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 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原理
一、工作任务
分析图2-2工作原理
二、相关实践性知识
(一)元器件认识
教学目标:能分析机床电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原理。
主电路 控制电路
图2-2 机床电机能耗制动电气控制线路(时间原则)
1.时间继电器 当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后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的继电器。
(1)结构(图2-3)
(2)时间继电器的符号(图2-4)
(3)时间继电器认识
类型认识: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电子式
①直流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直流电气控制电路中,只能直流断电延时动作。
优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缺点:延时时间短。
②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获得延时。
通电延时型 断电延时型
图2-3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1—线圈 2—铁心 3—衔铁 4—反力弹簧 5—推板 6—活塞杆 7—杠杆 8—塔形弹簧 9—弱弹簧 10—橡皮膜 11—空气室壁 12—活塞 13—调节螺杆 14—进气孔 15、16—微动开关
图2-4 时间继电器电气符号
分:通电延时、断电延时两种。
③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分R-C式晶体管和数字式时间继电器。
优点:延时范围宽、精度高、体积小、工作可靠。
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以RC电路电容充电时电容器上的电压逐步上升的原理为基础。
电路有单结晶体管电路和场效应管电路两种。
分类:断电延时、通电延时、带瞬动触点延时三种。
结构认识: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组成认识: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工作触点
动作原理分析: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通电延时型)
当线圈1通电后,衔铁3吸合,微动开关16受压其触点动作无延时,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活塞12及橡皮膜10向上移动,但由于橡皮膜下方气室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因此活塞杆6只能缓慢地向上移动,其移动的速度视进气孔的大小而定,可通过调节螺杆13进行调整。
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活塞杆才能移动到最上端。
这时通过杠杆7压动微动开关15,使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起到通电延时作用。
当线圈1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3在反力弹簧4的作用下释放,并通过活塞杆6将活塞12推向下端,这时橡皮膜10下方气室内的空气通过橡皮膜10、弱弹簧9和活塞12肩部所形成的单向阀,迅速地从橡皮膜上方的气室缝隙中排掉,微动开关15、16能迅速复位,无延时。
总结: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动作情况
通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动作;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复位。
断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复位;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
延时再复位。
(二)能耗制动的工作原理
能耗制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定子绕组加一直流电压,即定子绕组通以直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达到制动目的。
能耗制动控制方式又分:
时间原则控制——利用时间继电器控制
速度原则控制——利用速度继电器控制
1.识图:(见图2-2)
(1)电路组成:主电路、控制电路
(2)主要元器件:转换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源变压器、按钮、时间继电器、二极管整流桥
(3)原理分析:
主回路:合上QS→主电路和控制线路接通电源→变压器需经KM2的主触头接入电源(原
边)和定子线圈(副边)
控制回路:
①起动:按下SB2→KM1得电→电动机正常运行
②能耗制动:按下SB1→KM1失电→电动机脱离三相电源,KM1常闭触头复原→KM2得电并自锁,(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KT 得电,KT 瞬动常开触点闭合。
→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进入能耗制动状态→电动机转速下降→KT 整定时间到→KT 延时断开常闭触点断开→KM2线圈失电→能耗制动结束。
注:KT 瞬动常开触点的作用:如果KT 线圈断线或机械卡住故障时,在按下SB1后电动机能迅速制动,两相的定子绕组不致长期接入能耗制动的直流电流。
三、练习
1.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长短的调整。
2.用万用表测量延时触点与瞬动触点。
3.分析无变压器单管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见图2-5)
图2-5 无变压器单管能耗制动控制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