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考前冲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 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从实验得到的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和入射光频率的数据,做出图乙所示的
的图像,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乙可知遏止电压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B
.用频率为的入射光照射时,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 .如果只改变电压的正负极,则电压越大电路中的饱和电流就越大
D .根据图乙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的电荷量
2.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3年12月1日晚有网友在北京多地拍摄到了极光现象。
极光现象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多为绿色,而此次发生在北京这样的中低纬度地区,极光为红色,非常罕见。
极光主要是由于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发生碰撞,使原子受到激发,因为不稳定而对外辐射电磁波。
在高纬度地区,氧原子更容易受到激发辐射出绿光;而中低纬度的氧原子更容易受到激发辐射出红光。
假设受到激发前,氧原子均处于相同的稳定状态,结合玻尔的原子理论,比较中低纬度和高纬度的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纬度地区的氧原子受到激发时能级更高
B .中低纬度地区的氧原子吸收的能量更多
C .每个氧原子辐射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
D .玻尔原子理论完全可以解释氧原子的发光现象
3. 在全国滑雪锦标赛上,一名滑雪运动员由静止沿粗糙的斜坡匀加速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的动量大小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 .运动员的动能与时间成正比
C .重力对运动员做功的瞬时功率与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D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小
4. 天问一号国庆展示五星红旗,向祖国表达节日祝福: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截至10月1日凌晨,探测器已飞行1.88亿千米,距地球2410万千米,飞行状态良好。
下列关
于天问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定位“天问一号”位置时,可将探测器当成是质点
B .“1.88亿千米”是指探测器发生的位移
C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指的是时间
D .质点和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5. 如图所示为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4届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考前冲刺版
二、多选题
三、实验题
A .甲处表示时间间隔,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 .甲处表示时间间隔,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边长为
的均匀正方形导线框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
现线框以速度
水平向右进入边界为的匀强磁
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最终线框静止在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边刚进入磁场时,A
、
间的电势差为B
.
边刚进入磁场时,、
间的电势差为
C
.整个过程中,通过导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D
.整个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为
7.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两种光的光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
.两种光的频率
B .金属K
对两种光的逸出功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 .若a 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b 光一定也可以
8. 2017年2月23日,科学家们发现一颗比太阳要暗且冷的星体TRAPPIST-1,它提供非常多发现外星生命的机会,在其周围至少有7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最靠近的两颗行星b 、c 围绕TRAPPIST-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是1.5天和2.4天,两颗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相同.万有引力恒量已知.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出行星b 、c ( )
A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
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C .至少经过多少天再次相遇
D .质量之比
9. 某同学要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 .粗细均匀的待测金属丝,长度为0.5m ,电阻约3Ω
B .电压表(0~3V 、内阻约3kΩ)
C .电流表(0~0.6A 、内阻约3Ω)
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Ω)
E .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
F .两节干电池、开关S 及导线若干
请完成以下内容:
四、解答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首先未放被测物时,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与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1所示,该示数为______mm ,螺旋测微器夹有金属丝时示数如图2所示,该示数为______mm。
(2)该同学根据图3的电路图进行了实物连线,请在图4中补全连线。
( )
(3)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调到最左端,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记录电压表示数U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得到多组U 、I 数据,如下表:
U /V
0.580.700.910.95 1.20 1.38I /A 0.200.240.280.330.420.48
图5为采用上表数据描绘出的点,请在答题卡上的图中补全数据点,并作出U -I 图像。
( )
由图像可得金属丝的电阻值______
,电阻率______.(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 在“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
实验时,释放摆球,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单摆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提供一个改进方案:___________。
(2)单摆的长度应为摆线长度加摆球的半径之和,甲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摆球的直
径d =_________mm。
(3)乙同学没有测量摆球的直径,直接通过改变摆线长度L ,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获得多组T 与L 数据,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画出函数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a 、b 均为已知量。
由图像可知,摆球的直径d =____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用a 、b 表示)。
由于没有考虑摆球的半径,由此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相比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11. 如图所示为一种打积木的游戏装置,四块完全相同的硬质积木叠放在靶位上,每块积木的质量均为m 1=0.3kg ,长为L =0.5m ,积木B 、C 、D 夹在固定的两光滑硬质薄板间,一可视为质点的钢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挂于O 点,钢球质量为m 2=0.1kg ,轻绳长为R =0.8m 。
游戏时,将钢球拉到与O 等高的P 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积木A 发生弹性碰撞,积木A 滑行一段距离s =2m 后停止。
取g =10m/s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碰撞时间极短,忽略空气阻力。
求:
(1)与积木A 碰撞前瞬间钢球的速度大小;
(2)与积木A 碰后钢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3)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2. 如图所示,一总质量m=10kg的绝热汽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横截面积S=1.0×10﹣2m2的光滑绝热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当气体温度为27℃时,密闭气体的体积为2.0×10﹣3m3(0℃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为273K)。
(ⅰ)求从开始对气体加热到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到360K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ⅱ)若地面与汽缸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要使汽缸向右滑动,则缸内气体的温度至少应降低多少摄氏度?(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活塞一直在汽缸内,气体质量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13. 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内芯的折射率为,一束单色光从图中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
射,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求:
Ⅰ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Ⅱ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