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_会计电算化流程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如何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_会计电
算化流程优化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专业或会计电算化专业都开设《会
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课程评价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就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环节、优化课程评价方法等环节进行教学过程优化。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一、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深的
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应该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以及
初步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的一般规则。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培养
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

”会计电算化专业包含会计
知识和计算机知识。

会计知识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
理等内容为主,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等相关课程。

因此,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时间很重要。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正确使用Window操作系统、Word软件和Ecel软件。

尤其是Ecel软
件的使用要重点掌握。

2、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学习会计核算假设、基本原则、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企业供
产销各环节基本核算、会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等,为今后学习会计电算
化课程打下基础。

3、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知识
讲授会计核算方法和理论,着重介绍资产、负债、成本、收入、利润
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范围和核算方法,为今后学习会计电算化打下基础。

重点学习数据库管理知识。

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命令及简单的程序
设计。

4、学习成本会计课程
学习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授课重点放在成本核算
方法上,了解分批法、分步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计算方法,使学生能胜
任今后会计实践工作,为今后学习会计电算化打下基础。

5、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
在学完了大多数财会专业课及计算机课程后再开设这门课,学生学习
起来就显得轻松多了,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的组合
1、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方面
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中文Window操
作系统、中文Word2000和Ecel2000的基本操作和运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知
识和运用。

例如,在讲授Ecel2000时,笔者让学生设计一张期中考试成
绩表,成绩表中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及各门功课的成绩,让学生自己去
完或原始数据的输人,学生在用函数算总分、排名次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会努力探究辞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建构任务来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
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应用多项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养成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信息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会计电算化实务方面
对一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财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工资等功能
作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会计软件的安装、初始化设置、会计凭证和会计财
务的日常处理、报表的定义和生成等。

如在学习用UFO报表格式设计时,
笔者先将一张利润表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思考该如何建立,学生先单击“新建”按钮,系统自动生成一张空白表,学生要根据所定义的报表大小
计算该表所需要的行数及列数,然后再设置。

报表的行列数设置完成后还
要定义行高、列宽,有的学生将列宽设置小了,生成报表时就产生了数据
溢出的错误,这个时候学生就要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该怎么办。

学生们就会讨论,讨论不出来就要问老师,最后终于搞清楚了,列宽
设置得嫌小,设置列宽应以能够放下本栏最宽数据为原则。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1、加强教师实际操作技能,拓宽专业视野
(1)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

“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的备课,而且对
实验课也要充分认真地备课。

”因为如果自己对软件操作不够熟练,那么
对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最终造成实验、实训课程效率不高。

因此,教师要备好实践课应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
实践,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
内容。

(2)定期接受培训或是专业进修。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会计
核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专业
教师只有深入软件生产或营销公司,接受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才能
更好地进行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案的组织和准备以及实践课程的操作和
指导: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

(3)深入企业实际。

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
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例如,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
哪些问题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的
放矢地组织实施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2、重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
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应付各种证书考试的高手,实际操作能力都不高,有的学生什么证书都有,但是一到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什么都不会,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习和考核中,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突出实践环节。

除考虑到教材、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实践所需要的
时间,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
划时应注意多安排实践时间,不能采用一比一的形式,即理论、上机各占
一半时间。

四、优化课程评价方法
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评价,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和会
计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形成性评
价的方式:(1)任务评价;(2)学生自评;(3)理论考试;(4)上机实践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