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第一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知道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从字体演变图中知道“天、地、人”字体的本义。
4、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3、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在上一年级以前,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字宝宝?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2、逐个出示:“天、地、人、你、我、他”,指生认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3、抽查随机点到的“天、地、人、你、我、他”,说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
二、学习“天地人”。
1、出示甲骨文的“”,猜猜是什么字?
天,甲骨文在人(大)的头上加一圆圈“”,表示头顶上的空间。
有的甲骨文将“大”写成“夫”。
造字本义:人的头顶上方的无边苍
穹。
2、读准“天”的音。
3、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
人,甲骨文象。
本义
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
4、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三才,就是天、地、人。
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三、学习“你我他”
1、出示三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认识“你我他”三个生字;
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
2、根据句式:“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
” 上台做小朋友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小游戏。
3、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四、巩固练习:
1、找朋友游戏:找找图片中认识的字,学习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2、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还可以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词)。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天地人你我他
七、作业设计:同桌之间做口头组词游戏。
【课后反思】
第二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人》教学设计
天地人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方法:
看图识字、表演识字、小组合作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
(板书“人”)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
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
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
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
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
“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1)数笔画识字。
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
“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
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
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
我们、我的、我家。
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
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
你的、你们、你家。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
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
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旨在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
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
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
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
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天地人》是一篇识字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科书分析
一、这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由6个单音节词组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人、人与天地的认识。
二、这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换言之,这篇课文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这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识字课文,学生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基础,以及教师反馈正音和示范,就成为了识字和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
学情分析
一、课文的6个单音节词,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对它们音、形、义有所认识、了解,这是我们组织教学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
二、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课文,他们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是不了解的,这对组织教学会产生不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游戏活动转换成现在的课堂学习,课堂常规、良好的学习习惯虽通过“我上学了”的学习有所了解和学习,但仍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是实践养成的起步,从落实三维目标的角度思考,从育人的目的思考,
这应该成为这篇课文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注:由于这一维教学目标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都有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需要叙写。
)。
落实这维目标的策略,可以在每环节、步骤转换时,根据具体实际,通过顺口溜、口诀等形式,教师说前半句或起句,学生齐说后半句或续句,以提醒落实。
如唤起注意、集中精神,可用“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又如要用铅笔了,教师说“拿起笔”,学生接续“挺起胸,脚平肩,一尺、一寸要做好!”用完铅笔,要转下个环节学习了,可说“小铅笔,快回家!”这些顺口溜、口诀在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撰写,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操作。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
二、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天”等6个生字字卡,傅抱石国画PPT,四幅傅抱石国画的小画。
学生:每人一套“天”等6个生字字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诊断,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1。
分别呈示“我爱学语文”读书和写字的图画,学生说说图画告诉学语文有些什么内容(读书、写字),说说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求,并做一做。
2。
呈示讲故事、听故事图画,学生说说学语文还有什么内容。
(二)小结:读书、写字和讲故事、听故事都是学习语文的内容,学习语文还有其他的内容,我们以后会逐步接触,但所有的这些语文学习内容都以其中一个活动为基础,这个活动就是“识字”(板书:识字),我们认识了字,才能顺利去做其他的学习语文的活动。
今天,我们就开始识字的学习,学习第一篇识字课文。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
(板书:① 天地人)
(四)学习读课题。
1。
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三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相机出示字卡:天地人)
3。
带读课题:① 天地人
(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认识了3个生字宝宝。
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
出示任务:翻开课本**页,自己读读课文(提示课题下面的就是课文。
)除了刚才已经会读的三个字宝宝外,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在“识字”上范写点上小圆点)。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相机出示字卡:你我他)
3。
小结:这6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
看黑板字卡,齐读。
(二)音难字教学,读准课文。
1。
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6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人、你、我。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3。
学生再练习读准课文后,反馈指导读准课文。
三、阅读感悟,朗读课文
(一)感悟“天、地、人”,朗读课文第一行。
1。
(示傅抱石国画后)出示任务: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这6个生字宝宝的意思,同桌商量一下,从字卡里,选出符合这幅图意思的3个生字宝宝。
2。
反馈指导:
预设:选出:天、地、人。
反馈订正后,读这三个生字。
3。
出示任务:同桌商量一下,想一想这3个生字宝宝可以摆在这幅画的哪个地方,摆一摆。
4。
反馈指导:
学生同桌学习后,指名四组到黑板前在傅抱石国画的小画上摆字卡,订正。
5。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
是啊,“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
我们“人”与“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6。
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天地人”,提示注意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7。
“天、地、人”口头组词,进一步了解意思,朗读课文第一行。
①出示任务:(以“识字”这个词语为例,讲清组词方法要求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天、地、人”在你们的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②反馈指导:
A。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B。
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
一、两遍。
8。
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有信心把课文第一行读好吗?注意读好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9。
指导学生朗读。
(二)感悟“你、我、他”,朗读课文第二行。
1。
出示任务:(刚才在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很会说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会用“你、我、他”说什么话呢?想清楚了,就拿起字卡,与同桌一个字卡说一句话。
2。
反馈指导:
A。
俩俩同桌一起反馈,引导在说话过程中,“你、我、他”用动作指示。
B。
注意引导说话完整,音量适中。
3。
小结:通过说话,我们知道“你、我、他”分别指的是不同的人。
同学们真棒!
4。
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行。
A。
出示任务: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朗读课文的第一行了,现在请仿照着这样的读法朗读第二行,行吗?
B。
反馈指导:提示注意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三)朗读整篇课文。
自由练读——指名反馈——自由练读——齐读。
四、认字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
1。
我说号码,你读字。
(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
2。
我举字卡,你读字。
(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
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
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
注意:把“人”与“天”,“地”与“他”连续读序号或举字卡,以帮助记认。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篇的识字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6个生字宝宝,学习了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各部分的名称作用,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朗读课文。
(二)请家长用字卡考考自己对6个生字宝宝的认读。
板书设计:
第四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1
教科书分析
一、这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由6个单音节词组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人、人与天地的认识。
二、这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换言之,这篇课文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这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识字课文,学生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基础,以及教师反馈正音和示范,就成为了识字和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
学情分析
一、课文的6个单音节词,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学生通过各种媒介对它们音、形、义有所认识、了解,这是我们组织教学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
二、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课文,他们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是不了解的,这对组织教学会产生不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游戏活动转换成现在的课堂学习,课堂常规、良好的学习习惯虽通过“我上学了”的学习有所了解和学习,但仍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是实践养成的起步,从落实三维目标的角度思考,从育人的目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这篇课文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注:由于这一维教学目标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都有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需要叙写。
)。
落实这维目标的策略,可以在每环节、步骤转换时,根据具体实际,通过顺口溜、口诀等形式,教师说前半句或起句,学生齐说后半句或续句,以提醒落实。
如唤起注意、集中精神,可用“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又如要用铅笔了,教师说“拿起笔”,学生接续“挺起胸,脚平肩,一尺、一寸要做好!”用完铅笔,要转下个环节学习了,可说“小铅笔,快回家!”这些顺口溜、口诀在教学设计中不需要撰写,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操作。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
二、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天”等6个生字字卡,傅抱石国画PPT,四幅傅抱石国画的小画。
学生:每人一套“天”等6个生字字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诊断,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1.分别呈示“我爱学语文”读书和写字的图画,学生说说图画告诉学语文有些什么内容(读书、写字),说说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求,并做一做。
2.呈示讲故事、听故事图画,学生说说学语文还有什么内容。
(二)小结:读书、写字和讲故事、听故事都是学习语文的内容,学习语文还有其他的内容,我们以后会逐步接触,但所有的这些语文学习内容都以其中一个活动为基础,这个活动就是“识字”(板书:识字),我们认识了字,才能顺利去做其他的学习语文的活动。
今天,我们就开始识字的学习,学习第一篇识字课文。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
(板书:①天地人)
(四)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三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相机出示字卡:天地人)
3.带读课题:①天地人
(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认识了3个生字宝宝。
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出示任务:翻开课本**页,自己读读课文(提示课题下面的就是课文。
)除了刚才已经会读的三个字宝宝外,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在“识字”上范写点上小圆点)。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相机出示字卡:你我他)
3.小结:这6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齐读。
(二)音难字教学,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6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人、你、我。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3.学生再练习读准课文后,反馈指导读准课文。
三、阅读感悟,朗读课文
(一)感悟“天、地、人”,朗读课文第一行。
1.(示傅抱石国画后)出示任务: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这6个生字宝宝的意思,同桌商量一下,从字卡里,选出符合这幅图意思的3个生字宝宝。
2.反馈指导:
预设:选出:天、地、人。
反馈订正后,读这三个生字。
3.出示任务:同桌商量一下,想一想这3个生字宝宝可以摆在这幅画的哪个地方,摆一摆。
4.反馈指导:
学生同桌学习后,指名四组到黑板前在傅抱石国画的小画上摆字卡,订正。
5.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
是啊,“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
我们
“人”与“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6.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天地人”,提示注意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7.“天、地、人”口头组词,进一步了解意思,朗读课文第一行。
①出示任务:(以“识字”这个词语为例,讲清组词方法要求后),请同学们想一想,“天、地、人”在你们的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②反馈指导:
A.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B.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8.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有信心把课文第一行读好吗?注意读好每个词之间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
(二)感悟“你、我、他”,朗读课文第二行。
1.出示任务:(刚才在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很会说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会用“你、我、他”说什么话呢?想清楚了,就拿起字卡,与同桌一个字卡说一句话。
2.反馈指导:
A.俩俩同桌一起反馈,引导在说话过程中,“你、我、他”用动作指示。
B.注意引导说话完整,音量适中。
3.小结:通过说话,我们知道“你、我、他”分别指的是不同的人。
同学们真棒!
4.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行。
A.出示任务: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朗读课文的第一行了,现在请仿照着这样的读法朗读第二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