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勇:勇敢的翅膀助我实现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沐浴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面对“十二五”的开局起步,晟达工贸将踏上新的征程。
新的起点新的开端,
新的开端新的气象。
川东晟达工贸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平凡的考验与磨练。
公司组建之初,曾遇到诸多问题,但在董事长郑启勇的带领下,全公司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上下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努力挖掘潜力,在极端困难的外部经营形势下,公司的运营局面一直保持着稳定和谐。
领导和员工队伍始终保持了一种昂扬向上的锐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
“一起勇敢往前走,不管多少困难,前
方路多黑暗,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天空中翱翔,张开你勇敢的翅膀,飞翔飞翔吧,飞向属于我们的梦想,实现愿望……”这是一首叫做《勇敢的翅膀》的歌曲,从歌词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晟达工贸的掌舵人———郑启勇的影子。
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1972年,郑启勇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山区家庭。
未满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6个孩子过着艰难的生活。
由于家庭贫寒,身为家中小儿子的郑启勇17岁从达州职业高中毕业后便进入了社会大家庭。
由于只拥有职高学历所以工作找的并不顺利,于是郑启勇在度过了毕业
后第一个春节之后就加入了
“北漂”的行列。
身为“北漂”一员,郑启勇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位于河北省高碑店表姐家附近的砖厂干临活。
砖窑厂的活非常辛苦,顿顿饭只能吃已经发黑的馒头,
同行的几位工友在坚持了几天之后都陆续选择了离开,只有郑启勇坚持留了下来。
每每谈及过往的经历,郑启勇都会提到初入社会的那段艰苦岁月。
在他看来正是那段岁月练就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成为他日后创业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陆续打过几份工后,郑启勇辞职回到老家进入了县城的一所无线电培训班学习。
毕业之后的他在那年的中秋节后又开始了新的“北漂”生涯。
这次他选择“漂”
BRAVE WINGS TO HELP ME TO REALIZE MY DREAM
B
usiness
新锐
XINRUI
BUSINESSMAN 勇敢的翅膀助我实现梦想
郑启勇:
66
中国商人CBMAG
. All Rights Reserved.
到了北京,初来乍到的他经人介绍进入海淀区家电服务中心,负责上门修理冰箱和洗衣机的业务。
1990年,郑启勇还只是一个在在北京、河北、上海来回奔波,为别人服务的打工者。
昆仑饭店,以及一些港商在京投资的公司都留下过他忙碌的身影。
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务实求真,曾多次因为在工作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受到施工单位的表彰。
在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后,郑启勇渐渐地意识到,自己要想更上一层楼就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又开始了求学之路。
从1992年开始,郑启勇先后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函授学习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课程,参加了北京市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经理培训。
1993年郑启勇负责承接北京昆仑饭店电气安装工程这个项目,负责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的系统功能和灯光系统功能的施工,由于他出色地完成了该项目,郑启勇被昆仑饭店授予优秀技术工作者称号。
正是这个项目开启了郑启勇在北京的创业之路。
那段在北京学习、工作的日子使郑启勇有了太多的人生体悟,在不断克服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的同时,郑启勇在业务上也有了飞速的提高,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且带来了机遇。
苦尽甘来方成大业
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2000年1月,郑启勇在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后创建了北京启晟达装饰有限公司,并担任企业法人。
之前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加之踏实能干的工作作风,公司建立起来后业绩就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
2003年郑启勇又创建了北京勇晟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03年8月,郑启勇的团队承接了北京蓝色港湾商业区14号楼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同年12月又接下了敦运豪亚洲总部办公大楼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2005年8月,承接北京财富中心31层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2010年6月,负责上海市小南国大酒店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样板间的客房系统功能和灯光系统功能的设计,并负责样板间机电工程施工。
一向争强好胜,敢拼敢闯的郑启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打拼后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先后组建的两家公司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事业上可谓小有成就。
致富不忘家乡人,先富起来的郑启勇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父老。
2008年,郑启勇积极响应四川省达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在达县创建了四川省川东晟达工贸有限公司。
在达县杨柳垭工业园投资3000万元,用于兴建厂房基础设施建设,日后这个厂
区将用来生产LED屏、LED灯。
晟达工贸以促进社会发
展为己任,帮扶当地人员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履行用
工服务以及缴纳税金的社会职责,企业投产后预计将
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将给国家创造税收利
润250万元,同时可以解决当地500——
—800人的就
业问题,帮助县政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宏伟目标。
鉴于郑启勇为家乡做出的这些突出贡献,2011年他
被推选为达州市达县人大代表。
仁心铸就商海精英
公司成立后,郑启勇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以科技
求创新,以开发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信
誉”的企业精神,以达到不断保持团队积极创新的激
情。
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产品的开发,强化技术进步,
注重团队建设,使得公司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
业。
多年来,晟达工贸一直将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放
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
从关心、爱护员工的角度出发,贴近员工生活,拉近与
员工之间的距离,用实际行动促进了企业文化的渗
透。
公司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包括在业余时间举办
阅读会,唱红歌比赛等,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
在晟
达工贸创业历程中,凭借着郑启勇独特的胆识与气
魄,员工的齐心协力和艰苦奋斗,铸就出了“创业、务
实、争先、敬业、同乐”的晟达企业文化。
香港富商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
这些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
”正是因为有
着这样的远见,使得李嘉诚这位商界巨人成为亚洲有
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
慈善与企业战略相结
合,已然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更高境界,这
样的结合能将慈善回报社会的效果最大化地呈现出
来。
经历了多年商海征战的郑启勇也意识到了这一
点,2007年他以个人名义为达县金石乡吹角村社道建
设助资,随着他在达州投资生产规模的逐渐壮大,未
来他还要为家乡建设有规模的五星级酒店。
除了心系
家乡的发展,郑启勇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
事业。
2008年,他积极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每年重
大节日前夕他都会向北京市社会福利中心赠送物资
助力公益事业。
就这样,郑启勇以自己的言行一步步
CBMAG中国商人6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