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咚锵》教学设计---司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咚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龙咚锵》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24 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全四乐句构成的一段整体结构。
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的前两乐句歌词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心情。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但对事物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通过唱、跳、打击乐伴奏,即兴创编等综合音乐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三、设计理念:
1、采纳与学生生活经验贴近的作品,促进学生再造想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更好地表现作品。
2、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综合性实践创新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教育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并结合律动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认识小堂鼓、小锣、小擦,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
3、能根据旋律编创歌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重点难点:
歌曲教学,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歌曲!
教学过程:
一、放《新年好》的音乐引入
1、导入:
“孩子们,老师给你们放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一定会唱,想听吗?听了之后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通过聆听熟悉的乐曲,引出歌名,激起学生回忆过年时的情景】
2、听歌曲《新年好》,听后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新年好》)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时,知道什么节日来到了?(春节)你
知道人们举行了哪些活动庆祝新年?”(吃饺子,看春晚,放炮,贴春联、挣压岁钱,穿新衣)
3 、介绍中国春节的风俗:很多地方庆祝新年的方式都不相同,比如在北方吧,他们喜欢吃饺子,预示明年丰衣足食;而在南方,会包汤圆吃,表示来年团团圆圆;还有的地方会举行踩高跷、舞龙、舞狮、扭秧歌比赛。
我们一块去瞧瞧,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欢庆新年的?”请看大屏幕
4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能模仿一下吗?”大家模仿的正好,这些场景表现的都是中国的春节,过年。
5、你们知道吗?有关于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非常凶猛,年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闯进村子看见什么就吃什么,村民很害怕年,但他们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于是到了除夕,人们就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直到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告诉了村民一些对付年的方法,于是村民照做了,年果然没有来。
原来年最怕看见红色的东西和听见鞭炮的声音。
慢慢的每逢除夕人们都会穿上红色的衣服,贴对联,放鞭炮和烟花来庆祝新年。
这种风俗也就转变成为,现在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6、播放剪纸动画《年的传说》。
【设计理念】:了解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7、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过新年的歌曲《龙咚锵》(板书课题)
二、歌曲教学
1、出示课件观察:画面上的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敲锣打鼓贺新年)
2、领读课题:龙·咚·锵,(龙·咚·锵是锣、鼓、擦敲击的声音)。
3、打开课本第页,听老师范唱一遍。
4、学生跟老师读“隆冬隆冬强”的节奏
5、电子琴伴奏,学生随节奏完整地读出歌词。
老师随着加入歌曲《龙咚锵》的旋律。
6、指导学生用轻声模唱,进一步熟悉歌曲《龙咚锵》的旋律,然后随琴试着唱一启遍词。
7、师生接口演唱,“老师想和你们比赛,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我?比比谁唱的好。
(老师一句学生一句)
【设计意图:师生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8、分组演唱,这次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反应力,我的手指到哪组,哪组同学就来唱,没有接上的就输了。
9、“老师总觉得这样唱还不够热闹,你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气氛变得更加热闹?”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如拍手、轻拍桌子、用铅笔敲文具盒等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启发学生想象力,桌子不仅能学习,还能当鼓敲,一物多用,为歌曲伴奏,让课堂更加有趣。
】
三、拓展练习、表演舞蹈
1、欣赏:《秧歌舞》I(看大屏幕)
师:同学们,听到优美的音乐,如果你喜欢,就模仿视频里的姐姐们跳起来,好吗?
2、提问:谁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舞?(秧歌)
3、学习走秧歌舞脚的基本动作十字步,模仿老师,和音乐做动作。
4、启发谈话:你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过秧歌?
5、说一说(人们经常在晚饭后在花园或大街头上扭秧歌)
6、小结导入: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幸福,人们经常用扭秧歌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锻炼身体,而过年人们扭秧歌打鼓、张灯结彩表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
7、分组练习:男生敲锣打鼓,女生扭秧歌。
8、教师评价:
师:女生的舞姿真不错,男生敲鼓也很起劲,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感受过年的气氛啊,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活动吧!
四、创编活动
1、小组商量,选择活动方式。
师:“今天我们也来热热闹闹过新年,好吗?我们分成四个小组,你们可以分组选择剪窗花装饰教室、做小歌唱家、做小演奏家敲锣打鼓、写心愿卡。
现在,请大家商量一下,你们这组将选择什么方式庆祝新年?”
师:商量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始各组活动。
不过在玩之前,老师
要提醒大家,耳朵一定要听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敲锣打鼓,明白吗?
2、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分组指导。
3、师:好,刚才老师观察大家都很认真,现在窗花队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装饰我们的教室,心愿卡队自己读一读新年的愿望,贴在黑板上,锣鼓队、表演队(为大家进行展示)。
师: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使学生参与表演再创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
5、展示完后进行评价,(激励、自评、互评相结合)评出最佳小演员。
【设计意图:使用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五、制造情景,结束活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新年的爆竹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吧。
(出示课件,内容为一个摇摆的钟)
师生:让我们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
(课件中爆竹声响起)
师生:高呼:“喔~~~~,过新年了。
”
师:“孩子们,让我们敲着锣、打起鼓,扭起秧歌,快乐的唱起《龙咚锵》,跳起来吧。
”让我们在新年的喜庆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生:边扭秧歌、敲锣打鼓,边唱《龙咚锵》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综合所有的活动,让学生载歌载舞,再次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新课
六、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是创编歌词这一环节,需要老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学生的创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