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蚕桑丝绸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江蚕桑丝绸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一、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是吴江的一张“名片”,吴江盛泽曾被列为中国丝绸四大古都之一,养蚕、种桑、织丝,这些抹不掉的吴江情思,也是所有与蚕桑有交集的吴江人的乡愁。

20世纪80年代吴江丝绸经济总量已达到吴江经济总量的1/3,丝绸工业成为吴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真丝绸出口贸易占全国1/6强。

1994年下半年起,吴江茧丝绸生产、贸易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东南亚金融风景冲击,国内化学纤维工业崛起,消费者选择服饰面料的空间扩大,市场化步伐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上的矛盾突出,城市化建设占地急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推行,吴江地区与其他东部沿海地区一样,蚕桑种养和茧丝绸生产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丝绸是吴江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的金色名片,保护、传承、发展好这一千年历史经典产业,既是责任传导所需,也是使命担当必为。

面对新形势,吴江正努力顺应丝绸产业个性化、时尚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做优产业、做精工艺、做大品牌、做强文旅,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集生产、展示、体验、交易、创意于一体的丝绸产业集聚区和产业融合发展区。

二、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1.实施针对蚕桑的生态补偿政策
为保护吴江区传统蚕桑生产,促进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12月11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吴政办〔2015〕147号文件,要求各开发区、各镇人民政府及区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吴江区蚕桑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这是江苏省内首个针对蚕桑的生态补偿政策。

《吴江区蚕桑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明确提出,给予蚕农每亩500元的生态补贴。

2016年3月吴江农委认定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太湖雪蚕桑科技示范园和苏州市吴江区平望蚕桑科技示范园为首批吴江区级蚕桑科技示范园。

这既让桑农在良好生态中获得收益,又将丝绸产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促进强村富民,实现旅游产业新提升。

2.大力发展丝绸文化产业特色小镇
中国丝绸小镇——吴江震泽。

吴江区震泽镇,蚕丝文化底蕴深厚。

从唐代起,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种桑养蚕。

2013年,震泽镇被授予“中国蚕丝之乡”称号。

现在,一根蚕丝已经成为全镇发展的主线,近年来,古镇震泽始终保留着桑蚕生态和蚕丝产业。

据统计,震泽丝绸产业,行业销售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年产蚕丝被近300万条,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销售额突破12亿元。

震泽镇依托湿地水绿相间的生态环境,以蚕丝产业为核心,着力推进全镇“一路、两园、三中心”建设。

“一路”即古镇“新丝路”,依托全镇30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和江丰银行等古镇蚕桑贸易历史的“活化石”,打造震泽古镇特有的丝绸文化之旅。

“两园”即“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蚕桑科技园”两个姊妹园。

“三中心”即“古镇文化体验中心”“湿地公园生态休闲中心”“丝绸企业创意定制中心”。

该镇围绕一根蚕丝,做足“文商旅农”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努力建设成为集丝绸文化体验、“蚕式”慢生活、定制旅游区一体的复合型“丝绸小镇”。

2016年10月14日,震泽镇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的“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单。

是年11月18日,中国丝绸小镇启动仪式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举行。

中国旗袍小镇——吴江太湖新城盛家厍。

中国旗袍小镇选址在历史悠久的吴江区太湖新城盛家厍老街,依托中国旗袍会资源整合和国际化平台优势,以及吴江丝绸产业、非遗文化资源丰富、载体功能优越的基础,把吴江这根“丝”拉得更长、做得更美。

同时,吴江将以丝绸、旗袍为纽带,复兴盛家厍老街,使吴江这座“千年水天堂”古蕴今生,更加富有文化品位、历史特色。

华夏丝绸第一镇——吴江盛泽镇。

盛泽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都。

位于镇西郊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丝绸专业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家丝绸商行云集场内,年成交额达500多亿元,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市场。

盛泽地区留有许多与蚕桑丝绸有关的名胜古迹和民俗节庆活动,主要有丝绸展示馆、宋锦文化园、先蚕祠、华佳丝博园、盛泽丝绸文化节等,凭借独特优势条件,积极推进以丝绸文化为特色的项目。

3.开辟丝绸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一次有意义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

丰富的丝绸历史文化印记,是吴江独有的旅游资源。

推动丝绸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吴江丝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抓手。

吴江丝绸文化旅游线路。

2015年4月11日,江苏省旅游局特别推出的5条“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在苏州发布。

沿着5条旅游线路,海内外游客可充分了解江苏与“丝绸之路”的渊源。

其中第五条线路是:“漫漫丝如雪,人间织太平”——苏州吴江三日游。

苏州市吴江区旅游局倾力打造了一条以丝绸文化为纽带,以三大古镇元素为背景,即“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盛泽镇、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的同里古镇、全国著名的蚕丝之乡的震泽古镇的吴江丝绸体验之旅。

丝绸文化节庆活动。

盛泽丝绸文化节。

2000年起,盛泽镇人民政府为弘扬丝绸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每年举办盛泽丝绸文化节。

盛泽丝绸文化节是依托盛泽丝绸文化优势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至2019年共举办20届。

丝绸文化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书画展览、诗词诵读、文艺演出、体育表演和比赛、职工技术操作比赛、丝绸文化论坛、丝绸商贸洽谈等主要项目,并与时俱进,每年融入新的内容。

盛泽丝绸文化节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弘扬吴江丝绸文化,提振丝绸纺织产业信心,走出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震泽蚕花节。

2014年5月1日,震泽镇举办首届蚕花节,累计已举办了6届。

蚕花节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老街巡游、祭蚕神、蚕花歌舞演出、蚕丝产品展销、美食展销、桑葚采摘。

整个古镇景区热闹非凡。

举办蚕花节,既是对丝绸悠久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振兴蚕丝、旅游产业的平台和载体。

打造丝绸文化旅游新地标。

这些丝绸文化旅游新地标包括:吴江丝绸历史陈列馆、盛泽丝绸纺织陈列馆、华佳丝博园、中国宋锦文化园、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其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是中国首个以蚕桑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科普,将农业、旅游、蚕桑集为一体,形成一个融合传统蚕桑丝绸文化、现代高科技蚕桑丝绸文化的高科技智能展示馆。

蚕桑文化园非常适合家庭度假、亲子旅游、研学旅游实践活动,还有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让大家真正回归田园生活,走进桑园,认识我国江南之苏州吴江蚕桑文化和历史。

三、评价
面对蚕桑丝绸消费需求变化引起的外部困境和发展压力,吴江人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一方面,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延长蚕桑
丝绸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更好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和发展思路,以丝绸文化为源头和纽带,重点挖掘围绕丝绸文化相关的旅游,促进丝绸产业与丝绸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吴江,像这样的丝绸文化旅游景点不胜枚举,借助文化旅游这个平台,丝绸产品的销售方式逐渐向团购和商务礼品转变,企业也开始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升级。

与此同时,全区进一步整合丝绸旅游资源,依托震泽师俭堂、盛泽先蚕祠等丝绸历史文物古迹,结合太湖文化节、盛泽丝绸文化节、震泽丝绸文化旅游节、震泽蚕花节、吴江桑葚节等丝绸文化节庆活动,充分发挥丝绸小镇、旗袍小镇、吴江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宋锦文化园以及丝绸品牌企业产品陈列馆、综合体验馆等丝绸文化载体的功能,积极开展丝绸文化研学、培训、体验等主题活动,开发丝绸文创旅游纪念品,打造独具吴江特色的丝绸文化之旅。

既活跃了丝绸文化产业的发展氛围,又扩大了吴江丝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了丝绸产业与丝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