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类起源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研究成果,初步了解人类的原始进化过程。
(2)了解人类起源中的主要未解之谜,探讨人类起源问题的重大意义。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类对自身起源问题的不断探索。
通过对人类起源的方式,进化的时间、地点及历程的研究,逐渐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推动自身的不断进步。
在人类起源的方式上,存在着两种理论:神创论和进化论。
神创论中人们通过各种传说来解释人从哪里来,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表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寻根”意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日益进步,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探索精神去寻找人类起源的本源。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并揭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真理”,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
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古猿到人猿相别,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体质不断变化,脑容量增加,并能够直立行走;其次,人在与自然互动中,生存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并创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
为确定人类起源的时间和早期人员,古人类学家和分子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证实腊玛古猿不是最早的人类,而南方古猿虽属于从猿到人的时期,但也不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在寻找人类的最早祖先。
关于现代人的祖先问题,目前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假说:多祖论、单祖论和夏娃理论,其中多祖论与单祖论的争论仍在继续。
在人类起源地问题上有几种理论假说:陆上说海上说和海陆双祖先说,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假说是非洲说和亚洲说。
20世纪以来在非洲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成为了非洲说的有力证据,使该学说占据人类起源说的主导地位。
而现代人的起源地问题同样存在很多争论,主要的两种假说多地区起源说和单一地区起源说都各自存在缺陷,说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仍是人类的一个未解之谜。
虽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仍有很多争论存在,但科学家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让我们对人类的起源逐渐有一个清楚的阶段性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书籍:达尔文:《物种起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北京大学出版社;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陕西人民出版社;吴新智:《人类进化足迹》,江苏人民出版社。
重难点解析
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建立及意义
【解析】建立: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资料,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意义: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自然界的规律代替了“造物主的智慧”,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有力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理论
【解析】恩格斯在1876年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理论。
他认为,最初成群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古代类人猿,有一部分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了后肢直立行走。
前肢解放出来后,通过不断劳动,学会了制造工具。
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引起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变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
人类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
3.人类进化的进程
【解析】人类进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距今约2300万年到180万年。
典型代表是距今2300万年到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和距今550万年到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第二个阶段是从人猿相别到智人,距今180万年前到4万年前。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四个时期即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这也是现代人种最终形成的时期。
4.将腊玛古猿从人科中排除出去的基本依据
【解析】人与猿的三个主要区别:两足的直立行走牙齿的形状和式样脑容量的扩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普遍认为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之间的腊玛古猿是人科的早期成员。
最早发现腊玛古猿的美国人刘易斯就是依据复原的腊玛古猿牙齿的形状和式样作此判断。
在20世纪80年代,分子人类学者最终测出最早的人类物种出现在距今约700万年前;同时分子生物学发现腊玛古猿与猩猩关系密切,而不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黑猩猩关系密切;考古学家还发现腊玛古猿的齿弓呈“V”字形,而不是人那样的抛物线形,表明它不具备人的形状。
以上事实说明,腊玛古猿不是最早的人类,它只是人类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的第一阶,被恩格斯称之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5.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与单一地区起源说
【解析】在现代人起源地问题上,目前两种主要的理论假说:多地区起源说和单一地区起源说。
多地区起源说是指现代人类起源于多个地区,现代人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经过几十万年的时间演化而来的。
该学说的优点在于能比较圆满的阐释不同地区的人种的差异以及与从当地发现的化石资料的相关联系,其缺点是不能证明这些不同时期的有关连续性的化石之间的直接亲缘关系。
单一地区起源说是指世界第一批现代人起源于某一个地区,他们向各地迁徙,逐渐散布到其他地方,替代了那里已经存在的人群。
单一说得到了遗传学家的支持,认为它在生物学上是最合理的。
但两种学说都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说明现代人起源问题仍是人类的未解之谜。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
1.基督教经典《圣经·创世纪》记述上帝耶和华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的故事,亚当和夏娃成为人类的始祖。
在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是( )
A.女娲“抟土造人”B.蛇化的
C.从地洞中钻出 D.海面的大泡囊孕育的
2.(2009·安徽文综)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3.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主要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 B.解剖学的进步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森林古猿和南方古猿是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进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环节,下列属于南方古猿特征的是( )
①构造上与黑猩猩接近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③能直立行走④用臂行法在树上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发现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能人”(Homo habilis),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
Homo habilis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手巧的人”或“有技能的人”,命名的依据主要是()
A.可以直立行走 B.能制造粗糙石器
C.学会使用自然火 D.打制较为复杂的石器
6.人类进化的最集中的反映是( )
A. 体质的变化
B.语言的进化
C.文化的进步
D.工具的创新
7.欧洲发现700万年前类人猿化石,找到了700万年前仍有类人猿存在的证据,对目前公认的人和猿分离时间提出了挑战,此前人和猿类分离时间做出最后修正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古人类学家皮尔比姆经过多年发掘,在西瓦立克山区找到了许多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化石,在一个比较完整的腊玛古猿下颌骨上,人们清楚地看到,齿弓呈现“V”字形。
这说明()A.腊玛古猿是人科早期成员B.腊玛古猿更接近猿不属于人科
C.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同是人科成员 D.腊玛古猿和黑猩猩关系密切
9.1987年,坎恩等研究不同大陆妇女胎盘的线粒体DNA发现非洲人的变异最多。
变异是经过一次次基因突变积累起来的,变异越多表示历史越长。
这个发现能说明()
A.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B.现代人有多个祖先
C.现代人起源于多个地区 D.人类基因在不断变化
10.1926年,瑞典人安特生在北京宣布,在周口店发现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等,在北京周口店又发现了中国猿人头盖骨。
这些发现为哪种理论提供依据()A.美洲说 B.非洲说 C.欧洲说D.亚洲说
11.现代人多地区和单一地区起源说在分子生物学、考古学、年代测定学、古环境、古动物等学科中寻找到令学术界广泛认同的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的是( )
A.前者已找到 B.后者已找到
C.两者都未找到D.两者都已找到
12.1998年吴新智在中国人类进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说,即“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连续进化是主流,附带有少量与境外人群的杂交。
此学说()
A.反映了中国学者支持多地区起源说
B.说明了多数遗传学家支持单一地区起源说
C.证明了人类起源于亚洲
D.证明了不同时期的连续性化石之间的直接遗传关系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再没有什么东西有像猿类那样和人类相类似的了人类与其模仿者的猿类之间几乎找不出任何自然方面的差别。
”“野兽中丑恶的猿和我们多么相像啊”
——林耐《自然系统》
材料2:“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是由神创造的,那么我们也许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人类是由动物起源的。
”
——拉马克《动物哲学》
材料3:“那么,没有理由怀疑,人类起源的一种情况是从类人猿逐步变化而来,另一种情况是和猿类由同一个祖先分支而来。
”
——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1)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三则材料的观点各是什么?之间有何关系?
(2)赫胥黎和牛津大主教的辩论有什么历史意义?有何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刘易斯复原破损的腊玛古猿右上颌骨
材料2:皮尔比姆等人找到的比较完整的腊玛古猿下颌骨
(1)对比材料1和材料2归纳各自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腊玛古猿是否是人科早期人员,并说明理由。
3.(2011·高考江苏单科卷)“非洲决不是一个因其居民的天生缺陷或低劣而一直处在人类发展进步法则之外的某种野蛮落后博物馆”,非洲史学者巴西尔·戴维森提醒人们:“非洲与任何其他大陆一样,拥有需要对之进行严肃研究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历史学家只研究那些留下了书面记录的社会,而没有书面记录的时代和地区则交给了考古学家。
……非洲史学家们以跨学科的历史研究方法为其崇尚,也就是说,他们非常强调利用能告诉他们非洲过去发生过什么的任何形式的证据。
——埃里克·吉尔伯特等《非洲史》
材料2:西方心理学包含着一种愿望,或者说一种需要,那就是把非洲当成欧洲的陪衬,当成一个既遥远又不了解的虚无缥缈的地方,以此来烘托出欧洲自己的智力优越性。
——阿契贝《1967~1987年论说文集:希望与障碍》
请回答:
(1)依据东非的考古发现,许多现代学者认为,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结合所学知识,在下表中填写支撑该观点的论据。
(2)起源于非洲的人类与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种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3)上述材料要求我们重视怎样的史学方法?反对哪两种错误史观?在研究人类起源问题上,我们尤其要重视什么样的证据?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
一.选择题
1.A 2.B 3.D 4.D 5.B 6.C 7.C 8.B 9.A 10.D 11.C 12.A
非选择题
1.(1)从“人猿同类”到“由猿变人”再到“人猿同祖”说,是人类起源理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体现出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理论上的层层递进、发展。
(2)客观上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
启示:科学探索历程的艰难曲折;与传统势力的不懈斗争;寻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2.(1)材料1:腊玛古猿复原的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小,不突出,牙齿排列较密,无齿隙,牙齿的咬合面平整,不像猿那样尖锐。
前部牙齿向前的突出度较小。
材料2:腊玛古猿的颌骨呈V字形,不是刘易斯复原的像人的抛物线形,这说明腊玛古猿更接近猿,它不是人科的早期成员。
(2)不是。
在20世纪80年代,分子人类学者最终测出最早的人类物种出现在距今约700万年前;同时分子生物学发现腊玛古猿与猩猩关系密切,而不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黑猩猩关系密切;考古学家还发现腊玛古猿的齿弓呈“V”字形,而不是人那样的抛物线形,表明它不具备人的形状。
3.(1)具体地点:①埃塞俄比亚②肯尼亚
距今年代:③400万年以上(或450万年以上)
实物证据:④早期人类化石(或最早人类近亲化石)
(2)关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古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
(或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某些地区,并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
)
(3)方法:跨学科史学方法。
史观:种族优越论;欧洲中心论。
证据:考古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