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点评(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点评
作者:胡乐乐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4期
消息1
教师集体维权凸显大学行政化
3月15日下午,重庆工商大学发生数百名教师集体维权事件,一度至少有300名教师聚集在校门高唱国歌。
导火索为校领导曾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该方案被指缺乏对一线教职工的应有尊重。
(3月18日《南方都市报》)
点评:重庆工商大学教师这种集体维权,显然是迫不得已才如此做的,并且毫无疑问凸显了大学的行政化。
在大学的行政化下,行政人员时常有“欺压”一线教师的现象发生,并且往往不太尊重一线教师的民意。
大学必须“去行政化”,否则类似于重庆工商大学这样的大学教师集体维权,肯定还会再次发生。
消费 2
现行高考制度有没有地域不公?
3月8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行高考制度没有地域不公:“录取率已大体相当,最低的省已达67%……全国平均数是70%多。
虽然还有一点距离,但已不像过去差那么多。
” (3月9日《京华时报》)
点评:袁部长说的高考制度没有地域不公,是指包括高职、专科和民办高校在内的高考整体录取率。
但记者当时提问的意思和大家普遍关心的高考制度地域不公并不是指这个,而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被一本,尤其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录取的几率。
因此,袁部长所说的现行高考制度没有地域不公既对又不对。
消息3
山东大学劝退学生值得称赞
新学期伊始,山东大学就给全校学生一个下马威——对97名学生作出退学决定,理由是“警告甚至是多次警告,成绩依然很差。
”山大此举也是对那些抱着混文凭、混日子思想读大学的其他在校生的一记严重警示。
(3月7日《齐鲁晚报》)
点评:大学对“混混学生”采取严肃的措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必然要求。
教育部2012年3月16日下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学应采取有
力举措,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这就要求大学,要敢于对那些经过多次警告和教育而无可救药的学生采取强制措施,而不能任由他们继续待在校园里败坏大学的教育质量、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
消息4
中国式高校校训需要个性化
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有六成大学生坦称对校训“不感冒”,也记不住。
在这些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是口号式,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的雷同化、标语化现象非常严重。
(3月6日《光明日报》)
点评:校训是学校的座右铭。
好的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总是激励和劝勉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不断前进。
例如,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
这些非常经典的校训,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朗朗上口,被人们大加称赞、广为传颂。
特别主持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
点评系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