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3章 不等式 1.1 不等关系 1.2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5-北师大版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不等关系 1.2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难点) 3.能用作差法比较大小.(重点) 1.通过认识不等关系及不等符号,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通过对两数(式)比较大小,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1.不等式中的数字符号
阅读教材P69~P71“练习”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两个数或代数式常用以下数学符号连接:“=”“≠”“>”“<”“≥”“≤”.
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
大于>至多≤
小于<至少≥
大于等于≥不少于≥
小于等于≤不多于≤
思考:(1)限速v不超过40 km/h,用不等式如何表示?
[提示] v≤40 km/h.
(2)如何用不等式表示“a与b的差是非负数”?
[提示] a-b≥0.
2.比较大小
阅读教材P72~P73“练习”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作差法比较两实数大小
依据如果a-b>0,那么a>b.如果a-b<0,那么a<b.如果a-b=0,那么a=b
结论确定任意两个实数a,b的大小关系,只需确定它们的差a-b与0的大小关系
(2)不等式的性质
①对称性:若a >b ,则b <a ;若b <a ,则a >b . ②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③同向可加性:若a >b ,c >d ,则a +c >b +d .
④乘法法则:若a >b ,c >0,则ac >bc ;若a >b ,c <0,则ac <bc . ⑤同向的可乘性:若a >b >0,c >d >0,则ac >bd . ⑥乘方法则:若a >b >0,则a n
>b n
(n ∈N +,且n ≥2). ⑦开方法则:若a >b >0,则n a >n
b (n ∈N +,且n ≥2). ⑧同号取倒数反序性:若a >b ,ab >0,则1a <1
b

思考:(1)“若a >b ,c >d ,那么ac >bd ”成立吗?
[提示] 不成立,如a =-2,b =-3,c =1,d =0,则ac <bd . (2)“若a n >b n
,(n ∈N +,且n ≥2),则a >b ”一定成立吗? [提示] 不一定,如(-4)2
>(-2)2
,但-4<-2.
1.如果a <0,b >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1a <1
b
B .-a <b
C .a 2
<b 2
D .|a |>|b |
A [A 正确,
B 、
C 、
D 可举反例排除,如对B 、C ,设a =-9,b =1,对D ,设a =-1,b =2即可.]
2.当x >2时,x 2
与2x 的大小关系为 .
x 2>2x [x 2-2x =x (x -2),因为x >2,故x (x -2)>0,即x 2>2x .]
3.已知a >b >c ,且a +b +c =0,则b 2
-4ac 的值的符号为 . 正 [因为a +b +c =0, 所以b =-(a +c ), 所以b 2
=a 2
+c 2
+2ac .
所以b 2
-4ac =a 2
+c 2
-2ac =(a -c )2
. 因为a >c , 所以(a -c )2
>0. 所以b 2
-4ac >0,
即b 2
-4ac 的符号为正.] 4.已知a >b >c ,则1a -b +1b -c +1c -a
的值为 (填“正数”“非正数”“非负数”).
正数 [因为a >b >c ,所以a -b >0,b -c >0,a -c >b -c >0.所以1a -b >0,1b -c >0,1a -c <1
b -c
,所以
1a -b +1b -c -1a -c >0,所以1a -b +1b -c +1
c -a
为正数.]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例1】 配制A ,B 两种药剂,需要甲,乙两种原料.已知配一剂A 种药需甲料3克,乙料5克;配一剂B 种药需甲料5克,乙料4克.今有甲料20克,乙料25克,若A ,B 两种药至少各配一剂,设A ,B 两种药分别配x ,y 剂(x ,y ∈N +),请写出x ,y 所满足的不等关系.
[解] 根据题意可得⎩⎪⎨⎪⎧
3x +5y ≤20,
5x +4y ≤25,
x ≥1,x ∈N +,
y ≥1,y ∈N +
.
1将不等关系表示成不等式组的思路 ①读懂题意,找准不等关系所联系的量;
②用适当的不等号连接;,③若有多个不等关系,根据情况用不等式组表示. 2
用不等式

表示不等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用不等式

表示不等关系
时,应注意必须是具有相同性质,可以进行比较时,才可用,没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几个
量之间不能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跟进训练]
1.b 克糖水中有a 克糖(b >a >0),若再加入m 克糖(m >0),则糖水更甜了,试根据这个事实写出一个不等式.
解:由题意得
a +m
b +m >a b

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
(1)当x ≤1时,比较3x 3
与3x 2
-x +1的大小.
(2)当x ,y ,z ∈R 时,比较5x 2
+y 2
+z 2
与2xy +4x +2z -2的大小.
[解] (1)3x 3
-(3x 2
-x +1)=(3x 3
-3x 2
)+(x -1)=3x 2
(x -1)+(x -1)=(3x 2
+1)(x -1).
因为x ≤1,所以x -1≤0,而3x 2
+1>0.所以(3x 2
+1)(x -1)≤0,所以3x 3
≤3x 2
-x +1. (2)因为5x 2
+y 2
+z 2
-(2xy +4x +2z -2)=4x 2
-4x +1+x 2
-2xy +y 2
+z 2
-2z +1=(2x -1)2+(x -y )2+(z -1)2≥0,所以5x 2+y 2+z 2
≥2xy +4x +2z -2,当且仅当x =y =12且z =1时
取到等号.
比较大小的方法
1作差法: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可以根据它们的差的符号进行判断,一方面注意
题目本身提供的字母的取值范围,另一方面通常将两代数式的差进行因式分解转化为多个因式相乘,或通过配方转化为几个非负实数之和,然后判断正负.,作差法的一般步骤:
作差——变形——判号——定论.
2作商法:作商比较通常适用于两代数式同号的情形,然后比较它们的商与1的大小.,
作商法的一般步骤:
作商——变形——与1比较大小——定论.
3单调性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通常先构造一个函数,再利用单调性进行判
断.
[跟进训练]
2.已知a >b >0,试比较a a b b
与a b b a
的大小.
[解] 因为a a b b a b b a =a a -b ·b b -a =⎝ ⎛⎭
⎪⎫
a b a -b

因为a >b >0, 所以a -b >0,a b
>1,
所以⎝ ⎛⎭
⎪⎫a b a -b
>1,
故a a b b
>a b b a

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探究问题1.“若a >0,b >0,则ab >0,a +b >0”成立吗?反之成立吗? [提示] 成立,反之也成立,即“若ab >0,a +b >0,则a >0,b >0”. 2.“若a >1,b >1,则ab >1,a +b >2”成立吗?反之成立吗?
[提示] 成立,但反之不成立,即“若ab >1,a +b >2,则a >1,b >1”不成立,反例:
a =4,
b =12
,满足ab >1,a +b >2,但不满足a >1,b >1.
3.如何用a +b 和a -b 表示2a -3b? [提示] 设2a -3b =x (a +b )+y (a -b ), 即2a -3b =(x +y )a +(x -y )b , 所以⎩⎪⎨


x +y =2x -y =-3

解得⎩⎪⎨⎪⎧
x =-1
2

y =5
2,
故2a -3b =-12(a +b )+5
2
(a -b ).
【例3】 设f (x )=ax 2
+bx,1≤f (-1)≤2,2≤f (1)≤4,求f (-2)的取值范围. 思路探究:用f (-1),f (1)表示f (-2),再利用f (-1),f (1)的取值范围求f (-2)的取值范围.
[解] 由f (x )=ax 2
+bx 得,
f (-1)=a -b ,f (1)=a +b ,f (-2)=4a -2b ,
设f (-2)=mf (-1)+nf (1), 则4a -2b =m (a -b )+n (a +b ), 即4a -2b =(m +n )a +(n -m )b ,
于是有⎩⎪⎨
⎪⎧
m +n =4,n -m =-2,
解得⎩
⎪⎨
⎪⎧
m =3,n =1.
∴f (-2)=3f (-1)+f (1). 又∵1≤f (-1)≤2,2≤f (1)≤4, ∴5≤3f (-1)+f (1)≤10, 即5≤f (-2)≤10,
∴f (-2)的取值范围是[5,10].
(变结论)例3的条件不变,求f (2)的取值范围. [解] 由例3的解答可知f (-1)=a -b ,f (1)=a +b , 又f (2)=4a +2b ,设4a +2b =x (a -b )+y (a +b ),
即4a +2b =(x +y )a +(y -x )b ,则⎩⎪⎨
⎪⎧
x +y =4,-x +y =2,
解得⎩
⎪⎨
⎪⎧
x =1,
y =3,
则4a +2b =(a -b )+3(a +b ), 即f (2)=f (-1)+3f (1), 由1≤f (-1)≤2,6≤3f (1)≤12, 两式相加得7≤f (-1)+3f (1)≤14. 即f (2)的取值范围是[7,14].
利用性质求范围问题的基本要求
1利用不等式性质时,要特别注意性质成立的条件,如同向不等式相加,不等号方向
不变,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才能相乘等.
2要充分利用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来求范围,注意变形的等价性.
[提醒] 本例中如果由1≤a -b ≤2,2≤a +b ≤4得到a ,b 的取值范围,再求f -2的取值范围,那么得到的结果不是正确答案.这是因为求得的a ,b 的取值范围与已知条件不是等价关系.
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研究它们的差就可以了.a -b >0⇔a >b ;a -b =0⇔a =b ;
a -
b <0⇔a <b .
2.不等式的性质
(1)注意不等式性质的使用条件,例如,只有同向不等式才可以相加.
(2)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不等式变形时要依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 >b ,则ac >bc . ( ) (2)a 2
一定大于a . ( ) (3)若a >b ,则1a <1
b

( )
[答案] (1)× (2)× (3)×
[提示] (1)错误,当c =0时,ac =bc ;当c <0时,ac <bc ; (2)错误,当0≤a ≤1时,a 2
≤a ; (3)错误,反例2>-1,但1
2
>-1.
2.已知a ,b ,c ,d ∈R 且ab >0,-c a >-d b
,则( ) A .bc <ad B .bc >ad C .a c >b d
D .a c <b d
A [∵ab >0,∴在-c a >-d b
两侧乘ab 不变号,即-bc >-ad ,即bc <ad .] 3.设M =x 2
,N =-x -1,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为 .
M >N [M -N =x 2-(-x -1)=x 2+x +1=⎝ ⎛⎭⎪⎫x +122
+3
4
>0,故M >N .]
4.已知2<a <4,3<b <8,求a -b ,a b
的取值范围. [解] ∵3<b <8, ∴-8<-b <-3.
又2<a <4,∴-6<a -b <1. ∵3<b <8, ∴18<1b <13. 又2<a <4, ∴14<a b <43
. 综上,-6<a -b <1,14<a b <4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