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期中)语文试题
xx.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荫庇.( bì) 颓圮.(pǐ)蛩.音(qióng)漫溯.(shuò)
B.遨.游(áo)嗟.悼(jiē)扁.舟(biǎn)骋.怀(chěng)
C.虐.杀(nüè)洗涤.(dí)似.的(sì)浸渍.(zì)
D.斑斓.(lán)慰藉.(jiè)沉淀.(diàn)破绽.(zh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影牒连锁店奋发图强穷奢极侈
B.炒作股分制苦心孤诣赴汤蹈火
C.兑现划时代游目骋怀对簿公堂
D.标识主旋律自始至终摘星拦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抬头,兀然看见一只肥硕的乌鸦,它的地是一棵死去的无叶的树,它注视着
我,而我却无心理会它,我在想: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乐园吗?
②分析人士指出,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
家一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在维持正常经济增速下无力承担的减排重任,那就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③中美古生物学者在河北省赤城县土城子组地层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恐爪龙类足迹。
据称,
这些恐爪龙类足迹是迄今发现最小的恐爪龙类足迹,成为鸟类的一个有力佐证。
A.栖息即便演化B.生息即便进化
C.生息如果演化D.栖息如果进化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琐的形容,平平淡淡
....,自然感人,这是学养深厚的大家手笔。
B.我们学校新招的高一(二)班学生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远离家乡和父母,班主任陈
老师无所不至
....的关怀使每一位同学都感到家的温馨、父母般的爱。
C.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人们的冷漠中离世。
这个事件的确令人发指
....,两岁女童小悦悦的病情牵动国人的心,这个弱小的生命再次拷问我们的良知。
D.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
....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百度文库部分非授权作品,调集公司各部门的技术力量,百度加速对文库中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文档进行清理。
B.每年,权威媒体通过调查,为世界综合大学排名,以旨在引导学校间相互学习,鼓励与警诫大学教育独善其身为目的。
C.由于军事总是与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相提并论,最近几年中国海军的具体发展动向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D.在南京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表示,各国将在SDR问题上达成共识原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
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它的繁复的色彩和音响,烘托出江天子夜的秋景。
末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
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
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
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
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以确定的:有人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伺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
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
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
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帐惘、失落情怀的寄托。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
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
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
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当然,这里所谓的“猜”,其实就
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东篱”所引发的无限情思。
B.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繁复的色彩和音响,描绘了江天子夜的秋景。
C.李煜《虞美人》词唤起的读者追怀往昔的惆帐情怀。
D.读者在诗句的启迪下所进行的再创造。
7.对“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确切具体的一项是()
A.欣赏者在诗歌的词句之外的广阔空间里没有限制地自由联想。
B.诗歌欣赏过程中对诗人创作诗歌的动机、过程和方法进行的综合性思考。
C.欣赏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补充和阐释。
D.对费解的诗中晦涩的表达进行大胆的推想和猜测。
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特点是极为精练,尽量用少的字词包含丰富的言外之意。
B.欣赏诗歌的目的,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而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C.欣赏诗歌,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情感活动,而且还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经历。
D.在欣赏时,加入自己的联想与感受,要受诗歌词句的限定,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淄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少而喜医方术。
高后①八年,更受师
同郡元里公乘②阳庆。
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
传黄帝、扁鹊之脉书,及药论,甚精。
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
意怒,骂曰:“生子
不生男,缓急
..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
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
”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肿,后八日呕脓死。
”成即如期死。
齐中御府长信病,意入诊其脉,告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
”信曰:“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揽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
”意即为之液汤火剂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高后:吕雉,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史书称“高后”。
②公乘,为秦汉时公族爵位第八级,其后人以公乘为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
之三年 受:学习 B .君之病恶.
恶:严重 C .有间而身寒,已.
热如火 已:停止 D .缓急..
无可使者 缓急:缓慢和紧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或不为.
人治病 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 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又申之以.
揽茝 虽.
欲改过自新 虽.
九死其犹未悔 信则.
揽车辕未欲渡也 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说明太仓公“医术甚精”的一组是( )
①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②病家多怨之者
③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 ④内发于肠胃之间
⑤成自言病头痛,意诊其脉 ⑥意即为之液汤火剂逐热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仓公喜欢医术,曾在齐国管理粮仓,后在公乘阳庆那里学习了秘方和黄帝、扁鹊的脉书以及药剂的理论,医术精湛,但因不愿给人治病而遭怨恨。
B .缇萦感于父亲被人控告要押走治罪时说的女孩无用的气话,就随行长安上书愿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行,汉文帝被她感动。
C .成是齐国侍御史,得了头疼病,淳于意诊完脉,就告诉他病情说不清楚,但过八天会吐脓血而死,后来果然如期死了。
D .名叫信的中御府长,因在冬天掉到河里而发病,身体忽冷忽热,服了三剂淳于意为他调制的液汤火剂药,病就好了。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
(3分)
(2)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
(3分)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分)
A. {
B.
C.
D. { { {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8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4分)
(2)从“愿”“直为”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6分)
(1)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2)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记念刘和珍君》)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
五、(12分)
16.下面是介绍板凳妈妈许月华事迹的一段文字,划线内容在表达上不是很连贯,请在不改变愿意的基础之上进行修改,使各句句式统一,结构匀称。
(3分)
许月华出生在湘潭一户农家,她的青少年是在不幸中度过的。
父亲在她1岁时因病去世,她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11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她只能靠拾煤渣维持生活;自己又在12岁时不幸失去双腿,开始承受痛苦现实;17岁时,福利院伸出了双手,她成为政府供养的对象。
17. 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
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决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假如你是一尊金佛,就决不能满足于门神的位置!
18. 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对中学生丰富头脑、开发智力大有益处。
然而,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下面是某研究机构对数万名中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的调查统计,请阅读表格.按要求答题。
(5分)
(1)依据图表,概括近年来中学生上网的总体特点。
(2分)
(2)请你结合现实,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烦恼结
1922年前后,对于日后在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徐志摩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年代。
其时,他正被“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处于种不可解脱的感情缠绕中。
他是于1918年8月离开北京大学,转而到国外留学的。
想当初,在他颇有实业家气度和才干的父亲徐申如先生教诲影响下,聪慧有余而深沉不足的少年徐志摩也曾雄心勃勃,立志振兴实业,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
他少年豪兴正浓,喜欢发议论,十四岁作论,纵谈唐朝时哥舒翰潼关之败的原因;十五岁后入杭州府中学,“聪明冠全班”,和他同学的郁达夫说,每次作文,他“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
想那时的生活,真是寸寸生光辉,少年陶醉在虹彩四射的梦里。
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后,徐志摩选择的专业是社会学。
行前,他曾作《徐志摩启行赴美文》分送亲友,以表示自己此去要学古人万里觅封侯的雄心壮志。
文章漂亮夸饰,是地地道道的“徐志摩风格”:“耻德业之不立,遑恤斯须之辛苦,悼邦国之殄瘁,敢恋晨昏之小节,刘子舞剑,良有以也。
祖生击楫,岂徒然哉!”“摩少鄙,不知世界之大,感社会之恶流,几何不丧其所操,而入醉生梦死之途,此其自为悲怜不暇,故益自奋勉,将悃悃幅幅,致其忠诚……”
文情跌宕,一波三折,就文章说,确属上品,无怪乎当时就脍炙人口,到处传咏。
但太夸太露,就有失坚实。
太热烈了往往是不能持久的。
不见自然界中,最活跃的生命,瞬间便消灭,而永远沉默的东西才能保持永恒。
初到美国时,徐志摩非常努力。
他给自己规定了日程:“六时起身,七时朝会,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曰问勤学而外,运动跑步阅报。
”完全是一个规矩学子剔励自重的样子。
修完社会学课程,装满了一脑子的相对论、民约论,他又在美国按照规定的步骤学习银行学、经济学、政治学。
徐申如先生舍得花大钱,把独子送出国外,是准备要儿子将来在金融界、政治界讨出身的。
这期间的儿子也的确没有辜负期望,努力上进,学业优良,还如一切青年志士一样,关心政治,喜欢讨论各种政治学说,后来出了名,被人称作“鲍雪微克”(即布尔什维克)。
两年后,雄心勃勃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衔的诱惑,转而到了英国。
直到此时,他的志趣仍很专一。
到英国来,他是想入剑桥大学跟哲学家罗素学习。
那时的留学界有一种风气,作兴各自抱一个外国名人做牌号。
如胡适之于杜威,梁实秋之于白壁德。
好像是一种荣耀。
老师出名,学生也跟着叨光。
可以相信,徐志摩并不全是出于这种念头。
他对罗素,崇拜的成分更多,称之为“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即伏尔泰),他只想跟罗素“认真念一点书”。
没有料想到,徐志摩被迎头浇了一瓢冷水。
到英国后,罗素刚刚因为政治主张及私生活方面的原因,被剑桥大学除了名。
这样,徐志摩想择师而学的计划也就落了空。
要说,这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徐志摩像是遭到天大的打击似的。
自怨自艾,颓伤、消沉、无聊,犹如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猛地被折断了翅膀,匍匐在地上,望着无边无垠的长空,再也鼓不起劲头。
生活失去了追求,精神也就失去了平衡。
经过一番周折,他在剑桥大学挂了一个学籍,但往日那种精进不懈的劲头再也没有了。
他苦闷、寂寞,孤苦伶仃地漫步在康河(今译为剑河)两岸。
美丽的夕阳、田畴,益增他惆怅、迷惘之情。
太孤单了!孤单得心里发冷。
他渴望慰藉、渴望温情,渴望心和肉体的贴近。
19.作者引用徐志摩那篇“启行赴美”的文章,这对塑造传主形象有何帮助?(4分)20.在外国留学有着很好的环境,徐志摩却遇到了哪些“苦恼”?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陈述。
(4分)
21.徐志摩后来为什么会出现文中画线句子所描述的那种心境?请简要分析。
(4分)22.像徐志摩那样,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烦恼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遭遇”此情此景时该怎么办。
(6分)
七、(60分)
23.作文(60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是个寻找的过程。
请以“寻找”为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质量调研试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D(A.溯sù;B.扁piān;C.似shì的)
2.C(A牒—碟,B分—份,D拦—揽)
3.D(①“生息”,生活生存,生长繁衍,多指人口;“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②“即便”,表假设和让步;“如果”只表假设。
③“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变化)
4.B(“无所不至”意为形容反动派到处干坏事,贬词褒用。
可以改为“无微不至”。
)5.C(A项,“调集公司各部门的技术力量”缺主语。
B项,“旨在”“为目的”,句式杂糅。
D项,搭配不当,不能“达成”“原则”。
)
二、6.B(该项表述的是诗句本身所表达的内容。
)
7.C(从原文对“猜”的表述“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可以得出答案。
)
8.B(“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错,应当是既领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也引起共鸣。
)
三、9.D(缓急:偏义复词,偏指“急”,紧要关头)
10.C(A项,第一句介词,给;第二句动词,叫。
B项,第一句介词,根据;第二句介词,因为。
C项,都是连词,表假设,即使。
D项,第一句连词,表承接,就;第二句连词,表转折,却)
11.D(①④是从诊断的准确说明,⑥是从能对症下药说明;②是病家的反应,说明其医德不好;③与医术无关;⑤是行医过程,不能说明医术程度)
12.B(A项,“不愿给人治病而遭怨恨”是指“有时”;C项,“过八天就会吐脓血而死”是告诉“成弟昌”;D项,“身体忽冷忽热”不当,“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是说冷停止后接着发热)
四、(24分)
13.(1)(公乘阳庆)让淳于意全部抛开那些从前学习的医方,再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部交给他。
(3分。
重点词语“故”“悉”“禁方”各1分)
(2)随从官吏马上跑来救我,把我从水中救出来,衣服全湿了。
(3分。
重点词语“即”“濡”各1分,“出之水中”句式1分)
(3)老年人能够穿上丝制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4分。
重点词语“衣”“然而”“王”各1分,“未之有也”倒装句式1分)
【参考译文】
太仓公是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他是临淄人,姓淳于名叫意。
年轻的时候喜好医术。
汉高后八年,再次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拜师学习(医术)。
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没有子女
(继承医术),他让淳于意把那些从前(学习的)医方全部抛开,再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部交给他。
又传授给他黄帝、扁鹊的脉书,以及药剂的理论,都十分精辟。
学习了三年之后,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
可是他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行医求学,不把家当家,有时不给人治病,许多病家怨恨他。
汉文帝四年,有人上书朝廷控告他,根据刑律罪状,要用传车押解到西边的长安去。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跟在后面哭泣。
他发怒,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感到悲伤,就跟随父亲西行(到长安)。
她上书朝廷说:“我父亲是朝廷的官吏,齐国人民都称赞他的廉洁公正,现在犯法被判刑。
我非常痛心处死的人不能再生,而受刑(致残)的人也不能再康复。
即使他们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行,最终不能如愿。
我情愿自己没入官府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行,使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缇萦的上书被汉文帝看到了,皇上悲悯她的心意,并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
齐国有个名叫成的侍御史自称得了头疼病,淳于意诊完脉,告诉他说:“您的病情严重,不能一下子说清。
”出来后单独告诉他的弟弟昌说:“这是疽病,在肠胃之间发生的,五天后就会肿起来,再过八天就会吐脓血而死。
”成果然如期死了。
齐国有个名叫信的中御府长病了,淳于意去他家诊治切脉,告诉他说:“得这种病(的原因),一定是在流水中洗浴,(身体)受寒厉害,洗完后(身体)就发热了。
”信回答说:“是这样!往年的一个冬天,我为齐王出使楚国,走到莒县阳周水边,(看到)莒桥坏得很厉害,我就揽住车辕不想过河,马突然受惊,一下子坠到河里,我的身子也淹进水里,差一点被淹死,随从官吏马上跑来救我,把我从水中救出来,衣服全湿了,身体寒冷了一阵,冷一止住全身就像火一样发热。
”淳于意立即给他调制液汤火剂驱除热邪,信服一剂药汗就不再出了,服第二剂药热就退去了,服第三剂药病就止住了。
14.(1)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边地的苦寒。
(2分)五月的天山,白雪皑皑,千年不化,冷风嗖嗖,寒气逼人。
在内地,这可是一个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美好季节。
巧妙的对比凸现边地的苦寒恶劣。
(2分)(2)体现的是一种边塞将士杀敌报国的爱国激情。
(4分)15.(1)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6分。
每小题2分,错、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多答者按前三题判分)
五、16.【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一般在变换句式时要注意找准变换的标准,使之整体上句式协调一致,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根据对句子的分析,以“11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她只能靠拾煤渣维持生活”为标准改变比较容易协调,所以其余句子可以仿其形式。
【参考答案】许月华出生在湘潭一户农家,她的青少年是在不幸中度过的。
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她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11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她只能靠拾煤渣维持生活;12岁时,自己不幸失去双腿,她开始承受痛苦现实;17岁时,福利院伸出了双手,她成为政府供养人员。
17.示例:你如果是月亮,就不要抱怨不能发出太阳的光辉。
假如你是一只鲲鹏,就决不能满足于燕雀的志趣。
18.(1)中学生上网打游戏、聊天或登录黄色网站等占上网内容的绝大部分,而用于学习、查阅新闻等比例明显偏少。
(或:负面效应上网行为呈上升趋势,正面效应上网行为呈下降趋势)(2分)(2)①部分中学生自我克制力弱。
不少中学生迷恋上网,据调查,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中学生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
长时间的上网使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网成瘾症。
(2分)②网络部分受利益驱动纵容中学生上网。
(2分)
六、19.这能表现徐志摩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传主想消防古代(南北朝)祖逖他们闻鸡起舞,收拾当时动乱的局面。
同时也表现了他锋芒毕露的个性,这也与后文其烦恼形成映衬。
(2分)引用这些内容,能直接增加传记作品的真实感并展示传主的才华。
(2分)20.①有雄心壮志,想振兴实业,却没有如愿。
②才华横溢,雄论迭出,却没有得以施展。
③有很好的口才,有雄厚的家庭资本,却没有在金融界或政治界成功。
④想跟哲学大师罗素学习,大师却被除名。
(每要点1分)
21.留学美国时,思想进步,雄心勃勃;转而留学剑桥,本来想要有所作为的,导师罗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让他很不理解。
(2分)这样的描述,既解释了专注内心的烦恼,又照应了标题。
(2分)
22.①徐志摩成长时定位较准,“只想念一点书”,如果我们也能如此,烦恼就会少一些;(2分)
②既要关心“窗外事”,又不能过多地将心事付诸“窗外”,老师罗素被除名是与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