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陈旧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引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建筑行业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以及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使得施工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呈现出了一些难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难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难点对策
建筑行业一直以来有着分散、难管理的特点,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行业中存在着信息无法及时交流和共享等特点,为建筑行业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引入,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使信息得以有效的流通的及时的共享,同时使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进度和信息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丰富的依据。
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管理信息化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第一,通过计算机管理将各种数据进行及时的反馈,为下一步的计划和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便捷的特点,使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得到缓解,如在调查和勘察等方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提供完整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使信息的收集和拷贝等工作更加便捷,使原本部位不同但是工作内容基本一致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第三,为不同的人员相互协调工作提供了一个机制,通过信息的及时共享使该环境下的所有人员自行获得信息,减少了人为进行信息交换的次数,提高了信息交换的速度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四,信息化管理能够适应施工管理信息的快速增强,其支持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并且能够给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需要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
第五,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将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通过结构化的方式便于日后的查找和重复使用,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使以往大量管理信息存储难、查找难的现象得到环节,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难点
(1)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严格按照二进制逻辑进行控制的系统,它服从布尔代数法则。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却有着比二进制更加复杂的逻辑,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因素,因此对于这些信息计算机管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目前大多计算机管理系统都采用基于关系模型的主流数据库技术,而关系模型却不能完全覆盖建筑施工行业的实际业务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还涉及到更多的业务层次,甚至更为复杂的网状模式。
细心管理系统无法将管理系统和关系模型进行全面的格式化,大量信息是以非结构模式存在的,因此,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处理复杂的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显得不够全面。
(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开发工具和平台不断的更新还贷,然而CPU却仍然按照摩尔定律进行严谨,计算机系统也仍然按照冯. 诺依曼基本程序原理设计、运行, 没有根本性变化。
面对建筑施工行业实际工作中复杂多变的随机事务,计算机难以自如的应对,尤其是涉及到关于传统文化。
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计算机更是难以应对。
有的开发商平台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以牺牲用户的业务需求和使用者的易用性为代价。
(4)计算机在重复计算、机械记忆、快速通讯、标准化过程控制等方面有着人脑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对于非标准化过程控制, 模糊判断, 自然语言处理及含有文化、艺术成分的管理问题, 计算机还不是理想的工具。
市场上有些行业如金融、电讯、运输等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数字化、紧耦合的特点, 这些行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纯技术、纯逻辑层面,很少夹杂非技术因素, 在核心业务与计算机结合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建筑施工行业难以与其相提并论, 更不能盲目照搬这类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5)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认为管理是关键,而将技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但是在建筑施工行业中,面对长期合理存在的(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管理模式, 计算机技术可能出现了瓶颈。
在特定的业务环境中, 技术也许是更关键的因素。
在系统出现问题时首先检讨技术原因, 而不盲目把原因归结到业务管理模式上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特征的研究。
这里除了要对行业的业务特性进行了解和把握,同时需要加强对行业共性的掌握,尤其是对行业核心业务中所包含的本质的特征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发出适合行业特征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2)正确认识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大趋势时,要理性的对待,计算机管理技术不是万能的,而计算机管理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计算机的管理过程只是一个模拟人脑的过程,虽然具备很多人脑无法比拟的特性,但是也存在着大量无法实现的弊端。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行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就要将计算机与人脑互相取长补短,使二者有机的结合。
建筑施工行业核心业务目前主要
依赖传统的建筑机械设备、密集的工人和资金。
不否认计算机对建筑施工行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短期内难以与金融、电讯等其他行业相媲美。
(3)采用适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市场上也没有一款完全符合建筑施工行业特征的成熟的管理系统,其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复制,不同的企业进行使用时只能进行定制或者进行二次开发,不仅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也大大的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因此,要注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完善管理系统。
(4)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目前计算机市场的特点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复杂性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将信息系统建设完全外包,则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可以考虑集中建立一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采用内外结合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通过对外合作, 培养自己的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长期稳定发展。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必然要加强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强信息化管理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够使施工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人员获得各自需要的信息,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动态管理,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