8848(组播)
栈底标记 1bit
TTL 8bits
协议号
9.
MTU
网 络 MTU字节 65535 17914 4464 4352 1500 1492 576 296
超通道 16Mb/s令牌环(IBM) 4 Mb/s令牌环(IEEE 802.5) FDDI 以太网 IEEE 802.3/802.2 X.25 点对点(低时延)
10. TCP与UDP应用
UDP RIP 广播、多播 TFTP(S:69) BOOTP(S:67 D:68) SNMP (Admin:162 Proxy:161) TCP FTP(21) TELNET(23) Rlogin SMTP
2. 以太网帧,TCP/IP数据报文详解

以太网协议报文格式

以太网协议报文格式

TCP/IP协议族IP/TCPTelnet和R login、FTP以及SMTPIP/UDPDNS 、TFTP、BOOTP、SNMPICMP是IP协议的附属协议、IGMP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某些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使用的特殊协议,用来转换I P层和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

1、以太帧类型以太帧有很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帧具有不同的格式和MTU值。

但在同种物理媒体上都可同时存在。

▪标签协议识别符(Tag Protocal Identifier, TPID): 一组16位元的域其数值被设定在0x8100以用来辨别某个IEEE 802.1Q的帧为已被标签的,而这个域所被标定位置与乙太形式/长度在未标签帧的域相同,这是为了用来区别未标签的帧。

▪优先权代码点(Priority Code Point, PCP): 以一组3位元的域当作IEEE 802.1p 优先权的参考,从0(最低)到7(最高),用来对资料流(音讯、影像、档案等等)作传输的优先级。

▪标准格式指示(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 CFI): 1位元的域。

若是这个域的值为1,则MAC地指则为非标准格式;若为0,则为标准格式;在乙太交换器中他通常默认为0。

在乙太和令牌环中,CFI用来做为两者的相容。

若帧在乙太端中接收资料则CFI的值须设为1,且这个端口不能与未标签的其他端口桥接。

▪虚拟局域网识别符(VLAN Identifier, VID): 12位元的域,用来具体指出帧是属于哪个特定VLAN。

值为0时,表示帧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此时,802.1Q标签代表优先权。

16位元的值0x000和0xFFF为保留值,其他的值都可用来做为共4094个VLAN的识别符。

在桥接器上,VLAN1在管理上做为保留值。

这个12位元的域可分为两个6位元的域以延伸目的(Destination)与源(Source)之48位元地址,18位元的三重标记(Triple-Tagging)可和原本的48位元相加成为66位元的地址。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目录1 序、 (2)1.1 协议的概念 (2)1.2 TCP/IP 体系结构 (2)2 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 (2)2.1 Ethernet 报文格式 (2)2.2 802.1q VLAN 数据帧(4 字节) (3)2.3 QinQ 帧格式 (4)2.4 PPP 帧格式. (4)2.5 STP 协议格式 (5)2.5.1 语法 (5)2.5.2 语义 (6)2.5.3 时序 (8)2.6 RSTP 消息格式 (9)2.6.1 语法 (9)2.6.2 语义 (11)2.6.3 时序 (13)3 网络层协议报文 (14)3.1 IP 报文头. (14)3.2 ARP 协议报文 (16)3.2.1 语法 (16)3.2.2 语义 (17)3.2.3 时序 (17)3.3 VRRP 协议报文 (18)3.3.1 语法 (18)3.4 BGP 协议报文 (19)3.4.1 语法 (19)3.4.2 语义 (25)Ethernet 1序、1.1协议的概念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时序:规定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顺序关系;1.2 TCP/IP体系结构TCP/IP协议分为四层结构,每一层完成特定的功能,包括多个协议。

本课程实验中相关协议的层次分布如附图3-1所示。

图1-1 TCP/IP协议层次RIP、OSPF. FTP屮TCP, UDP2IP, ARP、ICXIP^ 底层协议(Ethernet〉#这些协议之间的 PDU封装并不是严格按照低层PDU封装高层PDU的方式进行的,附图3-2显示了 Ethernet帧、ARP分组、IP分组、ICMP报文、TCP报文段、UDP数据报、RIP报文、 OSPF报文和FTP 报文之间的封装关系。

图1-2各协议PDU间的封装关系2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2.1 Ethernet报文格式最新的IEEE 802.3 标准(2002年)中定义 Ethernet帧格式如下:TCP首咅典数据:FT?"UDP首咅弘数拚:RIP"IP分组p IP首制#数据:ICMP、TCP. UDP、OSPF^'帧苜部*数抿:ARJ\ IP屮丁空报文段a , UDP数將报462光亠1500*目的X1AC 地址2 源MAC 地址+类型长度丿数据"FCS#其中,类型/长度值小于1536( 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长度,大于等于1536( 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协议类型。

cip协议报文格式

cip协议报文格式

cip协议报文格式(实用版)目录1.CIP 协议简介2.CIP 协议报文格式概述3.CIP 协议报文结构4.CIP 协议报文类型及其应用5.总结正文1.CIP 协议简介CIP(China Internet Protocol)协议,即中国互联网协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需求,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保障网络安全,推动我国互联网技术创新。

CIP 协议可以在多种网络环境下运行,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卫星网络等。

2.CIP 协议报文格式概述CIP 协议报文格式是指在 CIP 协议中,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报文结构。

CIP 协议报文格式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高效传输和准确解析。

CIP 协议报文格式包括报文头和报文数据两部分,其中报文头包含了报文的相关控制信息,而报文数据则包含了要传输的实际数据。

3.CIP 协议报文结构CIP 协议报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版本号:指示 CIP 协议的版本号,以便接收方正确解析报文。

(2)协议类型:指示报文所使用的协议类型,如 HTTP、FTP 等。

(3)长度:指示整个报文的长度。

(4)服务类型:指示报文传输的服务类型,如域名解析、文件传输等。

(5)序列号:用于报文的排序和重组。

(6)校验和:用于检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7)报文数据: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4.CIP 协议报文类型及其应用CIP 协议报文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查询报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如域名解析查询。

(2)响应报文:用于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查询请求,如域名解析响应。

(3)请求报文:用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如文件传输请求。

(4)应答报文:用于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如文件传输应答。

5.总结CIP 协议报文格式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传输协议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在网络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网络协议报文格式汇总

目录1 序、 (2)1.1 协议的概念 (2)1.2 TCP/IP 体系结构 (2)2 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 (2)2.1 Ethernet 报文格式 (2)2.2 802.1q VLAN 数据帧(4 字节) (3)2.3 QinQ 帧格式 (4)2.4 PPP 帧格式. (4)2.5 STP 协议格式 (5)2.5.1 语法 (5)2.5.2 语义 (6)2.5.3 时序 (8)2.6 RSTP 消息格式 (9)2.6.1 语法 (9)2.6.2 语义 (11)2.6.3 时序 (13)3 网络层协议报文 (14)3.1 IP 报文头. (14)3.2 ARP 协议报文 (16)3.2.1 语法 (16)3.2.2 语义 (17)3.2.3 时序 (17)3.3 VRRP 协议报文 (18)3.3.1 语法 (18)3.4 BGP 协议报文 (19)3.4.1 语法 (19)3.4.2 语义 (25)Ethernet 1序、1.1协议的概念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时序:规定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顺序关系;1.2 TCP/IP体系结构TCP/IP协议分为四层结构,每一层完成特定的功能,包括多个协议。

本课程实验中相关协议的层次分布如附图3-1所示。

图1-1 TCP/IP协议层次RIP、OSPF. FTP屮TCP, UDP2IP, ARP、ICXIP^ 底层协议(Ethernet〉#这些协议之间的 PDU封装并不是严格按照低层PDU封装高层PDU的方式进行的,附图3-2显示了 Ethernet帧、ARP分组、IP分组、ICMP报文、TCP报文段、UDP数据报、RIP报文、 OSPF报文和FTP 报文之间的封装关系。

图1-2各协议PDU间的封装关系2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2.1 Ethernet报文格式最新的IEEE 802.3 标准(2002年)中定义 Ethernet帧格式如下:TCP首咅典数据:FT?"UDP首咅弘数拚:RIP"IP分组p IP首制#数据:ICMP、TCP. UDP、OSPF^'帧苜部*数抿:ARJ\ IP屮丁空报文段a , UDP数將报462光亠1500*目的X1AC 地址2 源MAC 地址+类型长度丿数据"FCS#其中,类型/长度值小于1536( 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长度,大于等于1536( 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协议类型。

协议报文格式大全.doc

协议报文格式大全.doc

数据包的格式以太网帧结构|前序|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 FCS || 8 byte | 6 byte | 6 byte | 2 byte | 467500 byte | 4 byte| VLAN的帧格式帯有IE E E 802.1Q标记的以太冋祯CFI (1位)VLAN ID (12 位)TPID 的值是固定的,为8100H,指明了该帧带有 802.1Q/802.1P 标记 信息。

Priority 标明了这个帧的优先级,此优先级用于质量服务(QoS )。

CFI 为0代表规范格 式,为1代表非规范格式。

配置BPDU (Configuration BPDU)的封装与内容用于计算生成树的各种信息和参数被圭寸装在配置 BPDU ( Configuration Bridge Protocol DataUn it )中在交换机之间发送。

配置BPDU 使用标准LLC 格式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中。

当配置BPDU 只用于计算生成树,不用于传递拓扑改变信息(第四章中详细描述)的时候:Protocol Identifier (协议标识),Protocol Version Identifier (协议版本标识)和 BPDU Type (BPDU 类型)Flags (标志)四部分设置为全0。

Root Identifier , Root Path Cost, Bridge Identifier 和 Port Identifier 四部分用于检测最优的配置 BPDU ,进行生成树计算。

Message Age 随时间增长而变大;Max Age 默认为20秒,如果Message Age 达到Max Age ,则此配置BPDU 被认为已经过期。

Hello Time 默认为2秒,也即在指定端口上,配置 BPDU 每隔两秒发送一次。

Forward Delay 默认为 15 秒。

Root IdentifierRoot Path C ast Bridge IdentifierPort IdentifierMessage Age Max AgeHelioTimeForward Delay四部分 设置为 全001-30-C2-00-00-00/■ I 贏u JMessage Age^时间増 长而变大Max age^认20秒 Hello Time 默认2秒 Forward Delay 默认 15秒ARP :报文格式(以太网)r*讪冋:卽和;'5—2» f "ARP-./IJ K- '前两个字段是以太网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帧类型:两个字节长的以太网帧类型表示后面数据的类型。

cfm 协议报文格式

cfm 协议报文格式

cfm 协议报文格式在网络通信中,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故障管理和检测的通信协议。

该协议定义了一系列报文格式,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故障管理信息和示警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CFM协议报文格式的相关内容。

1. CCM(Continuity Check Message)报文格式CCM报文是CFM协议中最基本的报文类型,用于验证网络连接的连通性。

CCM报文的格式如下:字段1:标志位,用于指示报文类型和附加信息。

字段2:源MAC地址,表示报文的发送方。

字段3:目的MAC地址,表示报文的接收方。

字段4:协议标识,用于标识CFM协议。

字段5:MD Level,表示被检测的网络与CFM实体的位置关系。

字段6:COS(Class of Service)位,表示报文的优先级。

字段7:时间戳,记录报文发送的时间。

2. LBR(Loopback Reply)报文格式LBR报文用于回显测试,验证网络中的回路连接是否正常。

LBR报文的格式如下:字段1:标志位,用于指示报文类型和附加信息。

字段2:源MAC地址,表示报文的发送方。

字段3:目的MAC地址,表示报文的接收方。

字段4:协议标识,用于标识CFM协议。

字段5:回环ID,用于标识回路测试的唯一标识符。

字段6:时间戳,记录报文发送的时间。

3. DMM(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报文格式DMM报文用于测量报文在网络中的传输时延。

DMM报文的格式如下:字段1:标志位,用于指示报文类型和附加信息。

字段2:源MAC地址,表示报文的发送方。

字段3:目的MAC地址,表示报文的接收方。

字段4:协议标识,用于标识CFM协议。

字段5:MD Level,表示被测量的网络与CFM实体的位置关系。

字段6:序列号,用于标识报文的顺序。

字段7:时间戳,记录报文发送的时间。

4. LTM(Link Trace Message)报文格式LTM报文用于跟踪网络中的链路路径,以便检测链路故障。

各协议报文格式介绍

各协议报文格式介绍

各协议报文格式介绍
一、HTTP协议
HTTP协议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它是一个互联网协议,是客户端(如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数据通讯
的基础。

HTTP协议是一种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协议,
当用户在浏览器上输入URL地址,从服务器上获取文件或服务数据时,均
使用HTTP建立连接进行数据通讯。

1、HTTP报文结构
HTTP报文由报文首部和报文实体组成,其中报文首部分为请求首部
和响应首部,请求首部由请求方向、请求地址、协议版本、请求首部字段
等构成,响应首部由协议版本、状态代码、状态短语、响应首部字段等构成;报文实体由实体首部和实体内容组成,实体首部包含了实体类型、编码、长度及其他内容;实体内容就是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2、HTTP请求报文
一个HTTP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首部字段和请求实体组成,其中:(1)请求行:由方法、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统一资源
标识符)和协议/版本信息构成,如GET /index.html HTTP/1.1(2)请求首部字段:用来描述请求的内容,包括Accept-
Language/Accept-
Encoding/Authorization/Connection/Cookie/Host/User-Agent等;
(3)请求实体:提供请求的实体,如各类表单、文件等;
例如:
GET /index.html HTTP/1.1 Content-Type: text/html。

报文格式大全

报文格式大全

报文格式大全
报文格式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格式。

它定义了数据编码、传输方式以及报文管理协议,有助于数据在网络上可靠传输。

目前,有不少常见的报文格式,如HTTP、FTP、SIP、SMTP、POP3等等,每种报文格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适应不同的网络传输需求。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以文本形式传输数据的协议,它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是当今最流行的报文格式之一。

2、FTP(文件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TCP的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文件。

它可以将文件从一个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也可以用于文件管理。

3、SIP(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用于创建、维护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协议,它可以用于多种多媒体实时通信,如语音、视频和游戏等。

4、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为传输电子邮件设计的一种协议,它用于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输电子邮件,可以确保邮件能够快速和安全地传输。

5、POP3(邮局协议):是一种协议,它用于检索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可以实现对邮件的管理和控制。

6、ARP(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经常使用的协议,它可以把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以此实现网络数据包的传输。

gptp协议报文格式

gptp协议报文格式

gptp协议报文格式GTP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是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协议,用于在移动核心网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

它允许移动用户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并提供了移动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隧道连接。

GTP 协议有多个版本,如 GTPv1、GTPv2和 GTPv2-C。

GTP 协议报文格式是 GTP 协议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结构化形式。

该报文通常由多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都有特定的用途和格式。

以下是 GTP 协议报文的主要字段及其参考内容:1. GTP 头部 (GTP Header):- Version (2 bits): GTP 协议版本。

- Protocol Type (1 bit): 指定 GTP 协议类型,例如数据传输、路由等。

- Extension Header Flag (1 bit): 指示是否包含扩展头部。

- Sequence Number Flag (1 bit): 指示是否包含序列号字段。

- N-PDU Number Flag (1 bit): 指示是否包含 N-PDU 编号字段。

- Message Type (8 bits): 定义 GTP 报文类型,如 Echo Request、Echo Response、Create PDP Context Request 等。

- Total Length (16 bits): 报文总长度。

-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TEID) (32 bits): 用于标识会话的隧道端点。

- Sequence Number (16 bits): 报文的序列号。

- N-PDU Number (8 bits): 报文的 N-PDU 编号。

2. GTP 扩展头部 (GTP Extension Header):- Extension Header Type (8 bits): 扩展头部类型,如 Sequence Number、Flow Quality、Tunneling Limit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序、 (2)1.1 协议的概念 (2)1.2 TCP/IP体系结构 (2)2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 (2)2.1 Ethernet报文格式 (2)2.2 802.1q VLAN数据帧(4字节) (3)2.3 QinQ帧格式 (4)2.4 PPP帧格式 (4)2.5 STP协议格式 (5)2.5.1 语法 (5)2.5.2 语义 (6)2.5.3 时序 (8)2.6 RSTP消息格式 (9)2.6.1 语法 (9)2.6.2 语义 (11)2.6.3 时序 (13)3网络层协议报文 (14)3.1 IP报文头 (14)3.2 ARP协议报文 (16)3.2.1 语法 (16)3.2.2 语义 (17)3.2.3 时序 (17)3.3 VRRP协议报文 (18)3.3.1 语法 (18)3.4 BGP协议报文 (19)3.4.1 语法 (19)3.4.2 语义 (25)1 序、1.1 协议的概念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时序:规定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顺序关系;1.2 TCP/IP体系结构TCP/IP协议分为四层结构,每一层完成特定的功能,包括多个协议。

本课程实验中相关协议的层次分布如附图3-1所示。

图1-1TCP/IP协议层次这些协议之间的PDU封装并不是严格按照低层PDU封装高层PDU的方式进行的,附图3-2显示了Ethernet帧、ARP分组、IP分组、ICMP报文、TCP报文段、UDP数据报、RIP报文、OSPF报文和FTP报文之间的封装关系。

图1-2各协议PDU间的封装关系2 链路层协议报文格式2.1 Ethernet报文格式最新的IEEE 802.3标准(2002年)中定义Ethernet帧格式如下:图2-1以太网报文格式●其中,类型/长度值小于1536(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长度,大于等于1536(0x0600)时表示数据字段的协议类型。

类型/长度值0x0800表示帧中封装的数据为IP分组,类型值0x0806表示帧中封装的数据为ARP分组。

●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

其中前12字节分别标识出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和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

(注:ISL封装后可达1548字节,802.1Q封装后可达1522字节)●接下来的2个字节标识出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如下:IPv4: 0x0800ARP:0x0806PPPoE:0x8864802.1Q tag: 0x8100IPV6: 0x86DDMPLS Label:0x8847●在不定长的数据字段后是4个字节的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2.2 802.1q VLAN数据帧(4字节)图2-2VLAN数据帧结构●Type:长度为2字节,取值为0x8100,表示此帧的类型为802.1Q Tag帧。

●PRI:长度为3比特,可取0~7之间的值,表示帧的优先级,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该优先级主要为QoS差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COS)。

●CFI 字段标识MAC 地址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中是否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长度为1bit,取值为0 表示MAC 地址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为1 表示以非标准格式封装,缺省取值为0●VLAN Identifier (VID) : 长度12bits,可配置的VLAN ID取值范围为1~4094。

通常vlan 0和vlan 4095预留,vlan1为缺省vlan,一般用于网管。

2.3 QinQ帧格式图2-3QinQ帧结构2.4 PPP帧格式图2-4PPP帧格式PPP报文的内容是指Address、Control、Protocol和Information四个域的内容。

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Flag域Flag域标识了一个物理帧的起始和结束,该字节为0x7E。

●Address域PPP协议是被运用在点对点的链路上,它可以唯一标识对方。

因此使用PPP协议互连的两个通信设备无须知道对方的数据链路层地址。

所以该字节已无任何意义,按照协议的规定将该字节填充为全1的广播地址。

●Control域同Address域一样,PPP数据帧的Control域也没有实际意义,按照协议的规定通信双方将该字节的内容填充为0x03。

Address和Control域一起表示了此报文为PPP 报文,即PPP报文头为FF03。

●Protocol域协议域可用来区分PPP数据帧中信息域所承载的数据报文的内容。

图2-5Protocol协议域●Information域信息域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其中包括填充域的内容。

信息域的最大长度等于PPP协议中MRU(Maximum Receive Unit)的缺省值。

2.5 STP协议格式2.5.1 语法图2-6STP报文格式以太网报文头:●目的mac地址―目的地址是一个固定的桥的组播地址(0x0180c2000000)●源MAC地址―即发送该配置消息的桥MAC地址●长度/类型―这里表示帧长●LLC Header ―固定的链路头-0x424203●Payload ― BPDU数据BPDU数据:●Protocol ID ―恒为0。

●Version ―恒为0。

●Type ―决定该帧中所包含的两种 BPDU 格式类型(配置 BPDU 或 TCN BPDU)。

●Flags ―标志活动拓朴中的变化,包含在拓朴变化通知(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s)的下一部分中。

如下图:STP只使用了第0和第7比特位。

图2-7STP报文的flags字段●Root BID ―包括有根网桥的网桥 ID。

会聚后的网桥网络中,所有配置 BPDU 中的该字段都应该具有相同值(单个 VLAN)。

NetXRay 可以细分为两个 BID 子字段:网桥优先级和网桥 MAC 地址。

●Root Path Cost ―通向有根网桥(Root Bridge)的所有链路的积累资本。

●Sender BID ―创建当前 BPDU 的网桥 BID。

对于单交换机(单个 VLAN)发送的所有BPDU 而言,该字段值都相同,而对于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发送的 BPDU 而言,该字段值不同)●Port ID ―每个端口值都是唯一的。

端口1/1值为0×8001,而端口1/2 值为0×8002。

●Message Age ―记录 Root Bridge 生成当前 BPDU 起源信息的所消耗时间。

●Max Age ―保存 BPDU 的最长时间,也反映了拓朴变化通知(Topology ChangeNotification)过程中的网桥表生存时间情况。

●Hello Time ―指周期性配置 BPDU 间的时间。

●Forward Delay ―用于在 Listening 和 Learning 状态的时间,也反映了拓朴变化通知(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过程中的时间情况。

2.5.2 语义常用概念:●根桥(Root Bridge):桥ID最小的网桥。

其中桥ID是由网桥的优先级和网桥的MAC组成●根端口(Root Port):这个端口到达根桥的路径是该端口所在网桥到达根桥的最佳路径。

全网中只有根桥是没有根端口的●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每一个网段选择到根桥最近的网桥作为指定网桥,该网桥到这一网段的端口为指定端口●可选端口(Alternate Port):既不是指定端口,也不是根端口的端口Stp做了些什么:●STP在二层交换网络中选择一个根桥作为全部二层交换网络的逻辑中心(Root Bridge)●STP为全网中每一个参与STP运算的交换机计算到达根桥的最短距离(Path Cost)●检测二层交换网络中存在的冗余链路,并把他们置于阻断/备份状态●检测拓扑结构的变化并根据情况计算新的生成树如何确定跟桥:●根桥—BID(网桥ID)最小的网桥定为根桥●BID—网桥的优先级+网桥MAC●网桥的优先级为可配置,缺省值为32768●在缺省情况下,根桥将由MAC地址最小的网桥担任如何确认到根桥的PATH COST:如何决定BPDU配置消息的优劣:●比较RID(Root Bridge ID),确定网络同步●RID相同,比较Path Cost(到根桥距离),越小越优●RID/Path Cost相同,比较指定桥的BID (Designated Bridge ID),越小越优●RID/Path Cost/DBID相同,比较指定端口的ID (Designated Port ID),越小越优确定网桥端口角色:●BPDU报文中总是携带网桥到根桥的最优值●通过BPDU配置消息来决定端口的角色●根端口:网桥各个端口中到根桥最近的端口●指定端口:网桥的端口发送的BPDU配置消息较接收的BPDU配置消息更优,则端口为指定端口●可选端口:网桥的端口发送的BPDU配置消息较接收的BPDU配置消息更差,则端口为可选端口STP端口状态:●disabled:不收发任何报文●Blocking:不接收或转发数据,接收但不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Listening:不接收或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不进行地址学习●Learning:不接收或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开始地址学习●Forwarding:接收并转发数据,接收并发送BPDU,进行地址学习拓扑改变:●拓扑结构改变会使站点在生成树中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那么网桥原来学习到的MAC地址信息就可能变得不正确,所以学习的MAC地址信息也要有生存期,如果该时间内没有证明地址的正确,则抛弃这条地址信息●MAC地址在STP中有两个生存期:●拓扑稳定的时候用较长的生存期●拓扑改变的时候用较短的生存期●网络拓扑发生改变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网桥都能够发现这一变化,所以需要把拓扑改变的信息通知到整个网络拓扑改变消息的传播:●拓扑改变的触发条件有两个:●当Forwarding端口转变为其他状态时●某端口变为Forwarding状态,且交换机具备DP(交换机为非独立交换机)●检测到拓扑变化的交换机以HelloTime为周期持续在根端口上向外发送TCN报文,到接收到TCA为止●收到TCN后,Root Bridge 发送的BPDU报文中的TC位将被置位,维持时间为ForwardDelay+MaxAge2.5.3 时序BPDU的结构:●STP通过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报文来学习网络拓扑结构;●BPDU报文的目标MAC地址为:01-80-C2-00-00-00;●BPDU报文在直连的两个网桥或多个网桥内交换,不能被转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