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猫课文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家的猫课文内容
我们家的猫课文内容
老舍的《我们家的猫》是冀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的描写了猫的乖僻性格和它小时侯的淘气心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家的猫课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乖僻。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确实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儿吧,确实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快乐,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无穷。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快乐。

它若是不快乐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敢,不要说对付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它小时候可逗人爱哩!才来我们家时刚好满月,腿脚还站不稳,已经学会了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儿起来,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就到院子里去玩儿了,从这个花盆跳到那个花盆,还抱着花枝打秋千。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被它折腾得枝折花落。

我从来不责打它。

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心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
相关阅读
《我们家的猫》是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教材的首篇课文。

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状物散文。

它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

教学
中我们应从课文自己的特点出发,学习本文详细记叙和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在品味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教材简析从总体布局看,作者着眼于猫的性格刻划,先写了大猫的“乖僻”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

如写大猫的性格,作者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地点出总的印象(猫的性格实在有些乖僻)后,扣装乖僻”着墨,用了三个自然段,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分述。

一是捉摸不定的行止:要么“成天睡大觉”,显得老实而憨痴,要么“走出一天一夜不回家”,又似乎十分贪玩;而一旦“听到老鼠一点响动”又能“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俨然是高度警惕、忠于职守的哨兵卫士。

正是这样老实而又贪玩,贪玩却又尽职的矛盾表现给人以“乖僻”之感。

二是忽喜忽忧,大起大落的情绪:快乐时“比谁都温柔可亲”,撩人不止;不快乐时一声不吭,谁也不睬。

这不又是“乖僻”之处吗?三是似小实大的胆量:它似乎‘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而在敌对面前,又是“那样勇猛无畏”。

总之,作者写猫的“乖僻”,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

因此,作者运用“乖僻”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

作者观察精细,体验独道,准确把握住猫的习性特点,用比照式的描述,全面展示了猫的乖僻性格的内涵,给人以饱满流畅、情味浓重之感。

文章的最后自然段,作者描述“它小时候可逗人哩!才来我们家刚好满月,腿脚还站不稳,已经学会了淘气。

这里的“淘气”按字面讲,是“顽皮、惹气”。

但从作者对“淘气”的详细描述看,远远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小猫没完没了地要鸡毛、线团之类的玩艺儿,为此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胆子越来越大,逐步开拓新的游戏场合”。

可见作者笔下的“淘气”,是机灵、坚强勇敢,是生气勃勃、天真心爱的同义词。

这里的“淘气”一词,已经不是在使用它的本义,而是赋予新的含义,倾注爱猫的无限深情了。

二、品味语言《我们家的猫》一课,语言明快洗炼、生动传神而又细腻实在、饶有幽默,令人百读不厌。

作者状物言情的许多妙处值得揣摩和效仿的。

首先,作者是用亲切交谈的口吻向读者述说他的观察领会的,这就使作品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意趣气氛。

评读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家中,听他津津有味地向“你”介绍猫的脾气禀性,品评种种惹人喜欢的举止情态,而那“乖僻”、“淘气”的猫似乎如在眼前,时嗔时
喜,活灵敏现,于是不知不觉中让“你”受到了作者情绪的感染,为之动心,与之共鸣。

其次,与这样的语境气氛相一致,文章语言呈现出通俗明快的白话化特点。

老舍先生选用生动活泼的白话语汇言事述感,描摹物态,使语言上口入耳,亲切有味,富有表现力。

比如,说“暖和”不说“温暖”;说“成天”不说“整天”;说“钟头”不说“小时”……假如我们认真辨味,还会发现这些词语不仅有浓烈的白话色彩,而且用得极为妥贴,几乎不可移易,读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别有一番神韵。

白话多用短句,也常带语气词,在这位艺术大师笔下,即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语气词,也获得了丰富的表意功效,神韵十足,耐人咀嚼。

“说它老实吧,它确实有时候很乖”。

一个“吧”字把作者那种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了,又与“乖僻”之说暗相吻合。

“说它贪玩吧,确实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突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怜爱之情:担忧、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

课文第二自然节还写道:“它要是快乐,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yǎn模,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这一长句中,连续用了三个“你”字。

“你”是人称代词,通常都是称呼对方用的。

而这里的“你”并不是是确指,而是泛指;是“你”中有“我”,意思是“不管是谁”,包含不仅“我”喜欢猫,任何人见了都会感到心爱。

小梅花的“斜字的运用,更使我们感到作者爱猫的真实感情。

最后,作者在对猫的描写中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猫的一举一动在作者笔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幽默幽默。

如文中写它“成天睡大觉”,说它“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过问”一词精当微妙,仿佛猫成了家庭的重要一员,它本就应该参与家庭事物、家政大计的,而此时却置责任于不顾,只管自个儿图温馨求安闲去了。

细细想来,真叫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

再如“·决·定要出去玩玩”、“撞疼了也·不·哭”、“抱着花枝·打·秋·千”、“·踩·婴几·朵·肖梅·花”等处用语,简直把猫写活了,而作者爱猫之心、赞扬之情也得到了更加淋漓的表现,颇具特色。

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切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欣赏趣味和学习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