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尔 向上的模仿和趋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美尔向上的模仿和趋同
格奥尔格·齐美尔的论流行是一篇论文,并非专书。

事实上格奥尔格·齐美尔的著作并不多。

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在流行发展过程中兼具两种貌似矛盾特色,一个是模仿群体特征的[趋同](imitation),但个体在其中却又有一种要突显自己的[标异](demarcation),所以流行始终都在一窝蜂、又快速消散之间的双元性摆荡,原因就在此。

齐美尔特别提到14-15世纪佛罗伦斯没有流行,因为当时每个人都自有一套的穿著方式,因此无法产生趋同。

另外,流行还有一种强烈的活在[当下之感](sense of present),强调流行是一种忘却过去,也不想未来的运动过程。

其他在论流行里面约略提到的,诸如第三阶级的出现、流行在现代社会尤其特出原因在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流行与忌妒的关系等等。

关于流行的社会学研究,在格奥尔格·齐美尔之前有史宾塞的;在论流行之后,最出名者一个是美国布鲁默的集体选择研究,以及法国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

一般后世学者论流行时,往往会认为格奥尔格·齐美尔是一个[涓滴理论](trickle down),即他主张流行是由上阶层开始带动,下阶层模仿的过程,其他研究散布过程理论者,出现由下而上、水平传递等观点,认为自己是跟格奥尔格·齐美尔传统观点不同的。

事实上格奥尔格·齐美尔虽有这种说法,但是并非紧扣阶级观点,只是被后世过度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