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历
史试卷
副标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
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2.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3.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刺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
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5.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
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 “春秋无义战”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为政以德”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
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7.“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
业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8.“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
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9.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文天抗元④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A. 三国五代
B. 隋五代
C. 隋元
D. 三国元
11.
抗击沙俄虎门销烟收复新疆武昌起义
12.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
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3.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
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党的历程”主题宣传活动,组员们收集了下列图片用于
布置展板。

这些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15.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6.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
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战后社会改革
B. 实行幕府统治
C.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大化改新
17.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
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罗马
D. 古巴比伦
18.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
吻合的是()
A. 华盛顿
B. 章西女王
C. 玻利瓦尔
D. 拿破仑
1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
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发明内燃机
C.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 改良蒸汽机
20.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1.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

--《国史概要》
【政治文明】
材料二:如图1。

【经济文明】
材料三:如图2、图3、图4。

【料技文明】
材料四: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
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

材料二图1所示制度是谁创立的?这套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材料四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据材料四请概述三项发明的重要历史作用。

22.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
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理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偿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

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

……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三: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

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

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

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

【战争话史】
如图中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提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观察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什么?
23.某学生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五个阶段。

请回答有关
问题。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时间:15 世纪-16 世纪。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间:17 世纪-18 世纪
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世纪六十年代世纪七十年代“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潮流,俄国、日本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变革。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 世纪七十年代-20 世纪四十年代第五阶段:信息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时间:20 世纪四十年代至今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黄河水患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
顾不上回家看看。

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

舜年老时,采用禅让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故选:A。

本题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为切入点,考
查的是禹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禹的有关内容。

2.【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斗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
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中国处于新旧社会制度更替的时期。

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3.【答案】D
【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
的是御史大夫。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故选:C。

本题以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为依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5.【答案】C
【解析】
墨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故选:C。

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6.【答案】D
【解析】
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因此“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

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

本题以武则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B
【解析】
据所学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商业
的发展。

故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故选:B。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知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
握基础知识。

8.【答案】C
【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明朝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的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
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写成八股文。

许多读书人为了
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是导致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明朝的
科举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明朝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9.【答案】D
【解析】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都是反侵略的战争,是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

岳飞抗金和文
天祥抗元属于民族间的冲突,不符合题意。

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注意掌握民族冲突和中外冲突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北宋和南宋)
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三国鼎立、
元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三国鼎立、元朝
建立的有关内容。

11.【答案】B
【解析】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
东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选项B符合
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
由题干时间“1900年、天津”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为切入点,考查义和团运动。

本题以义和团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答案】B
【解析】
据题干“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之中,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激烈进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作了条件。

故选:B。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A
【解析】
1928年井冈山会师;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

所以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④①③②。

故选:A。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中共七大、井冈山会师、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根据各史实发生的时间进行排序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这些事件的时间或先后顺序。

15.【答案】C
【解析】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为重点进攻,目标是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江南奠定了基础。

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本题需掌握人民解放战争的大体进程。

16.【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故选:D。

本题以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大化
改新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影响。

17.【答案】B
【解析】
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西方文明之源”应是古代希腊。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
希腊。

18.【答案】B
【解析】
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印度封建王公。

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抗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章西女王。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章西女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
王。

19.【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爱迪生的成就。

解答本题要熟记爱迪生成就的有关内容。

20.【答案】C
【解析】
②处的时间为1871年,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巴黎公社。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政权。

从5月21日到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役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个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敌人面前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故选:C 。

本题考查了巴黎公社。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巴黎公社的时间。

21.【答案】
【小题1】(1)从材料一中“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
治伦理思想体系”可知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儒家思
想,他主张“为政以德”,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

(2)根据图1的内容可知这是秦始皇创建的。

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这一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中央
集权制度。

(3)由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可知,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业繁荣,海外贸易繁盛(或答造船业发达)。

由此可以看出宋代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4)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这一时期,即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
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发明于北宋,并应用于航海。

火药配方发明于唐朝,宋元时
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故答案为:
(1)创立了儒家思想;仁。

(2)秦始皇;中央集权。

(3)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繁盛(或答造船业
发达);特点: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
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析】
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儒家思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宋代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和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儒家思想、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宋代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和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22.【答案】
【小题1】(1)依据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
争,日本间谍…”和材料三“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
占中国东北的计划。

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得出,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战争都发生在中国境内;都是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中国;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依据材料二“日本甲午战
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

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
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得出,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
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是日本将中国赔款的
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

(2)依据图二“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可知,这是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
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从此爆发。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中日双方在卢沟桥
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激战中,佟麟阁腿部负伤,仍坚持率部作战,壮烈殉国。

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英勇牺牲。

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

1894年9月,清政
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
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
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
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不怕
牺牲、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3)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定了丧权辱
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
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我们中学生要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
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牢记战争带给
我们的伤害,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日本虽然是战争的发起者,
但是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在战争中受到很大伤害,现
在日本国内大部分人仍然是反对战争的,我们要将日本人民与右翼
势力区分开,不能敌视所有日本人,要理性爱国,发展中日友好关
系。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