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烟雨里,缥缈杏花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烟雨里,缥缈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至清明
晚唐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
总是不绝于耳
然千年风雨,百世沧桑
留给后人一个深深的疑问
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 ......
南京城西杏花村
在南京城西南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

地临郊外,层峦叠翠,河水匝绕,下为秦淮。

由于风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欢痛饮盘桓。

《金陵历代名胜志》载有「杜牧沽酒处」,并附清人陈退庵诗云:'江南春雨梦无痕,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 杜牧沽酒处
(清·陈退庵)
江南春雨梦无痕,沽酒旗亭白下门。

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山西汾阳杏花村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是著名的酒都,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阳。

当地百姓的口述史:“在唐朝的时候,杏花村这个地方万树杏花,叫杏花坞。

”至今汾州杏花始花时间仍是清明节那几天,而江南杏花开放时间早在二月,所谓二月杏花八月桂,于清明
相去甚远。

但汾阳历史学家缪钺编著的《杜牧年谱》,并没有找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足迹。

杜牧没到过山西汾阳说者举杜牧《并州道中》一诗为证.。

汾酒曲八首选二
(清·曹树谷)
味彻中边蜜样甜,瓮头青更色香兼。

长街恰副登瀛数,处处街头揭翠帘。

甘露堂荒酿法疏,空劳春鸟劝提壶。

酒人好办行春马,曾到杏花深处无?
安徽池州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池州市城西,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

唐会昌四至六年(公元844-846年),曾于
此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游池州杏花村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千古。

古时的杏花村,是一个杏树遍野的美丽村落,村子里亭台楼榭,酒垆如肆,茅屋酒帘,前店后坊,十里杏花、灿若红霞,是历代仕宦文人赏花沽酒之地。

题池州贵池亭
(唐·杜牧)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湖北麻城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麻城市歧亭镇区北2公里,是南朝以来的古城。

这里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

北宋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此处,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

从此,他三次来杏花村饮洒赋诗,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

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

杜牧外放为黄州刺史,清《黄陂县志》载:“武宗会昌三年,杜牧曾游木兰山,并在木兰山庙前赋诗一首,以祀木兰。

”木兰山在黄州城西北一百五十里,杜牧从黄州出发,路过新洲到歧亭杏花村,然
后从杏花村往北,过红安县境,便到红安县西北的黄陂木兰山。

按照里程,杏花村驿站正在其中路。

杜牧在邾城、杏花村驿站沿途住宿是可能的。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

”。

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里,并于杏花村驿避上题《江城子》一首。

江城子
(宋·谢逸)
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江苏丰县杏花村
丰县,又名凤城,徐州市下辖县。

明《丰县志》载:杏花村按《古今诗话》:徐州古丰县有杏花村,东去二十里。

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曾到此劝农,有诗句「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

」(朱陈村在徐州丰县),进一步传说杜牧住在扬州很久,到过朱陈村。

村中老人讲,明末村中仍有酒帘高悬,酒馆罗布。

盛时有99家酒罏,村中央一条南北大路,系当年99家酒罏云集之区。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宋·苏轼)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杏花村
(明·庄诚)
断魂昔日寻沽处,异代而今尚有碑。

胜地古来犹有迹,行人今去几多时。

年年二月过春雨,日日斜阳照酒旗。

好问东风乘一便,牧童歌里泛清卮。

江西上饶玉山县杏花村
上饶市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杏花村位于玉山冰溪旁,而千年前的杏花村如今还留下了老杏树、杏花桥、杏花门等古迹。

玉山目前最老的县志是清康熙十年编纂的。

如今只剩一本孤本,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其中里面有五处关于“杏花村”的详细记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玉溪杏花村作杜牧”,在县志中当地的地图上,还准确地标明了“杏花村”的地理位置,方位、界址均十分具体。

纵观全国各地有关“杏花村”的史料,作如此肯定叙述与具体地域描写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杜牧作诗应该是在大和三年(828)清明,尚书右丞沈传诗出任江西观察史,荐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九品巡官。

杜牧的这首诗不见于杜牧的《樊川诗集》、《别集》,它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是在400年后的南宋末年编撰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中。

《千家诗》的编撰者之一是江西上饶弋阳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

而谢枋得和当时玉山县衙府里的一个名叫王奕的教育高官是文友,从王奕手中他拿到了一直珍藏在玉山官府中的杜牧《杏花村》诗稿,爱不释手,于是编进了《千家诗》。

送友人到玉山
(唐顾况)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