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低段识字教学的“化整为零”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中低段识字教学的“化整为零”
之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向着更灵活、更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契合的方
向转变,也就意味着教学这一行为的发生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单纯
地按照教材授课。
就像是家长教小孩子说话,也只是在他们牙牙学语之时一字一
词地教,后来小孩子以天生的模仿能力,不断逐渐丰富自己的语言。
识字也是如
此,教师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分析、理解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
惯,为学生对汉字以及其他知识自主学习、自主运用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
一、从图到字,细节处培养识字意识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块字”,这种字形看着方方正
正,却不“刻板”。
汉字的结构线条塑造与字意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联系,如汉
字六书中的“象形”作为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就是用图画逐渐转变成字,如
“人”“火”“日”等。
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图与字的结合就
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将图画与汉字的学习相结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借用象形造
字法的思路,用汉字从具象的绘画到相对抽象的方块字的演变流程,让学生识字,先摆出一个简单的汉字从图到字的演变过程,用一幅幅图片演示。
比如,教师可
以先给学生展示“山”这个字的甲骨文图片:“同学们,抬头看屏幕上的图,你
们觉得这幅图在表示什么呀?这位同学说得对,像一座山。
”在学生答出来后,
教师就可以展示自己拍摄或网络上搜寻到的比较好看的山峰照片,让学生将象形
文字与图片作对比,“是不是平常自己简单画山峰的时候也会这样画呀?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简单的笔画画山峰,你们会画成什么样呢?”
象形造字本就是古人用图的形式一步步表示,演化成字,就像是现在学生接
触的简笔画。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人”“口”“日”等
生活中非常常见,并且不管是绘画,还是书写,都不会让学生感到困难的汉字,
先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简单绘画,然后逐步向学生展示这些字的演变过程。
这样的方式不但能拉近学生与“汉字的来龙去脉”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他们
的想象力,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他们想要创造一个字,那他们又会怎
么“画”呢?当然,这并不是真的让学生在现在这个阶段思考得多深入,而是借
此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创新意识。
至于另一种将图画与汉字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把学生每一阶段需要认识、
理解的字,配上生活中的画面,做成关联图记忆,与幼儿看图识字类似,只不过
这一阶段的学习不管是从难度,还是从数量上都会有所提升。
教师可以制作精美
的卡片,条件允许的话,以电子设备为依托,定时却随机地让学生图文结合去识字。
图与字的结合本就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更何况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图画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做得更为生动,学生日常用起来也会更为方便,这就
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做好“资源”保障,鼓励他们在课内外都养成用图识字的
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二、寓教于乐,游戏中提升识字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天性中的好
奇心、好胜心都在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增强,所以这一阶段的识字教学,应为他
们安排上游戏与比拼等学习形式,寓教于乐,挑选适合课内外的小游戏和小比赛,让他们在游戏中提升识字的兴趣。
对教育领域的游戏论,许多教育学专家学者都
有过研究,在此笔者不做深入讨论,只从教实践出发,探讨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
对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游戏可以大致安排成两种形式,一种可以更偏重趣
味性,比如,偏旁部首“连连看”,把不同的偏旁和字的主体分作两队,让学生
把它们进行配对。
如“你”“他”“仁”这些都是人字旁的字,有的关联性很强,有的就有独立的意义,如果再加上用“她”和“他”做对比,偏旁对字的影响就
显得更突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照自己所学甚
至是所猜想的去组合,然后集结小组的力量,总结小组组成的所有的字,以能说
出字的读音和意思为准。
这样的合作和探讨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再如,教师可以把表演元素加入其中,如“踢”“提”“跳”“跺”“踩”这些字,都
和腿部足部动作有关系,但是具体的动作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所以对与这些长
得有点“像”字,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成长生活经验表演,通过表
演者不同的动作,让其他人和汉字作对比,在游戏玩乐中区分每个具体动作之间
的差别。
三、举一反三,在任务中养成识字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用于丰富教学主线的方式不能只有游戏,毕竟游戏一旦过度,学生就可能会像“脱缰的小马驹”,重视游戏本身大于重视知识。
所以此时教师
还要以任务的形式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知识性。
四、课外延伸,让识字写字随时练习
不管是识字教学中图文结合、游戏设计还是小任务的布置安排,其实都属于
对教学主线的丰富,以多样的形式增添学生识字过程中的趣味性,实现学习和休
闲的平衡。
但是除此之外,真正课外的延伸也有利于优化作业形式,在引导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延伸。
作业向来都是教师用于巩固学生所学,并且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
传统的练习题作业形式自然有其有价值的一面,但是单调的练习不但容易让学生
感到无趣和有压力,也会让他们渐渐不重视作业,变为“为教师”完成任务而写。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优化作业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将作业布置得更贴近
生活,比如,学生家里各种吃喝用具的包装,或晚上休息时一家人看电视时见到
的画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留意,而教师可以在这一方面给学生布置特殊
的作业:鼓励学生每周抽一天,挑出在家里的用到的包装纸上,不太复杂但自己
又有点不太确定的字,如食品物品的材料、产地以及广告语中的用词用字都是可
以选择的内容;在看电视过程中,如广告语或比较醒目的地名,看到的不太知道
读音或意思的字词,把这些内容收集起来,或与家人讨论,或等到第二天到学校
问同学、教师,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久而久之,这样的练习更能拓宽学生的字
词储备,并且还因为学生认识这些字词时有具体的生活场景,更有助于提高其语
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汉字从认识到使用,最后到深入了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备
的一项能力。
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递,更
要注重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细节处让学生识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
时使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馨”课程:在融合中走向美好——成都市双林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馨”课程改革概述[J]. 程郑. 基础教育课程. 2017(06)
[2]探析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J]. 李军. 书法教
育. 2021(05)
[3]在课堂提问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 赵永攀. 教学与管
理.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