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同步练习 (含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一课时
形成溶液的是( )
1 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
..
A.食盐B.食醋C.蔗糖D.芝麻油
2 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纯碱C.食盐D.白酒
3 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4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液体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所得到的液体分别是( )
A.乳浊液溶液B.溶液乳浊液
C.悬浊液乳浊液D.溶液悬浊液
5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
6一瓶体积为250 mL,质量为250 g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12.5 g,则该葡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从其中取出100 mL后,剩余溶液的密度是________ g·cm-3。
7请你各举一个事例,以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__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8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时,常用到生理盐水注射液。
下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氯化钠注射液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存在的粒子是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9用集合图示表示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如下图所示:
请用类似的集合图表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2)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液体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NaOH B.浓硫酸C.NaCl D.NH4NO3
2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 )
A.食醋B.蒸馏水C.酱油D.自水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品尝味道可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C.用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D.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4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
目前专家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到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
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
C .氯化钠 醋酸钙
D .尿素 硝酸钙 硝酸镁
5如下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 .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6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室温下,加快块状食盐溶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刀用过后防止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1)小明发现在热水中蔗糖溶解的速率比在冷水中快,从微观角度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粉碎后的蔗糖和块状的蔗糖放在同一温度的水中,发现______________溶解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探究搅拌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一个对比实验,设计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英在家做溶液导电性实验,家中备有:食盐溶液、碳酸钠(纯碱)溶液、食醋、酒精溶液、糖水,其他的器材均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或废弃物。
这次家庭小实验她成功了。
试回答:
(1)小英做实验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小英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解析:芝麻油与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是乳浊液,而不是溶液。
答案:D
2解析: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选项A中面粉不溶于水,加入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悬浊液。
B中纯碱是碳酸钠(Na2CO3)的俗称,易溶于水;C 中食盐易溶于水;D中白酒本身就是溶液,酒精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答案:A
3答案:C
4解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溶液。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
答案:D
5答案:C
6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也就是各部分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因此剩余溶液的密度没有变化。
答案:1 1
7答案:(1)硫酸铜(或氯化铁等) (2)水(或酒精等)
8解析:氯化钠溶于水后,钠离子和氯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决定了生理盐水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答案:(1)Na+、Cl-、H2O
(2)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9解析:本题将生物学科中的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迁移于化学学科中物质的分类中,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述物质类别的概念。
答案:
第二课时
1答案:C
2答案:B
3解析:蔗糖有甜味,食盐是咸的,因此可以利用品尝区分。
蒸馏水属于软水,因此利用肥皂水
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是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是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因此可以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因此利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区分。
答案:D
4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信息,即“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盐浓度过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
”因此不能再选择含有食盐的融雪剂,即融雪剂中不能含有氯化钠。
答案:D
5解析:右边支管的液面降低,左边升高,说明该装置中压强减小,也证明加入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会降低温度,因此正确答案应为D。
而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与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压强增大,左边支管的液面下降。
答案:D
6答案:(1)用玻璃棒搅拌(或将食盐研碎) (2)煮沸(3)擦干后放在干燥处
7答案:B
8解析:蔗糖溶于水的过程,实际上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因此,将蔗糖放在热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蔗糖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致;粉碎后的蔗糖放在水中,增大了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因此溶解速率会加快;探究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要注意变量的控制问题,即需要在同体积同温度的水中和相同质量的块状蔗糖,这些变量控制不好,所探究的实验结果就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答案:(1)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2)粉碎后的蔗糖增大了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
(3)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等体积、同温度的水,加入等质量的块状蔗糖,其中一个用玻璃棒搅拌,一个静置,观察现象
9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和从生活中寻找实验用品的能力,联系教材中的导电性实验可知,要完成实验,需用到电池、导线、电极、小灯泡等与溶液组成电路。
答案:(1)小灯泡、干电池、开关、导线、碳棒、玻璃杯
(2)能导电的溶液是:食盐溶液、碳酸钠溶液、食醋
不能导电的溶液是:酒精溶液、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