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和创造力关系_图文.ppt

合集下载

智商与情商(PPT71页).ppt

智商与情商(PPT71页).ppt

智商与情商
⑶ “一反一复道也” 做人做事,一天到晚都要十分小心 谨慎,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态,永远这 样。人在得意时,就怕忘了形。得意了 ,上台了,要特别小心,因为反复,有 得意就有失意,有上台就有下台,有好 处就有坏处,“一反一复道也”。这是 自然法则,必然的,谁也逃不了。
智商与情商
⑷“进.退.存.亡.得.失”六字真言 做人做事,万事不要做绝了,不要 做过了头。凡事不可求满,满了就不会 长久,因为“盈不可久也”。 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存不知亡,只 知得不知失,人很容易犯这个毛病。 所以,易经告诫人们要懂得:“进 、退;存、亡;得、失”六字真言。
智商与情商
耶稣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 架上,那是世界上最绝望的一天, 但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 人在困境或绝望中,应该学会至 少再等三天。
智商与情商
⒌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
智商与情商
无 语 怨 东 风 。
闲 愁 万 种 ,
花 落 水 流 红 ,
唯 心 所 造 。
“太好了”
智商与情商
巴尔扎克说过: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 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 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 的人是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 万丈深渊”。
智商与情商 2.勤奋地工作与学习
勤奋能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勤奋能 使人取得成绩,成绩会给人带来无穷的欢 乐。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奋发学习与 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最快活的时候。
失,满足眼前的一点点欲望。不能
抵抗暂短的利益诱惑,这种人的社
会适应能力必然脆弱,也就必然难
以成功。
举例:
美国心理学家的著名
“软糖”试验
智商与情商
①荣宠旁边辱等待, 不必扬扬;

第4讲 情商与创造力

第4讲 情商与创造力

情绪管理:自我管理,调控白己情绪,使之适时、 适地、适度。——这种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建立
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是自我安慰、有效地摆脱焦虑、沮 丧、激怒、烦恼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的能力。 如果这种能力低下就会使人陷入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 反之,这一能力高者就可以使人从人生的逆境、挫折和失 败中迅速跳出,从而走向胜利的彼岸。
1.情商水平差异
(4)低情商的表现 自我意识差,严重依赖他人; 无确定的目标,也不打算付诸实践;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 应对焦虑能力差; 生活无序,无责任感,爱抱怨。
2.智商与情商的性别差异
高IQ男性:智力兴趣广泛,能力多样;雄心勃勃,富于成果; 呆板固执,喜好挑剔;凌驾于人却又压抑郁闷,表情淡漠, 超然独立,情感贫乏,冷若冰霜。 高EQ男性:社交兴越浓厚,外向乐观,不喜沉思默想,热情 投入,正义正直,责任心强;情感生活丰富浑厚,适度表 达,自处或与他人相处都能怡然自得。 高IQ女性:自信心高,思维表达流畅,尊重理性,智力兴趣 广泛,特别注重美学;内向自省,易于焦虑、反思、愧疚, 不易公开显示愤怒,时常间接流露。 高EQ女性:表达情感直截了当,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自我 评价积极肯定;外向,爱交际,应激反应良好;易于结交 新朋友,自我悦纳,乐自由、自主、自在,很少焦虑、内 疚或沉溺于反思、反省。
灾难、噩耗、喜讯“从天而降”
情绪心理学原理[4]
应激与应对
应对:指对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
应对表现:目瞪口呆、呆若木鸡、不知所措、急中生智、处变不惊
应激过程 • 动员阶段: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皮肤温度下降、皮电位 发生变化、血糖含量升高等等。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上 的变化,如紧张、恐惧、愤怒、悲伤、思维狭隘、缺乏自 信心等等。 • 阻抗阶段:机体竭尽全力地参与应激,试图通过与紧张状 态抗争,恢复原有的正常状态。 • 衰竭阶段:第二阶段应激努力失败,由于机体能量大量耗 散,以至于出现衰竭状态。由于长时间的能量消耗,导致 各种生理疾病,严重者会引起休克、精神病甚至死亡。

教育心理学第二讲 智力与创造力(共51张PPT)

教育心理学第二讲 智力与创造力(共51张PPT)
4
1.3 当前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Snyderman & Rothman〔1997〕调查了1020 位专家对智力本质的看法。
表1 专家认为智力的最重要的5个本质属性
描述 抽象逻辑思维/推理 问题解决能力 获得知识的能力 记忆力 适应环境
同意(%) 100 97.7 96.0 80.5 77.2
5
2 经典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个体面临一个相对〔但非 完全〕新颖的任务或情境时,或在特定任 务或情境的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其智力才 能更好地表现出来。
24
成分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答 复了“智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的核心。 成分亚理论有三种成分:
〔1〕元成分;
例如:理智的好奇和理智的老实,成认过程和结果的 联系,客观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倾向,确信事物间不 寻常的因果关系,安排的有序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坚持和决断能力等。
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工程,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组的局部工程,他的智力年龄就大于10
理过程作进一步揭示。 岁,可能是10岁4个月或10岁6个月。
15
3.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 Gardner,1983,1993〕认为, 人有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 智力和自省智力;
人的智力开展过程有不同形态。
33
5.2 智力的群体差异
性别差异。总体上男女性不存在差异,但在某些特殊 能力上存在差异。
职业差异。一般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比从事体 力劳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智力。但这种现象可能因教 育因素导致。
种族差异。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不公平性。

《智力与创造力》PPT课件 (2)

《智力与创造力》PPT课件 (2)

精选ppt
30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及问题的类型 1.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问题是指给 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种障碍需要 加以克服的情境。
精选ppt
31
首先,问题是从问题情境开始的。所谓 问题情境,是指用过去的手段和方法不能达 到目的时令人感到不安的情形或情况。
精选ppt
34
在对问题的类别进行了上述初步的分析之 后,莱特曼又进一步对问题作了归类划分,即 将问题区分为以下四类:① 明确规定条件和目 标的问题;② 明确规定条件,却没有明确规定 目标的问题;③ 没有明确规定条件,也没有明 确规定目标的问题;④ 没有明确规定条件,却 明确规定了目标的问题。
在这四类问题中,第三类问题,即条件和 目标都未被明确规定的问题是最复杂和最令人 费解的问题类型。
精选ppt
13
思考
加德纳的理论和斯皮尔曼的理论各执一词, 作为一名教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理论? 那一种理论在课堂中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精选ppt
14
第二节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在一定的智力理论和测量理论指导下, 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 方法。
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 智力因素理论。
分是先天的,依赖于大脑神经解剖结构。
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经验的结晶。 是过去对液态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
到的能力。
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2、群因素论
瑟斯顿(Thurstone)提出。
智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 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