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word文档良心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汁的结构,学习正确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二. 实验仪器
分光计、平面反射镜、三棱镜、汞灯等。
三.实验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能精
确测量角度的光学
仪器。
用它可以测
定光线偏转角度,
如反射角、折射角、
衍射角等等,而不
少光学量(如光波
波长、折射率、光
栅常数等)可通过
测量相关角度来确
定。
了解分光计的
结构,正确调节分光计,对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是十分重要的。
1. 分光计的结构
分光计主要由平行光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装置四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3-8-1)所示。
平行光管用来发射平行光,望远镜用来接收平行光,载物台用来放置三棱镜、平面镜、光栅等物体,读数装置用来测量角度。
分光计上有许多调节螺丝,它们的代号、名称和功能见下表:
代号名称功能
1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丝调节平行光管光轴的水平方位(水平面上方位调节)2平行光管光轴高低调节螺丝调节平行光管光轴的倾斜度(铅直面上方位调节)3狭缝宽度调节手轮调节狭缝宽度(0.02~2.00mm)
4狭缝装置固定螺丝松开时,调平行光;调好后锁紧,以固定狭缝装置
5载物台调平螺丝(3只)台面水平调节(本实验中,用来调平面镜和三棱镜折射面平行于中心轴。
)
6载物台固定螺丝松开时,载物台可单独转动、升降,锁紧后,使载物台与游标盘固联
7叉丝套筒固定螺丝松开时,叉丝套筒可自由伸缩、转动(物镜调焦);调好后锁紧,以固定叉丝套筒
8目镜调焦轮目镜调焦用(调节8,可使视场中叉丝清晰)
9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丝调节望远镜光轴的倾斜度(铅直面上方位调节)10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丝(在图后侧)调节望远镜光轴的水平方位(水平面上方位调节)11望远镜微调螺丝(在图后侧)在锁紧13后,调11可使望远镜绕中心轴微动
12刻度盘与望远镜固联螺丝松开l2,两者可相对转动;锁紧12,两者固联,才能一起转动
13望远镜止动螺丝(在图后侧)松开13,可用手大幅度转动望远镜;锁紧13,微调螺丝11才起作用
14游标盘微调螺丝锁紧l5后,调l4可使游标盘作小幅度转动
15游标盘止动螺丝松开15,游标盘能单独作大幅度转动;锁紧15,微调螺丝14才起作用
分光计的读数装置由刻度盘和游标盘两部分组成。
刻度盘分为360°,最小分度为半度(30´),半度以下的角度可借助游标准确读出。
游标等分为30格,游标的这30小格正好跟刻度盘上的29小格对齐,因此知道游标上1小格为29´,游标上1小格与刻度盘上1小格两者之差为1´,即分光计最小分度为1´。
由此可知游标上n小格与刻度盘上n小格相差n´。
角游标的读法与直游标(如游标卡尺)相似,以游标零线为基准,先读出大数(大于30´的部分),再利用游标读出小数(小于30´的部分),大数跟小数之和即为测量结果。
现举二例见图3-8-2。
在生产分光计时,难以做到使望远镜、刻度盘的旋转轴线与分光计中心轴完全重合。
为消除刻度盘与分光计中心轴偏心而引起的误差,在游标盘同一条直径的两端各装一个读数游标。
测量时两个游标都应读数,然后分别算出每个游标两次读数之差,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用双游标消除偏心误差的原理详见附注。
2. 分光计的调节
概括地说,分光计的
调整要求是:使平行光管出射
平行光;望远镜适合于接收平
行光;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
轴等高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
直。
在正式调整前,先目测粗调:
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对准;将
载物台、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大
致调水平,使它们大致垂至于
分光计中心轴。
这一步很重
要,只有做好粗调,才能按下列步骤进一步细调(否则细调难以进行):
调整望远镜使其达到下面两条要求(望远镜是由物镜镜筒、叉丝套筒和目镜镜筒三部分组成。
叉丝到目镜和物镜的距离皆可调节。
常用的阿贝目镜式望远镜的结构和视场如图3-8-3所示):
①用自准法调节望远镜,使之适合于接收平行光:点亮望
远镜侧窗的照明灯将叉丝照亮,旋转移动目镜使叉丝位于目镜
焦平面上,此时叉丝看得很清楚。
再按图3-8-4所示位置,将平
面反射镜置于载物台上(镜面朝望远镜)。
然后缓慢转动载物台,
同时调节叉丝套筒(改变叉丝与物镜间距),从望远镜中找到由
平面镜反射回来的模糊光斑(如果找不到,则粗调没有达到要
求,应重调)。
找到光斑后进一步细调叉丝套筒,光斑逐渐变变
成清晰的绿色小亮“十”字(它是叉丝平面上小黑十字的反射
像,为绿色小亮十字)。
当叉丝位于物镜焦平面上时,叉丝发出
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为平行光,平行光经平面镜反射再次通过物
镜后仍成像于叉丝平面。
此时,从目镜中可同时看清叉丝与绿
色小亮“十”字,且两者无视差。
至此,叉丝既落在目镜焦平
面上又落在物镜焦平面上,望远镜已适合于接收平行光。
各镜筒间的相对位置就不应改变了。
要补充说明的是,叉丝套筒在调节过程中应做适当转动,使竖直叉丝平行于分光计中心轴(怎样鉴别是否已达到了这一要求?)。
②使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
望远镜调好焦后,从目镜中能同时看清叉丝和绿色小亮“十”字,且两者无视差。
但绿色小亮“十”字一般不处于小黑十字的对称位置(aa′线)上。
其原因可能是望远镜光轴未垂直中心轴,也可能是平面镜镜面与中心轴不平行,或者两者兼有。
为使望远镜光轴垂直中心轴,调整方法如下:
首先检查平面镜正反两面分别正对望远镜时,视场中是否都能找到绿色小亮“十”字(如果找不到或只找到一个,说明粗调不合格,应进一步调整)。
然后用螺丝9调节望远镜光轴倾斜度,使绿色小亮“十”字到aa′线的距离减小一半,再调载物台螺丝G1(或G3)使两者重合。
把载物台转l80°,使平面镜的反面正对望远镜,再次用“各半调节法”同样调节。
如此反复调节,直到平面镜任一面正对望远镜时,视场中的绿色小亮“十”字都落在调整叉丝aa′上时为止。
此时,望远镜光轴就与中心轴垂直了。
调节过程中,不必刻板地运用“各半调节法”。
若发现正反两面的反射像纵向位移较大,说明平面镜镜面与中心轴明显不平行,就应侧重调节螺丝G1或G3。
如果纵向位移不大,但反射像都远离aa′线,这表明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轴明显不垂直,就该侧重调节螺丝9了。
(2)调整平行光管。
①调整平行光管使之出射平行光:平行光管是由两个可以相对滑动的套简组成的,外筒上装有一组消色差透镜,内筒外端装有一个宽度可调的狭缝。
调节时先取下载物台上的平面镜,点亮汞灯使之正照狭缝。
然后一边调节平行光管上狭缝和透镜的间距,一边用调好焦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观察。
当狭缝正好调到透镜焦平面上时,平行光管就出射平行光。
由于望远镜已适合于接收平行光,因此平行光射入望远镜后将在叉丝平面成像。
这时从望远镜中能看到清晰的与叉丝无视差的狭缝像。
这就是说,我们是以调好焦的望远镜视场中,能否产生清晰的、无视差的狭缝像作为判据,来判别平行光管出射的光是否是平行的。
②使平行光管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调节螺丝3使狭缝像宽约1mm多,再转动狭缝使狭缝像平行于竖直叉丝,然后调节平行光管光轴水平调节螺丝1和高低调节螺丝2,把狭缝像精确调到视场中心且被十字叉丝所等分。
至此,平行光管与望远镜的光轴重合且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四.实验内容
1. 调整分光计
按分光计的调整要求和调节方法,正确调节分光计至正常工作状态。
2. 调节三棱镜
要使三棱镜两折射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平行(即与已调好的望远镜光轴垂直)。
(1)将三棱镜按图3-8-5那样平放在载物台上。
图中
ABC表示三棱镜的横截面,AB、AC、BC是三棱镜的三个侧
面。
其中,AB、AC两个侧面是透光的光学表面(称为折射
面)、侧面BC是毛玻璃面(称为底面)。
三棱镜两折射面的
夹角称为顶角。
放置三棱镜时,顶角要靠近载物台中央,
折射面要与载物台下调平螺丝的连线垂直。
(2)转动载物台,使三棱镜的一个折射面正对望远镜。
调
节载物台调平螺丝,使亮“十”字形反射像落在调整叉丝
aa´上。
转动载物台使另—折射面正对望远镜,再按上述方
法重新调节。
来回反复调节几次,直到两个折射面都垂直
于望远镜光轴为止。
注意:调节过程中只能调节载物台下的调平螺丝,不能动望远镜下的方位调节螺丝。
3. 用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转动载物台,使三棱镜顶角对准平行光管,让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在三棱镜两个折射面上(见图3-8-6)。
将望远镜转至I处观测反射光,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11),使望远镜竖直叉丝对准狭缝像中心线。
再分别从两个游标(设左游标为A,右游标为B)读出反射光的方
位角、;然后将望远镜转至Ⅱ处观测反射光,相同方法读出反射光的方位角、。
由图3-8-6可以证明顶角为:
要求测量3次以上,求平均值和不确定度,数据表格自拟。
每次测量完后可以稍微变动载物台位置,再测下一次。
五. 注意事项
(1)三棱镜要轻拿轻放,要注意保护光学表面,不要用手触摸折射面。
(2)用反射法测顶角时,三棱镜顶角应靠近载物台中央放置(即离平行光管远一些)否则反射光不能进入望远镜。
(3)在计算望远镜转角时,要注意望远镜转动过程中是否经过刻度盘零点,如经过零点,应在相应读数加上360°(或减去360°)后再计算。
六. 问题讨论
(1)在载物台上放置三棱镜时,为什么要使折射面垂直于载物台调平螺丝的连线?
(2)不用汞灯和平行光管,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的平行光来测三棱镜顶角的方法称为自准法。
试用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并说明测量原理和方法。
(3)试利用图3-8-6,证明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的测量公式。
七. 附注:双游标消除偏心误差原理
测量时,游标盘、载物台均与分光计整体固联,而望远镜与刻度盘固联并绕自身转轴O 转动。
当望远镜(刻度盘)绕O轴转过一个角度时,通过安装在游标盘对径上的两个游标分
别测得转角为和,而相对于分光计中心轴Oˊ来说转角为。
由于O轴跟O´不一定
重合,一般情况下。
但由几何原理可知(见图3-8-7):
而
故
可见,两个游标所测转角的平均值即为望远镜(刻度盘)相对于中心轴实际转过的角度。
因此,使用这种双游标读数装置可以消除偏心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