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 黄道婆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记:马蹄声响 d d d 像
3、 同桌分角色读文 4、 认读生字卡 5、 思考:《天凉了》讲了什么事 呢?
天、了、又、的、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个反 6 d d d 左下半圆 d d d 3、教学 d 的书写。
它? 两笔写成,半圆也在
2 1范写: 2书空:作业本上写 三个。 楼。 4、教学 d 与单韵母组成 的 音节。
贡献: 1.将海南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到内地,并 对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进行技术革新。 2.毫无保留地传递先进技术,使松江棉纺织业 落后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 心。 3.促进全国棉纺织业蓬勃发展,棉布广为民众 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谢谢收看!
及带调拼读音节。 4、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5、通过观察图画,学习词语,感受农家小院准备过春节时的热闹情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 情感,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黄道婆 “黄婆婆,黄婆婆,教 我纱,教我布,两只筒 子两匹布。”
黄道婆(约 1254— ?),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 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 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 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 术。 1295~1296 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 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 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 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 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 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4、指导书写。
4、教学声母 l。
1、看图,说话引出 l:图上 ( 一 个 小 朋 友 拿 着 小 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棒在赶猪,乐得哈哈
2、读准音,认清形。 笑。)“乐”的声母 1范读,讲解读 n 时, 鼻就 是“l”。板书:l 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 l 时, 没有这种感觉。 (开火车练习) 一根
1板书:dì 。声母是→
d, 板书 d 。韵母是→ ì ,板书 ì 。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
出 ì ,直呼→dì 。 2开火车读 di 的四声 ,组 词读。
2、教学声母 t。 1 、出示雨伞,引出 t : 板书:t,将雨伞打 请 开, 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 伞面张开后,在伞柄 天我 们要学的第二个 上加一横,就是 t 了。 声母“ t ”的 样子就像
右上半圆 p p p
3、学习 m。 4、学习 f。
(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 两个门洞 m m m 习) 1讲《西游记》中关于 如来 佛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板 书“f”,告诉学生,像 如 来这样受人膜拜的就叫 “佛”。 带读“fff”。 2看 14 页插图(拐杖) 你能发现什么? 3带读 fo fo fo (拐杖的形状很像字 母 f)一根拐棍 f f f
一把弯弯的伞柄。
2 、教学 t 的发音,记 (发 t 时,嘴里有一 股气送出。)p、t 一 清形。 1看、听:用薄纸放 在 样。 嘴前,示范 d t 的区别。 2读、记:领读、轮 读、顺口溜记:伞柄朝下 正音。 3、指导 t 的书写。 4、拼读 t 与单韵母组 成的音 节。 t t t。
1)t---ī---tī谁会读?t--ū---t
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手 艺高超,教大家在织物上绘画。 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牛马不如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她从小做童养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 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黄道婆织 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 了一顿,锁在柴房里。
“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 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黄道婆为什么会百感交集? 一是她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不愿意想起往 事;二是毕竟是自己的家乡,不能不思念;三是家乡 非常贫穷,人们劳作非常艰辛,如果能传授先进的植 棉方法和棉纺技术就好了,就不会那么穷,那么累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黄道婆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向父老乡亲 们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 产量逐渐提高。她耐心地教人们用新式 的工具纺纱织布。 这两句话表现了黄道婆什么样的品 质?(无私奉献的品质)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她又潜心研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 工具,设计出了一套轧籽、弹花、纺 纱、织布的操作方法。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黄道婆具有 一种什么精神? (勇于创新的精神。)
—fa,p—a—pa 。
五、拼读练习
a--ma 的 m 和 a 碰撞拼 出什 么怎么读?先同桌两人相 互练习,然后指定学生当 堂 拼读练习。
板书设计:
mén
7、福满门
b、p、m、f
pō 泼水 扫


作业设计: 院子 1、读一读。小头爸爸听广播, 大头儿子把水泼。 两人门洞 mmm, 遇到拐棍 f f f。 2、我能按笔顺写漂亮 b、p、m、f 各一行。 3、读音节,照样子写一写。 m----a----- ma p-----a----- ( b-----i------( f-----a------( ) ) )
到一位阿姨在扫院子,还看 到一个叔叔在贴福字,还看 到一位爷爷在听广播。)
(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谈) 你能用其中的一个生 字组一个词吗?
2、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播、泼、门、福 3、巩固汉字:师:现在我们一起 来 摘苹果。这些“苹果”后面藏 着我们 今天学的汉字,谁读准了, 老师将“苹 果”送给他。 三、学习声母 b p m f b。 1、学习
2、学习 p。
(1) 每人准备一张薄纸, 放在靠近口的正前方,先双 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 放开,向外送气,送气过程 由轻转短,气流较强。这时, 纸会被气流推出,这就是声
母“P”的发音过程,现在
我们来学习字母 p。
2图上画着什么? 3指导学生用“泼水” 练 习说话,在说中感知“p” 的发音。 4字母“b”和图中的 什么 ( p 的 右 半 圆 好 像 盆 相像,相像在什么地 方? 子 , 一 竖 好 像 泼 出 去 的水。) 5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 忆:
1图上画着什么?(一 个小 学 生 说 图 意 时 , 着 重
姑娘在听广播。) 听“播”的发音是否 2指导学生用“听广播 ”练正确。 习说话,在说中感知 “ b ” 的发音。 3字母“b”和图中的 什么 相像,相像在什么地方 ? “ b ”的右半圆好像收 音机的机身,一竖好 4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 记忆: “右下半圆 b b b”。 像收音机的天线。) 借助实物感知字形。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 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棉纺工具, 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黄道婆是一 位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人。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 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 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 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 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 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 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 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 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 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 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 的功绩。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 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 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 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 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1)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 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 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 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 的最前面。 再认带调韵母,教师 讲解:声调都标在韵 母上面。
bù 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 爸爸、妈妈 二、学习短文并认字
1、自由读《天凉了》 2、把你读的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 听。 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同桌教 一教 第一句谁问的?你怎 么知道? 读一读 第二句谁回答的? 也读读 他们在告别时,语气 怎样? 三、学习 d、t、n、l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 4 个声母,他 们就藏在这些字的拼音中。 1、教学声母 d。 生拼出生字拼音 师板书 1、看投影说话引出 d:图 上 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 师引出:鼓声“咚” 么 声音?说话:鼓棒敲鼓, 的声母就是 d,板书: 咚 咚咚。 d。 2、教学 d 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 ,舌尖 顶住上颚,堵住气流 ,然 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 流 冲出来。 2看:教师范读时的 口形, 发音部位。 3读:领读,齐读, 正音。
2记忆字形: 小棒 l l l。 3教学 l 和í 的拼音。 板书:
l---lí ---lí(指名拼 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 四声。) (4)指导书写: 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 分之三处起笔,往下 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听广播 贴福字
8、d、t、n、l
一、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天凉了》,学习“天、了、又、的、呢”五个字。 2、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3、d t n l 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二、教学过程:


修改补 记
一、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 些 (声母) 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 (单韵母) 称 它们为什么? 3、复习带调音节 bápábàmā mù
ū? 2)拼读 ta te ti tu 及四 声连 读。 3、教学声母 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 齐复习,两个门洞 m 什么字母? m m。今天我们要学 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 n 的发音,认清 形。 (一个门洞 n n n,一 1谁能看图,自己编 一个 扇小门 n n n,像只小 顺口溜? 凳 n n n,倒放茶杯 n 2教师范读、领读、 齐读、 n n。) 轻读、正音。 3、教学 n 和á 的拼音。 板书:n---á ---ná ,请同 学 自己试着拼读。(指名读)
5、找出词语中带由声母 b p m f 的 音节,读一读。 6、正确书写"b p m f " 1).学生自学 请同学翻开语文书 P15 页, 借助字母下面的笔顺自 己 分析一下这几个字母是 几 笔写成的?应该先写哪 一 笔,后写哪一笔?占什么 格?一会儿比比谁说得最 好? 2).请同学说说每个字母 的笔顺及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教师强调"f"的横,b 和 p 两个字母的竖画所占格的 位置不同,m 两个门洞一样 大。 4).独立书写教师巡视。 四、教学拼读方法。 学 生 运 用 刚 学 到 的 拼 音 方 法 , 看①图上画着谁? 准 单 韵 母 上 的 调 号 , 看 图 尝 试 拼②他们在做什么? m — a — ma , p — a — p a,b — i-③教师示范拼读 m— bi ,f—a

学 程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 记
一、激情导入 今 天 , 我 们 又 要 认 识 一 些 汉 字 朋老 师 先 带 小 朋 友 到 一 户 人指导有序观察 说完整 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 (课家 家 里 去 看 看 他 们 在 干 什话 本 14 页插图) 么? 还可加入时间地点 二、 学生看图认识汉字 1、提问: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学生自由发言。 到什 么?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看到小朋友在泼水,还看 一拼图上 的音节。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我会认
虐待
漂泊
思念
传授
创造
歌谣
推动
研究
认真
帮你读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举目无亲: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百感交集: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 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