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年的清明节并没有下雨,早上去扫墓,
阳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让人们的心情也不由得喜悦。
我们到山顶上扫墓,从山顶往
下看,一条白色的带子绵延向崇山中,周围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其间还有绿色的
田野,美丽的鱼塘,还有一座小庙。
河流围着花海流淌,花开在河边,不禁让人赞叹。
多美的大自然啊!
山林中,小草上了露珠,犹如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路边的小野花一簇簇,一丛
丛地盛开着,点缀着山林。
岩石边雨后冒出的春笋正茁壮成长。
枝头嫩嫩的芽儿为树
木穿上了一身绿装。
这山林中的`一切,好似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扫完墓后,我们往山下走。
一阵风吹过,竹子“沙沙”地奏起了交响曲,鸟儿欢快
地歌唱起来,鞭炮声就像是间奏,山林中的一切仿佛都在歌唱。
路边的小野花,小草,还有我们,就是这场音乐会的听众。
我们全都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看着这美丽的景色,让我不禁想起了地下的先辈们。
正是他们的奋斗,才有我们的
今天;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正是他们的献身,才有了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虽然,他们已沉睡于地下,但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忘记他们为了后代的幸福,努力奋斗,奉献青春。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篇2】
还是春回大地,还是百花盛开,还是青烟缕缕,还是愁绪牵牵。
却是,又一年的光景,又一年的清明!
以往的以往,清明是烈士陵园里的红色教育,是学校里数着日历巴望着的假期;之后,清明是奔波在四处采访的路上,是去古园探望外公的伤感;而如今,清明化作相
思雨,成就了我心头浓浓的乡愁。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乡愁的独特注脚,它可能是古树、池塘、老井以及涓涓细流、山川草甸承载着的儿时记忆,也可能是长大后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如今,当那些
飞檐翘角的古建、潺潺流水的浣洗、炊烟袅袅的舍院、小巷悠悠的青石板依稀出此刻
梦里,你是否有莫名的感动好梦总是不愿醒,旧时风物在梦的光影里此消彼长,甚至
比记忆中的经历更顽固、更执着、更诱人!是否还记得余光中那首《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样的心绪离愁,似乎是硬要长大一点才能感同身受。
时间是一条缓慢而不更改的长河,心是坐在渡船上的孩童。
唱歌、睡眠。
欢笑、掉泪。
看望风景,相见和告别。
来美之后,人生有如分水岭,与国内的充实忙碌不一样,那里风和景明、人情简单、日子清淡。
每逢传统节日,基本都一视同仁,惯于平波度,亦不会起波澜。
虽贪得一
世清净,却也常常想念曾有亲人夜话,朋友扎堆。
月初,刚送母亲回国,我的内心盛满不舍。
回想有她在的日子,我们一齐打理小院,养花种菜,闲时散步,聊天谈心。
除此以外每一天都有享不尽的家乡味道,手工馒头、豇豆肉包、卤牛肉、小炒辣子鸡……对于一个没厨艺却空有一颗吃货之心我来说,好
似老鼠掉进了米缸,而妈妈的味道与我,是亲情、是分享、也是归属感。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篇3】
说起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关于清明节的很多事情我们都还很模糊,下面
还是由我来讲一讲吧。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
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
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中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
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在清明节这一天,还有很多的习俗呢。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
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
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在这些运动中,
我最喜欢的就是踏青和放风筝了。
在老家,中午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的叫上了哥哥
姐姐一起去放风筝。
我们找了一块宽广的空地,就在那里放风筝。
这个风筝是一个长条,是龙的形状,开起来十分轻盈,应该会很好放。
可是,一开始,没有风,我们怎
么都放不起来,后来,我们迎着风使劲的跑,每个人跑一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慢慢的,开始刮起风来了,我们的风筝才终于放了起来,我们高兴的欢呼雀跃,连蹦
带跳的,拽着风筝就在那里疯似地跑,把内心的所有不愉快的事都忘掉了。
太阳慢慢的收敛了它的光辉,我们也该回家了。
这一次清明节,我过的充实而快乐。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篇4】
清明节小长假期间,爸爸妈妈带着我一齐去郊游,感受春天的气息。
带着对踏青的渴望,兴奋的一家人,收拾好必备品,一早出发。
踏着轻快脚步,哼着熟悉的曲调,翘望着向郊外走去。
在路上首先和我打招呼的是“春风姑姑”,她用略带湿润的气息,轻轻的吹拂着我的脸,顿时感到无比的舒服;
她手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的告诉我欢迎来到春的世界。
太阳公公今日显现出他久违的慈祥与光辉,片片金光洒向人间,撒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让春的暖意融入世界每个角落。
正在我感受阳光沐浴的时候,银铃般鸟儿的叫声
叫醒了沉醉的我,好像在和我说“快啊!跟我来,前面的景色更完美!”
跟随着鸟儿的歌声,不一会就来到了目的地。
果然和城市里的喧嚣相比,那里的自
然景色显得异常的清晰,祥静。
原本澎湃的心境,瞬间平静了下来。
沿着路边走,一
棵棵的小草随着我们的步伐偷偷的从地里钻了出来,仿佛迫不及待的要和我们一齐分
享这美丽的景色。
放眼望去前面是一片青绿的草地,风一吹,沙沙响,“春天好,春
天好”。
草地两旁的柳树,蒙蒙绿了,柳枝随风摆动,摆摆手,向春天致敬。
柳树下
翠绿的小草丛中,小野花露出笑脸,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五颜六色点缀在绿色
之中,格外好看。
抬头往上看去,天边飘过几朵白云,在向我们招手,在向我们微笑。
蓝天、白云、
金色阳光,映照着绿地和我们幸福的笑脸,时间美景可是如此啊!
我想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大自然更美呢?能比我们此刻更幸福呢?珍惜此刻,我会好
好学习,天天向上!
关于清明节踏青习俗心得体会【篇5】
4月x日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爷爷、爸爸、妈妈、姑妈一起去老爹爹、老奶奶墓前扫墓。
上路咯!路的两旁到处是黄澄澄的油菜花,花开得很旺,朵朵菜花就像一只只金蝴蝶,风一吹,那些“金蝴蝶”就翩翩起舞。
凑上去闻一闻,好香呀!花香引来了许多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油菜花旁有一棵桃树。
我走上前去摸了摸桃树的树干,很粗糙。
而粉红的桃花却像
婴儿一样缠在树妈妈的怀里。
我突然明白,这桃树是春姑娘的法杖,桃花是嵌在法杖
上的红钻石,它格外得耀眼。
远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麦子已经长到我小腿高了,叶子墨绿墨绿的,有的已经抽出麦穗了,麦穗看上去饱满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我忽然觉得这些麦田是春姑娘裙子的一角,风一吹,这裙子就随风荡漾,多美!
除了这些大植物,可别忘了那些不起眼的植物呀!地上长着一丛蓝小花,椭圆的蓝小花中缀着黄色的花蕊,就像一只只蓝精灵在不停地飞舞。
到了墓地,爸爸在坟墓上加了一些新土,再用大铲子抹平,又在地上挖了两个圆圆的泥块放在坟墓上。
妈妈说:“这是给老爹爹、老奶奶修房顶,这样不会漏雨到房里去。
”我半信半疑地点了头。
爷爷拿出两大包放着纸的红袋子,郑重地放到墓前,爸爸掏出打火机点燃了纸,火烧得特别旺。
爸爸、妈妈、爷爷和姑妈都轮流向坟墓磕了一个头,然后爷爷对我说:“快磕头!”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磕了一个头。
妈妈对我说:“我们是在给老爹爹、老奶奶送钱呢!这样他们在天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听了,又似信非信地点点头。
扫完墓,我们回家了。
这次扫墓让我懂了老家对去世的人祭奠的习俗,而踏青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