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大江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大江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B.盐酸 C.NaCl 溶液D.Fe(OH)3胶体
2.摩尔质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CO2B.O2C.HCl D.Cl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量就是摩尔 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4.下列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SO42﹣+Ba2+=BaSO4↓
C.硫酸溶液中加入Mg(OH)2:2H++Mg(OH)2═Mg2++2H2O
D.铁与稀盐酸反应:Fe+6H+═2Fe3++3H2↑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B.Cl﹣、Ba2+、SO42﹣
C.Fe3+、OH﹣、SO42﹣D.H+、Ag+、NO3﹣
6.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 D.溶液
7.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8.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碳酸镁与H2SO4反应:MgCO3+2H+=Mg2++H2O+CO2↑
B.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澄清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H++OH﹣=H2O
10.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
11.标准状态下,2molN2的体积是()
A.44.8L B.22.4L C.11.2L D.2L
12.将5mol/L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5mol/L B.0.25mol/L C.0.1mol/L D.0.5mol/L
二、填空题(26分)
13.(10分)(2015秋•芜湖校级期中)1.5mol O2中含有mol氧分子,
mol氧原子,个氧原子,质量为 g,标况下体积为
L.0.5mol H2O中含电子数为mol.
14.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①NaCl②CO2③NH3•H2O ④Cu ⑤HCl ⑥NaOH ⑦酒精⑧H2O ⑨NaCl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1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锌粉加入硫酸溶液中.
三、实验题(14分)
16.(14分)(2015秋•芜湖校级期中)实验室欲配制500mL0.2mol/L的NaCl溶液.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量克NaCl固体.
(2)本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
(3)从下面选出所需的操作并写出正确的顺序(填写相应的字母).
A、洗涤
B、干燥
C、量取
D、称量
E、定容
F、转移溶液
G、稀释
H、溶解
(4)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①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
②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
③仰视观察到液面刚好到达刻度线.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大江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B.盐酸 C.NaCl 溶液D.Fe(OH)3胶体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依据分散系的分类和性质分析,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只要判断出分散系是胶体即可.
【解答】解:蒸馏水、盐酸、NaCl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较简单.
2.摩尔质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CO2B.O2C.HCl D.Cl2
【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为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为44g/mol;
B、氧气为单质,故B错误;
C、HCl为化合物,摩尔质量为36.5g/mol;
D、氯气为单质,故D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摩尔质量最大的化合物为CO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物和单质概念的区别以及摩尔质量的数值问题,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量就是摩尔 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而质量的单位为g;
B.物质的量描述微观粒子的集体,单位为mol,而物质的数量单位为个;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
D.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为mol.
【解答】解:A.物质的量为描述微观离子集体的物理量,单位为mol,而物质的质量描述物质含有的质量多少,单位为g,二者完全不同,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是用于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不同于物质的数量,故B错误;
C.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而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故C错误;
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粒子数、摩尔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4.下列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SO42﹣+Ba2+=BaSO4↓
C.硫酸溶液中加入Mg(OH)2:2H++Mg(OH)2═Mg2++2H2O
D.铁与稀盐酸反应:Fe+6H+═2Fe3++3H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难溶物写化学式;
B.二者反应还生成水;
C.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解答】解:A.难溶物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A错误;B.二者反应还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42﹣+Ba2++2H++2OH﹣=BaSO4↓+2H2O,故B错误;C.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故C正确;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D,铁和弱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强氧化性酸反应生成铁盐,为易错点.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B.Cl﹣、Ba2+、SO42﹣
C.Fe3+、OH﹣、SO42﹣D.H+、Ag+、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离子能大量共存,则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如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等,根据离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H+与CO32﹣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B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3+与OH﹣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反应的类型及常见离子的性质.
6.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 D.溶液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分析】判断分散系类型,根据溶液稳定、胶体介稳定、浊液不稳定判断.
【解答】解:A、悬浊液不稳定,静置分层;故A不符合;
B、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分层;故B不符合;
C、胶体,为介稳定,故C不符合.
D、溶液是均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故D符合;
所以最稳定的为溶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分散系的稳定性,难度较小,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分散系与混合物的区别,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7.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本题根据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大小为1﹣100nm,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胶粒时刻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因为都带同种电荷,胶粒之间是相排斥的,不易聚集成大颗粒,使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等知识点来解题.
【解答】解:A.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大小为1﹣100nm,故A错误;
B.胶体中的粒子无时无刻不在做无规则运动,但不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C.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因为都带同种电荷,胶粒之间是相排斥的,不易聚集成大颗粒,达不到100nm以上就沉不下来,故C正确;
D.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一些性质,如布朗运动,分散质的微粒大小为1﹣100nm,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胶体稳定存在原因带同种电荷,胶粒之间是相排斥的,不易聚集成大颗粒,不形成沉淀等知识点.
8.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不同.
【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碳酸镁与H2SO4反应:MgCO3+2H+=Mg2++H2O+CO2↑
B.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澄清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H++OH﹣=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碳酸镁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
B、复分解生成难溶的氯化银;
C、稀硫酸是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为亚铁离子;
D、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写成离子的形式.
【解答】解:A、碳酸镁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故A正确;
B、复分解生成难溶的氯化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B正确;
C、稀硫酸是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为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C错误;
D、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写成离子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学式、离子符号、电荷守恒以及是否符合反应实际的角度分析.
10.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分子或离子能透过,据此解题.
【解答】解: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可以,用渗析可以提纯胶体.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11.标准状态下,2molN2的体积是()
A.44.8L B.22.4L C.11.2L D.2L
【考点】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代入公式V=n•V m计算.
【解答】解: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2molN2的体积V=n•V m=2mol×22.4L/mol=44.8L,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V=n•V m计算,题目比较简单,明确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是解题的关键.
12.将5mol/L盐酸10mL稀释到2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5mol/L B.0.25mol/L C.0.1mol/L D.0.5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计算稀释的盐酸浓度.从稀释后的盐酸中取出5ml盐酸,由于溶液是均匀的,所以取出的5ml盐酸的浓度等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
【解答】解:令稀释后盐酸物质量浓度为c,则:
10mL×5mol/L=200mL×c
解得c=0.25mol/L.
由于溶液是均匀的,所以取出的5ml盐酸的浓度等于稀释后盐酸的浓度为0.25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难度较小,关键清楚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二、填空题(26分)
13.(10分)(2015秋•芜湖校级期中)1.5mol O2中含有 1.5 mol氧分子, 3 mol氧原子,3N A个氧原子,质量为48 g,标况下体积为33.6 L.0.5mol H2O中含电子
数为 5 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1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根据m=nM、V=nVm、分子构成进行计算,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5mol氧气中含有1mol氧气分子,1个分子中含有2个O原子,所以含有3molO,氧原子个数是3N A,其质量=1.5mol×32g/mol=48g,其体积=1.5mol×22.4L/mol=33.6L,每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0.5mol水中电子数为5mol,
故答案为:1.5;3;3N A;48;33.6;5.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及分子构成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4.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①NaCl②CO2③NH3•H2O ④Cu ⑤HCl ⑥NaOH ⑦酒精⑧H2O ⑨NaCl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①③⑤⑥⑧;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⑦.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是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气.
【解答】解:①NaCl是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CO2不能导电,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③NH3•H2O是弱碱,属于电解质;
④Cu,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HCl是酸,是电解质;
⑥NaOH是碱,是电解质;
⑦酒精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H2O存在微弱电离,属于电解质;
⑨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1)①③⑤⑥⑧;(2)
②⑦.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相关概念和物质的类别是解题关键,注意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电解质的强弱,题目难度不大.
1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 ;
(2)锌粉加入硫酸溶液中Zn+2H+=Zn2++H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解答】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
(2)锌为活泼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H+=Zn2++H2↑,
故答案为:Zn+2H+=Zn2++H2↑.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注意微溶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作为反应物如果为澄清溶液应拆成离子形式,如果为乳浊液应保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必须保留化学式,题目难度不大.
三、实验题(14分)
16.(14分)(2015秋•芜湖校级期中)实验室欲配制500mL0.2mol/L的NaCl溶液.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量 5.9 克NaCl固体.
(2)本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有500mL容量瓶.
(3)从下面选出所需的操作并写出正确的顺序(填写相应的字母)DHFAE .
A、洗涤
B、干燥
C、量取
D、称量
E、定容
F、转移溶液
G、稀释
H、溶解(4)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①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偏低,
②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无影响,
③仰视观察到液面刚好到达刻度线偏低.
【考点】溶液的配制.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2)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
(3)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排序;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配制500mL0.2mol/L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m=0.2mol/L×58.5g/mol×0.5L=5.9g;
故答案为:5.9;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所以正确的顺序为:DHFAE;
故答案为:DHFAE;
(4)①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②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③仰视观察到液面刚好到达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无影响;偏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和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题目难度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