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单元整体识字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4期
New Generation
小学低年段单元整体识字教学方法
苏少萍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小学广东广州
5242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强调儿童的机械记忆,先读,然后讲解,最后书写。

这种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将其当做是一种任务,并没有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改善,并结合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而利用单元整体识字教学可以有效扭转这个局面,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更高的兴趣。

本文首先阐述了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内涵,并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单元整体;识字教学一、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内涵
顾名思义,单元整体式识字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中的每个课文单元作为主要阵地,实现大规模的的整体识字课堂教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高效率的识字质量。

在以往的传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一节课单个生字进行教学,而学生对于这些的知识学习,大多是呈现零散的碎片化知识。

这在很多时候都会让学生将识字当成是一种“附加”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将识字看做是自己学习知识的重要内容,并且也不会对此产生较高的兴趣。

而通过单元整体式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的生字识别与记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逐步落实识字的技巧与方法,学生不仅会得到反复的巩固,同时在实践识字的方法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识字习惯,这也可以作用到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识字记忆效果。

二、小学低年段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策略(一)整合教材资源,确定结合点
在单元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教材资源的应用,不仅要从生字的角度出发,还要兼顾识字内容的拓展以及实际教学篇章的内容。

在确立结合点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有效把握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的异同点,让单元内的生字有规律的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对单元内生字的有效优化,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当然想要实现对于单元生字的再加工,教师还需要对教材进行一个深度的分析,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再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进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整体识字教学中。

我们教师可以发现,这个单元的汉字有一个最为典型的特点,即汉字都是呈现左右结构的。

比如说“踪、消、停”,我们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作为生字认识的结合点,并对此进行有效整合与延伸。

(二)多法并用,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首先,注重音形义的整合。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识字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字的音形义。

在单元整体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重视音形义的有效整合。

一方面,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将字词进行标记,让学生在实际课文阅读中明确其读音,在阅读的语境中初步了解生字、生词的含义。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将单元文字制作成一个识字视频,并为每一个文字配以适当的图片情景,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学生形象认知的特点,保障他们对于生字音形义的学习。

其次,相较于读音与文字含义,学生在对于生字字形的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对于那些简单的文字还好,但是在面对一些笔画较多、结构复杂的文字,学生则会强迫自己进行机械记忆,而这又会影响到学生实际的识字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如何形成有效字形的学习与记忆,也成为了识字教学的重
点。

在单元整体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

其一,我们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角度出发。

其实在低年段识字学习中,学生可以发现,他们所要学习的“生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字”,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如看电视、看电影,生活场所的标语上,都已经见过这些字。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索自己已有的记忆,让他们对文字产生更多的印象。

如“生”这个文字,学生通过在记忆中会有着很多的印象,“讲卫生、学生”这些带“生”的词语,是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只要稍微提点,学生就会马上形成一种良好的记忆。

其二,在小学二年段语文中的的一些形声字教学时,在生字中占据的比重不小。

这类生字的部首跟字义有很大的关系,而同音偏旁会跟这个字的读音一致,有的会存在声调上的不同。

这类生字识字教学就可以采用“半边音半边意”的方式,这样不但字形记得牢固,读音也比较准确。

(三)提高整体单元识字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兴趣并不局限于文字本身的兴趣,其兴趣取向往往也和教学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有着密切的练习。

在单元整合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手段来提升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掌握识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比如说,在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东南西北、大小、春夏秋冬、正反”等生字。

为了提高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个“寻找反义词”的游戏,来认识汉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教师提出生字,学生小组说出反义词的形式来进行比赛,并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的抢答出答案。

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汉字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加一加”的游戏活动。

如“肚、睛、脚”等身体部位的字,教师可以现在黑板上写下“月、土、目、青、却”,引导学生通过组合,来实现生字的有效学习。

三、结语
总的来说,单元整体识字教学不仅在学生的识字“量”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质”上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当然想要为低年段小学生带来更好的单元整体识字体现,我们教师还要从实际教学角度出发,通过趣味性且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并把握好这个过程的引导工作,为学生的识字学习落实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晓霞.基于单元主题的阅读与识字教学整合[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9,(4):27-28.
[2]吕俐敏.系统思考单元整合活动推进———以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为例谈如何用好统编教材[J].语文建设,2018,(4):8-12.
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