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朱光潜
至于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
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
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
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
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例如古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
我们不禁要问:戏剧这个崇高地位是怎样得来的?
多研究一下“儿戏”,就可以了解关于戏剧的许多道理。
首先是儿童从这种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快乐。
这种快乐之中就带有美感。
马克思论劳动,也说过关感就是人使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
人为什么爱追求刺激和消遣呢?都是要让生命力畅通无阻,要从不断活动中得到乐趣。
因此,不能否定文艺(包括戏剧)的消遣作用,消遣的不是时光而是过剩的精力。
要惩罚囚犯,把他放在监狱里还戴上手铐脚镣,就是逼他不能自由动弹而受苦,所以囚犯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放风”的时刻。
戏剧是一个最好的“放风”渠道,因为其它艺术都有所偏,偏于视或偏于听,偏于时间或偏于空间,偏于静态或偏于动态,而戏剧却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以活人演活事,使全身力量都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而且置身广大群众中,可以有同忧同乐的社会感。
所以戏剧所产生的美感在内容上是最复杂、最丰富的。
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作为戏剧,都可以产生这种内容最复杂也最丰富的美感。
不过悲喜毕竟有所不同,类于悲剧的喜感,西方历来都以亚理斯多德在《诗学》里的悲剧净化论为根据来进行争辩或补充。
依亚理斯多德的看法,悲剧应有由福转祸的结构,结局应该是悲惨的。
理想的悲剧主角应该是“和我们自己类似的”好人,为着小过失而遭到大祸,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完全无过错,这样才既能引起恐惧和哀怜,又不至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的打击。
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悲剧情感本来都是不健康的,悲剧激起它们,就导致它们的“净化”或“发散”,因为象脓包一样,把它戳穿,让它发散掉,就减轻它的毒力,所以对人在心理上起健康作用。
这一说就是近代心理分析大师佛洛伊德①(S.Freud)的“欲望升华”或“发散治疗”说的滥觞。
他认为,人心深处有些原始欲望,最突出的是子对母和女对父的性欲,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被压抑到下意识里形成“情意综”②,作为许多精神病例的病根。
但是这种原始欲望也可采取化装的形式,例如神话、梦、幻想和文艺作品往往就是原始欲望的化装表现。
佛洛伊德从这种观点出发,对西方神话、史诗、悲剧乃至近代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心理分析来证明文艺是“原始欲望的升华”。
这一说貌似离奇,但其中是否包含有合理因素,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他的观点在现代西方还有很大的影响。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注】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惨结局的,既能引起恐惧和哀怜又不至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打击的故事。
.结合原文内容,依据所学课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情感,因而具有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悲剧情感。
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
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
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
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为衢南北夹两营,东西七里。
以废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
与若期,一月还之。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
会卒.,年五十八。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太和
..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
宣宗读《元和
..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诏观察使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B.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C.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
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D.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
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古代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但迁谪、左迁、迁客却有贬谪、放逐之意。
B.谏议大夫,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始设于秦朝,专掌讽喻规谏,是朝廷重要的官职。
C.古时对不同身份的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D.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如太和、元和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丹入仕以后,心系黎民。
任江南西道观察使时,他教老百姓耕田织布,教种茶麦,翻盖房屋,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建街兴市,德被八州。
B.韦丹为人率直,正直感言。
他反对卖官换钱,主张出使外国者应向朝廷申请费用,提倡严明法纪,要求严惩谋反的刘辟。
C.韦丹清正廉洁,反对贪腐。
他不仅自己“计口受俸,委余于官”,以身作则,而且清查粮蠹,限期整改,恩威并施。
D.韦丹鞠躬尽瘁,政绩卓然。
无论身居何职,总能关心民生,忠于朝廷,深得朝野赞誉,于是宣宗下令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尚,不俗
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中,暗地里
D.视事
..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8.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空以身膏.草野
B.秦王恐其破.璧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君何以知燕王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
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又说“别浦鱼肥堪脍”有什么不同?结合本词的下阕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9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9分)
(1)在《雨霖铃》“▲?▲,▲”中,柳永用“杨柳”“残月”等意象,景中有情,表达离别后的凄凉、冷落之情。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抱负不能实现,知音难求,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并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的一句是“▲,▲,▲”。
(3)雨本无心,但却能常常淋湿诗人的心,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便感到那冷雨滴到了内心深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孟超:“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李秀婷李珺
50多年前,吴孟超选择进军肝胆外科时,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
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他仍坚守手术台,每周都要安排1—2台手术。
2013年,他甚至为自己的女儿做了肝癌细胞切除手术。
他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向肝脏外科进军连闯“禁区”
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
50多年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而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吴孟超在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肝胆外科,接连闯过了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
1959年4月,吴孟超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具能满足科研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他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提出肝脏解剖在外科临床上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为解决肝脏手术临床的出血难题,他尝试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1960年3月1日,他在常温下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闯入了“禁区”;1963年,他成功地实施了中肝叶切除术,突破了“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
“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的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作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分外注重基础研究,力排众议,扩大了实验室规模,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研究所。
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
从医60多年来,吴孟超为14000多名肝胆癌症患者做过肝脏手术,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手术刀。
他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为国内外培养了超过1000名肝胆外科人才。
吴孟超平时态度温和,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握紧手术刀的双手有力又坚定。
他动情地说:“我现在90多岁了,攻克肝癌,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所以我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把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
对待肿瘤“快、准、狠”对待病人“慢、拙、仁”
吴孟超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说,“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对病人则是“慢、拙、仁”。
吴孟超在病人中的口碑极好,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因为他对待病人总是如春风般温暖。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面对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病人,他总是会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让病人消除紧张的情绪。
冬天的时候,他会先把手捂热,再去触碰病人的腹部做检查;他还坚持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用便宜的药,减少重复检查。
护士程月娥说,吴老问诊很仔细,往往看一个病人要问上半个多小时。
由他负责过的病人,总会被吴老不经意的小细节所感动:检查时顺手拉上屏风,检查完后顺手掖好被角,并弯腰将鞋子摆放好。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参评时,上级派人来考核,他原定的手术需取消。
但吴孟超却坚持不能推迟手术,只因病人是一位穷苦的病重农民,来上海住院的钱都是村里一点一点地凑起来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
吴老有20字“养生口诀”——心态平衡,脑子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
他保持平和心态,平淡面对各种殊荣和各种烦恼,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中,把每天查房、定期门诊和为患者做手术看做是身体锻炼。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做得好的话,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感觉。
”吴孟超说得很实在。
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也都学医。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吴孟超白眉微动,慈祥地笑着说。
(2015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
相关链接:
①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
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②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生平概况,突出了他献身医学事业、专攻肝胆外科的感人事迹,选材精当。
B.在吴孟超进军肝胆外科之前,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也是零,直到1960年3月1日吴老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C.吴孟超认为,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能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无法体会到的一种光荣感和幸福感。
D.吴孟超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把工作当事业来做,”一生只挖一口井”,在中国肝胆外科方面取得卓越贡献,在学养和人品方面也堪称世人楷模。
E.本文很注重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描写,特别在典型细节上下功夫,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慈祥而坚毅的外科医生形象。
(2)吴孟超为何毕生钟爱肝胆外科?请结合材料,加以简要分析(6分)
(3)吴孟超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4)吴孟超说:“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医患关系,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满眼菊花黄,扑鼻翰墨香。
金秋十月,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十届书画博览会现场,人流如织,。
②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时,推出一系列文化盛宴,那丰富多元的设计、立体生动的展览,让观众大饱眼福。
连日来,故宫可谓,人山人海。
③在河滨一带,树木葱茏,枝叶袅娜,形成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与附近城市的情形迥然不同。
A.摩肩接踵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B.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摩肩接踵
C.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D.摩肩接踵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
A.无数事实表明,正义能否战胜邪恶,光明能否战胜黑暗,真善美能否战胜假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B.今年以来,各地特大、重大事故接连不断,不仅导致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给社会留下了无尽的伤痛。
C.相关专家表示,“千人千面”的自媒体近年来影响力飙升,尤其在文化、思想、历史等领域,自媒体文章占据了大约70%以上的数量。
D.中国建筑集团管理人员用手机轻轻扫一下施工人员佩戴的二维安全帽,即可掌握施工人员的姓名、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等信息,以加强安全管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今社会,鱼龙混杂,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她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法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振振有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此,,这样才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A.只有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才能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
B.既要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也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C.只要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并且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D.除了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
杭图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气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读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将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 B(颠倒因果。
“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黑格尔曾把戏剧放
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是果,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说反了。
)
2. A(说法绝对。
作者只是说可从研究“儿戏”入手了解一些审美常识,并未说“要想了解关于戏剧的诸多道理,就必须多研究‘儿戏’”。
)
3.D(曲解文意。
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是否包含有合理因素”“尚待研究”。
)
4.C
5.C古时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
6.A 教百姓耕田织布种茶麦兴办学校是人江南西道观察使之前的事情
7.B
8.C
9.B
10(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11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
(2分)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1分)②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1分)
2.“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2分)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2分)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2分)
12.
13.(1) D3分 B2分 A1分答CE不给分
A全面介绍生平错,选文没有提他大学毕业前的事情也少有涉及家庭,之突出肝胆外科技术方面C 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错,他女儿也得了癌症,是其他职业没有的光荣感,言过其实。
E没有外貌和心理描写。
(2)①社会需求。
当时肝胆外科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而我国有事肝癌高发国家,选择进军肝胆外科大有作为。
②名师引导。
医学院毕业后,他的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建议他主攻这一专业
③专业素养。
他自己西海医生这门职业,愿意学以致用,他精心钻研,接连闯过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终成外科专家。
(3)①技术攻关。
吴孟超接连闯过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制作肝脏标本,完成“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等实验,取得手术技术方面一个又一个成功。
从医60多年来为14000多名癌症患者做过手术。
②创建理论。
在工作中认识到“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显示确立“五叶四段”肝脏解剖新理论,后组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研究所建立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
③培养人才。
虽然亲自坚守手术台,但深感个人的力量有限,人生短暂,他说我这辈子大概实现不了所以我要培养更多人才吧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前走。
他为国内外培养1000多肝胆外科人才。
(4)赞同①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吴老毕生从事肝胆外科手术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之中,手术技术精湛,连破技术难关,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肝胆之父②医生天职就死治病救人,他想病人之想,急病人之急,对待病人“慢拙仁”将心比心,和蔼可亲,的确做到了“以心灵温暖心里”总是像春天温暖赢得好口碑。
③“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