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课堂”教学模式特点
什么叫“双课堂”?顾名思义,“双课堂”显然包括两个课堂,这就是一个“虚拟教室”加上一个“现实课堂” ,在这个意义上,“双
课堂”可理解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环境。
“双课堂”它既
是专门用于教学的特定环境,又是以此为依托所开展的教学,因此称
之为“双课堂”教学。
“双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总的来说,就是教师用双课堂
(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所构成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围绕某项学习
任务,完成一个自主性、主动性较强的学习过程。
即把过去那种单向传
输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变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程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
这样的“双课堂”,不仅可把传统习惯中的“课上” 、“课下”
整合成一个有机体,而且极大拓展了教学互动的时空域。
师生互动、生
生互动没有时空限制,可多向度地充分开展,可持续推进并深化。
这是
一种便于开展多元、多层、多线索教学活动,并可对它实施有序管理的
新型教学环境。
在这种新型教学环境的支持下,传统课堂的弊端就不
复存在了。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虚拟教室”并不等于网络教室。
它指的是给
班里每个学生在网上实名制注册——一个学生建一个网页,任课教师也
建一个网页——所形成的与现实课堂人员构成完全一致的一个虚拟环境。
在这个虚拟教室里,有师生的公共平台,教师可在这里发
布信息,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可把问题、作业随时发布到平台上。
教师可用设置栏目的方式对平台进行无限分割,使学生提交的东西分门别
类地在平台上呈现。
凡是发到平台上的东西,全班都可看到。
学生可自由参与每一个栏目之下的学习,可就栏目里的问题自由参与讨
论,也可在每个同学提交的作业下直接发表意见。
如果不愿意公开讨论,也可根据需要只与教师或只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讨论。
虚拟教室与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相链接,学生可自由查找相关资源。
学生在虚拟教室发布的信息,可永久保存。
在虚拟教室里,教师可根据需要便
利地查到每一个学生所发布信息的全部记录与相关统计结果。
学生可利用自己的网页,保存自己愿意保存的一切信息。
教师不必通过专业人员即可在平台上设置各种栏目,也可视需要锁定或关闭栏目。
双课堂中的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不是相互代替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
现实课堂,口耳相传,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的暗示,
眼神语气中的魅力,氛围场合的效应,都不是数字化所能取代的(纸
介质书本的载体作用也不是网络全都代替得了的)。
一般来说,现实课堂便于解决共性的、需明确统一要求的问题,便于使某些重要资源的共享取得更大效果;虚拟教室则便于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虚拟课堂超越时空限制以及实时、多向互动等特点,便于各类学
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便于开展针对性很强的个别化教学,便于学生个人潜力的深度开发,便于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完成充分表述,因而学生在虚拟教室提交“作业”的水平之高,常出乎教师意料,而
及时的生生互动,又会对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奇效。
信息技术发展到云计算、云平台的阶段,为双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
功能强大的“教育云”平台支撑“双课堂”的教学环境,学校只要有计算机、有网络,教师只要会上网,会发电子邮件,经技术人员稍做讲解,就可掌握它。
教学实验表明,教师掌握这样的工具,一节课的培训即可。
(摘自《基础教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