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章 第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金版)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地 形 对 聚 落 的 影 响
对聚 落形 态的 影响
对聚落 形成、发 展的影 响( 丽 江古城)
形 密 地形 人口 态 度 团 平原(北 平坦 较 聚 小 多 方) 广阔 大 型 山地(南 地形 带 小 大 少 地形 → 气候 :丽江古城西面和北面 方) 复杂 状
的山地是抵御秋冬西北风的天然 屏障,导致其冬无严寒;坐落在云 贵高原上,地势高,气温低,使其 夏无酷暑
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东部四川盆地的平
原地区,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网格状分布。
4.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
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 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石灰岩分布区、黄土区、地震频繁区修建铁路公路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制止滑坡塌方。 5.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能,能够在
洲)
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接
特殊地形的影响:兰州,典型的河谷型城市, 东西向呈带状分布于黄河河谷 干旱的沙漠地区,影响聚落的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是 水分条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古往今来, 交通线路 一直是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2.影响线路密度: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我 国交通线具有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的特点
河谷地区
如渭河谷地
(1)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
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山区城市的发展受地形制约,例如我国西北重要城市兰州分
布于黄河谷地,地形较为平坦,取水方便,但因地处谷地,两边有
山地限制,使城市呈狭长地带型,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一定困 难。
(3)在我国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
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状况、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是其决定因素,而自然因素也
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 布的影响尤为深刻。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施工难度、投资、
3.影响布局和形态
地形
交通线布局和形
态
呈网状,连结城 之字 镇
原 小 因 受地形影响 ,
平原
主要考虑将城镇 陡坡 连结起来 受地形影响大,
4.影响走向: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交通线多沿等高线或河谷延伸 呈“ ”状, 5.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 自然 、 社会、 交通 、
山区 经济 、 技术多沿等高线或河 、 生态 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 有利地 ,避 要避开 不利地段 工程造价 开 ,尽可能降低 谷延伸 ,设法减少对 生态环境 的破坏。
质量等方面影响很大。例如,同样标准的铁路干线每千米的造价,平
原地区只有山区的1/2~2/3。 2.地形地势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
疏东密的特点。在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
异。这种区域差异,与地形条件对交通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我国三 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就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
3.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线路 稠密 交通
平原
交通受限因素少
网状
分布
布局
形态
山区
交通受限因素多
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稀疏
呈“之”
字形
(1)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而山区公 路则多呈“之”字形分布。 (2)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 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因而,在不同的地 形区,其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各异。从总体上看,川西高原的交
地形 规 特征 模
地形(丽江坝子):丽江坝子平坦且东、南两面开阔, 利于城市发展 河流:河流纵贯其中,提供稳定充足的水源条件 对空间 分布的 绿洲分布: 盆地边缘,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 洪积扇的中下部 ,
影响(塔
里木盆 地的绿
水源条件好 , 原因:地形平坦 , 土壤肥沃 , 农牧业发达 , 人口集中 ,与交通线的关系: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 3.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1.聚落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包括 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 按性质和规模可分为 城市 和 乡村
6.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断减小,社会经济因 素是决定交通线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 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 具有深刻的影响。 1.平原地形 利用建筑物、道路 等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减少投资 世界上的特 大城市绝大 多数位于海 拔200米以 下的平原地区 我国特大城 市也大部分 在第三级阶 梯上
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这说明,地形条
大片地 形平坦、 地势稍 高的区 域
周围平坦的土地 用于农耕,可满 足城市居民产品 的需求
平原 是建 城的 理想 地形
(1)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
多数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
(2)在我国北方地势平坦、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 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 2.山区地形 城市分布 山区 城市发展 受地形制约 如兰州市
海拔
范围
主要地形
经济发展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1 000米~2 4 000米 000 以上 米 青藏高原以 东 至大兴安岭 - 青藏高原 太行山-巫 山 -雪峰山 高原 高原、盆地 水平低, 水平较低, 发展慢 发展较慢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大兴安岭- 太 行山-巫山 - 雪峰山以东 平原、丘陵 水平高,发 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