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练习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第2课时
回顾
1.单细胞生物有哪些例子? 2.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
取镜和安放 →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和调焦 → 观察 → 收放 3.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上
上 上 上上
上
目镜:10× 物镜:10× 放大100倍
目镜:10× 物镜:40× 放大400倍
放大倍数 观察到的细胞大小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低倍
小
多(视野范围大)
高倍
大
少(视野范围小)
达标检测: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①“上”的物像是
;标本
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相反 。这说明了什
么问题?
1.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
的图像形状是( )
D
A.b B.d C.q D.p
2.在使用显微镜时,可选用反光镜和遮光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
光线过弱,可选用( )
A.平面镜、小光圈 B.凹面镜、大光圈
B
C.平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
3.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
细胞质
完成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一、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例子)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分类 2、结构及其功能 3、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有光进入眼睛 光→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眼睛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三转)→放置标本和调焦→ 观察→收放
1.玻片标本种类:
按制作方法 切片、涂片、装片 按保存时间临时玻片、永久玻片
2.制作动物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刮→涂→盖→染→吸
3.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有色材料无需染色)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功能 项目
组成
细胞壁
动物细胞 无
植物细胞 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补充:放大倍数的多少与光线的关系
1
观 察
放大100倍
注意:低倍 镜换成高倍 镜后,细胞 大小、数量 多少、颜色 深浅的变化。
300倍
100倍
200倍
注意:低倍镜换成 高倍镜后,细胞变 大、数量减少、颜 色变浅。
1
呵呵呵
放大50倍,看到17个 细胞,放大300倍看到 _5_个细胞。结论:放 大倍数越大,看到的大倍数为10×,目镜放大倍数为15×,它的放大倍
数是(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C
6.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
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B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线调节: 1)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 标本→物镜 目镜 眼睛
2)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 凹面镜→亮
↓
调节光线强度(反通光光孔 镜、遮光器)
弱光:凹面镜、遮光大器光圈 强光:平面镜、小光圈
反光镜 (平面镜、凹面镜)
光圈
了解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
上
目镜内看 到的是: 倒像
显微镜成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
上的“上”字吗? 不能
总结: 1、显微镜中所看到的是上下、 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例如:字母“p” 所成的像为“d”)
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看 到的细胞越 大 ,细胞数目越 少 )
目最多的一组为( ) A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上、偏右,为使物
像在中央,应将装片( )
B
A.往下、往右移 B.往上、往右移
C.往下、往左移 D.往上、往左移
构造:2大部分
平面镜:强光—小
使用:5步—— ☆反光镜 凹面镜:弱光—大 光圈
物像是:倒像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偏哪边,往哪边移 只能观察被光穿透的物体(透明)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
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旋 转180 度
上
观察:上下左右移 动玻片标本
上
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
重复播放 移动方向__相_反____
上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 哪个方向
上
重复播放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 就移向哪个方向
上
重复播放
上
练一练
如何将视野中的图像移动到中央
视野中污点可能的位置: 玻片标本、目镜、物镜
一取二放,三安装。
显 微
四转低倍,五对光。 镜
六上玻片,七下降。
使 用
八升镜筒,细观赏。 顺
九退整理,后归箱。
口 溜
2.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在学生学习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事项。
静——不能影响他人 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
先看清楚想明白 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整洁,尤其
整洁、干净。
思考
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镜筒 运动速度有什么不同?
粗准焦螺旋→快;细准焦螺旋→慢
粗准焦螺旋 升降幅度较大 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升降幅度较小 使物像更清晰
1、目镜、物镜 (1)作用:放大物像 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长度
越_短_____;物镜相反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 镜,可转 转换器 换镜头。
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实验结束,实验用具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 用洁净沙布把显微镜外表擦干净,用擦镜纸擦 镜头。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低倍镜头偏到两旁。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恢复原状。 4.把反光镜竖直放置,这样可以减少灰尘落在上面。 5.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将镜箱放回原处。 6.把桌上其他用品按原样摆放整齐,实验桌要保持
1. 练习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第2课时
回顾
1.单细胞生物有哪些例子? 2.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步骤?
取镜和安放 → 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和调焦 → 观察 → 收放 3.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上
上 上 上上
上
目镜:10× 物镜:10× 放大100倍
目镜:10× 物镜:40× 放大400倍
放大倍数 观察到的细胞大小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低倍
小
多(视野范围大)
高倍
大
少(视野范围小)
达标检测: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①“上”的物像是
;标本
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相反 。这说明了什
么问题?
1.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
的图像形状是( )
D
A.b B.d C.q D.p
2.在使用显微镜时,可选用反光镜和遮光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
光线过弱,可选用( )
A.平面镜、小光圈 B.凹面镜、大光圈
B
C.平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
3.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
细胞质
完成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一、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例子)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分类 2、结构及其功能 3、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有光进入眼睛 光→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眼睛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三转)→放置标本和调焦→ 观察→收放
1.玻片标本种类:
按制作方法 切片、涂片、装片 按保存时间临时玻片、永久玻片
2.制作动物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刮→涂→盖→染→吸
3.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有色材料无需染色)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功能 项目
组成
细胞壁
动物细胞 无
植物细胞 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
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补充:放大倍数的多少与光线的关系
1
观 察
放大100倍
注意:低倍 镜换成高倍 镜后,细胞 大小、数量 多少、颜色 深浅的变化。
300倍
100倍
200倍
注意:低倍镜换成 高倍镜后,细胞变 大、数量减少、颜 色变浅。
1
呵呵呵
放大50倍,看到17个 细胞,放大300倍看到 _5_个细胞。结论:放 大倍数越大,看到的大倍数为10×,目镜放大倍数为15×,它的放大倍
数是( )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C
6.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
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B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线调节: 1)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 标本→物镜 目镜 眼睛
2)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 凹面镜→亮
↓
调节光线强度(反通光光孔 镜、遮光器)
弱光:凹面镜、遮光大器光圈 强光:平面镜、小光圈
反光镜 (平面镜、凹面镜)
光圈
了解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
上
目镜内看 到的是: 倒像
显微镜成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
上的“上”字吗? 不能
总结: 1、显微镜中所看到的是上下、 左右均颠倒的物像。(例如:字母“p” 所成的像为“d”)
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看 到的细胞越 大 ,细胞数目越 少 )
目最多的一组为( ) A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上、偏右,为使物
像在中央,应将装片( )
B
A.往下、往右移 B.往上、往右移
C.往下、往左移 D.往上、往左移
构造:2大部分
平面镜:强光—小
使用:5步—— ☆反光镜 凹面镜:弱光—大 光圈
物像是:倒像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偏哪边,往哪边移 只能观察被光穿透的物体(透明)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
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旋 转180 度
上
观察:上下左右移 动玻片标本
上
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
重复播放 移动方向__相_反____
上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 哪个方向
上
重复播放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 就移向哪个方向
上
重复播放
上
练一练
如何将视野中的图像移动到中央
视野中污点可能的位置: 玻片标本、目镜、物镜
一取二放,三安装。
显 微
四转低倍,五对光。 镜
六上玻片,七下降。
使 用
八升镜筒,细观赏。 顺
九退整理,后归箱。
口 溜
2.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在学生学习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事项。
静——不能影响他人 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
先看清楚想明白 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整洁,尤其
整洁、干净。
思考
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镜筒 运动速度有什么不同?
粗准焦螺旋→快;细准焦螺旋→慢
粗准焦螺旋 升降幅度较大 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升降幅度较小 使物像更清晰
1、目镜、物镜 (1)作用:放大物像 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长度
越_短_____;物镜相反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 镜,可转 转换器 换镜头。
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实验结束,实验用具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 用洁净沙布把显微镜外表擦干净,用擦镜纸擦 镜头。
2.转动转换器,把两个低倍镜头偏到两旁。 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恢复原状。 4.把反光镜竖直放置,这样可以减少灰尘落在上面。 5.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将镜箱放回原处。 6.把桌上其他用品按原样摆放整齐,实验桌要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