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课本中的作文素材(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酣眠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帆影,踏上了回乡 小船。全新生活随着初升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 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 粗茶淡饭, 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友情以及难得亲情。尽 管有时有劳累、彷徨、块垒和长啸,但亲情为他疗伤,给 他希冀和抚慰,给他激励和温暖……
6.让心灵远行。 怎样在喧嚣尘世让心中积郁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市
3.从廉颇蔺相如二人的角度立论:合作共赢 文有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武有廉颇的深谋远虑,有了他们一
文一武的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才有了和氏壁的顺利回归,才有 了绳池之会上赵王的不被凌辱。当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有 了将相和的美谈,他们文武合作,才使得赵国稳如泰山。比尔盖 茨说:“我最大的成功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实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合作,不是单方面的奉献, 它是双方或多方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荒寂无人的小岛上,你 有鱼竿,我有关食,我们互相合作,才能双双保全生命,渡过难 关。天堂中手持长柄勺团团围坐的众人,正是互相合作,把勺中 食物喂给对方,才会生活得其乐融融。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让我 们学会合作实现共赢,共创人生的辉煌吧!
2.放弃智慧。 陶渊明由于受传统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影响, 因而有著“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 同志趣。可惜,在那混乱时代、黑暗社会当中,他始终 没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机会。当社会现实真不容他理想 时,刚直坦率性情,使他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 小儿”,于是他只好辞官而去。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 情,保持了真我思想。
(2)爱国与愚忠。 爱国是忠贞的一种,但爱国不等于愚忠,愚忠者不辨是非,
一味为主人效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奴性。苏武对汉朝的爱不是 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 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 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 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 族气节19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 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 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声中让浮躁心灵宁静?陶渊明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思想在 南野田园中自由飘荡,在水面轻轻摇荡;与寂寞高洁菊松 倾心交谈,倾听鸟对唱,虫独吟;让知识甘泉涌过荒漠, 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那时,我们也像陶渊明那样实实在 在是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小鸟!
7.寂寞与诗意。 陶渊明是寂寞,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
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 慧。 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 发生冲突时,选择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 随地都在发生问题。人生是短暂,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 ,要守住内心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 ,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8.张扬个性。 陶渊明个性张扬旗帜在飘扬。他是菊,有孤芳自赏高
《逍遥游》
课本素材活用: 淡泊名利的庄子
放弃了为相,你拥有了宁静,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然后 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在宁静中反思, 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 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鱼,你 可以一天到晚做着“化蝶”的那个梦。 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 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罪恶用心,激烈反对君主们 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 注饱受 战乱蹂躏的人们,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 求生的出路。你以睿智的思想让我们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生命恬淡成 一泓波澜不惊的湖水。你也告诉自己: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 途。
4.从缪贤角度立论:甘当伯乐,为国荐才 在赵国处于危难之际,缪贤不计个人安危、甘当伯
乐、为国荐才、为国分忧,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 前,才使蔺相如有机会向赵王建言献策,最终完璧归赵, 为国立功。
《苏武传》
课本素材活用: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观。
面对卫律和李陵等人的劝降,苏武宁死不屈,决不变 节投降,这体现了士人对独立人格追求,是不可折辱的正 气与尊严。即使被驱赶到大漠中放羊,他过着饮雪吞毡的 生活,始终不改节操,对汉朝忠贞不渝。这是士人坚守的 人格精神的生动写照。节操是封建士人的人格操守,现代 人,也应继承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塑造高尚而健全的人 格。
课本中的作文素材(下)
2024高考备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本素材活用: 1.从蔺相如角度立论 (1)国家利益至上(位卑未敢忘忧国) 蔺相如虽然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一个普通门客, 但当国家有难,需要他效力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慷 慨呈辞:“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后来,他出 色地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
(2)德才兼备 坐上穿越时空的列车,眨眼便来到秦王殿上。瘦弱
的蔺相如镇定自若地站在威风凛凛的秦王面前,沉着应 战他的每一条诡计,而最终得以“完璧归赵”。秦王的 阴谋未得逞,便想借渑池之会,羞辱赵王一番却未曾想 到反自取其辱。蔺相如的“才”可谓彪炳千古,而他的 “德”更让人汗颜。当击退秦王后,相如功大,廉颇开 始宣恶言,发誓“必辱之”。而相如却引车避匿之,因 为他明白“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 也”。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有杰出的才能,更要有海纳 百川的宽容的品德。
少年天才王勃才华横溢却不谙世事,误入王储争端之 中几乎殒命,被放逐而依然高喊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 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言壮语,千百年来 已成为许许多多的人们的座右铭,如迷雾中明灯指引着他 们。
2.打击与抱负,逆境与追求 遭受灭顶之灾,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年轻的王
勃痛定思痛而生出明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 犹欢”。面对打击,面对逆境,对于王勃而言,打击 我的力量就是他的力量,再大的逆境依然阻挡不住他 前进的步伐。他知道“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 逝,桑榆非晚。”
3.崇尚自然。 陶渊明是一个热爱自然人,他长期隐居农村,心平
静气地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生存环境。他领悟 到:大自然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最好安归之所。在他心目 中,大自然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 那么和谐美好。他摆脱了人间世俗种种羁绊烦扰,在精 神上真正达到了与自然“和一”境界。
4.高昂头颅。 公元405年冬天,彭泽县令陶渊明上司来视察,别人
劝陶渊明穿着整齐,态度谦恭地去参见这位官员。一向正 直清高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 也不能因为五斗米官饷,向这样小人折腰。”他马上写了 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职位,从此再也 没有踏入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成了中国土大夫精 神世界一座堡垒。
5.享受亲情。 背负了太多岁月阴影,真让陶渊明好累。他选择了离
2.博才多艺,品德高洁 人赞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自述志“约
己博艺,无坚不钻”,自名心“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 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如此的治学态度,如 此的做人品格,安能不成就他的通才,安能不成就他的博艺, 安能不成就他的伟大;切记品德和人格是任何人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前提是你得要取,你 得要用;你得具取的品质,你得具用的人格。我们不一定成为 张衡这样的全才,但我们一定应有所建树;我们不一定“万祀 千龄,令人景仰”;但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
傲品质和傲然脱俗高尚人格。他更是松,是孤独、寂寞、 挺拔、傲岸。人生最可贵是固守,而固守是松贫瘠、菊凄 美,如果没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挺立 一生主体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见高枝”呢?陶潜选择恰 好代表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终极追求:个性张扬和人性解放。
9.角色与本色。 自然人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不同角色。有时,“心为
《张衡传》
课本素材活用: 张衡 (适用话题 执著、梦想、严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宁 静、淡泊、从容、渊博、专注、探索、创造、价值、科学 的力量)
1.科圣著千秋 一篇《二京赋》映照热心热肠;一部《算罔论》挥洒
智者灵光;一曲《思玄赋》吟唱宦海命达;一台地动仪震 动央央华夏。你用文人的气质诠释了科学的严谨,你用科 学的光芒照亮了文人的情怀,温婉,严谨,机巧一切都因 你的承载而合理,喜看科技千重浪,最是风流张圣公。
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奴隶,不再是自己了。但 是,人们内心又时时刻刻渴望着能摆脱俗世羁绊,能自由 轻松地生活。所以,要像陶潜那要敢于放弃角色,回归本 色,按照自己内心真实去生活。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
《滕王阁序》
课本素材活用: 王勃(适用话题 坚守初心、逆境与追求、表现自我) 1.不忘初心,坚守初志
4.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尽心尽力 张衡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擒奸党,体现了他 的家国情怀。 5.淡泊名利,不慕虚荣 张衡的伟大人格为世人所景仰,他“从容淡静”,“举孝廉不 行,连避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本素材活用: 1.坚守精神家园。
从官场退隐后陶渊明,找到了自己心灵归宿。田园是 诗人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花果飘 香,有村落炊烟温聲可人,有躬耕自食坦然踏实,更有纤 尘不染心灵和自由美好生活。他坚持着一份崇高,一份淡 泊与清净。那份出于自然、回归自然、纤尘不染至真性情 才是诗人真正精神家园啊!
(3)忍让,宽容 忍让并非懦弱,并非无能,而恰恰是自信、坚强和识大 体的表现。以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的官职,不 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 生”的道理,于已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 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
2.从廉颇角度立论:一步与一生/知错能改 古语云:“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
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
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 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种严 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在他开始制作候 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 了地动仪,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赢得了骄傲。其实,纵观古 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 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奋斗的结晶呢?
写作运用: 《逍遥游》是庄子“善假于物”哲学思想的一个方面,长于自然,而又归于自 然。庄子一直希望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 会上,但这只不过是他因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 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实际上,在庄子的笔下,大鹏飞过天际 时,我们看到了它搏击风浪的勇气,看到了它追求理想的境界, 看到了它的崇高的志向。在“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里,我们更看 到了大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所凭借的“六月息”。 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借助外物。
恨。”这些用血泪写成的话里包含着多少深刻的教训啊! 不过,“一步错”真的就“步步错”吗?“一失足”真 的就“千古恨”了吗?“浪子回头金不换”又给我们重 新振作的勇气,只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样,可以成 就出色人生。廉颇身为赵国重臣、一代名将,却为名利 与蔺相如相争,不能不说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可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及时发现并改正了 自己的错误,从而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
理性划清爱国与愚忠的界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祖国、人 民充满责任感的人。
【相关链接】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 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一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发现自己,表现自己 表现自己,是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一项素质。无
必要的谦虚反而是虛伪和懦弱的行为。毛遂自荐,成 就了大业;王勃路经滕王阁,毫不推辞,一挥而就, 写下了四座惊叹的美文《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 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些精彩的语句,使得他 在文学史中占有光辉的一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