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原油是一种全球重要的能源。
长期以来,各个国家对原油资源的争夺与日俱增,其价格对各国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原油在我国的整体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称之其为“工业的血液”。
同时原油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一系列行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原油市场上,价格是非常重要的。
而调节原油价格除了原油的供给和需求之外,还会受到经济,地缘政治事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来,原油价格既涨又跌,变化无常。
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冲击更大,直接影响到我国原油价格,进而影响到我国原油的进口。
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减少原油价格变化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就需要把握原油价格的走势,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变化。
对原油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了解在发生这些事件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我国的原油贸易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哪些改变,对经济增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同时对将来发生突发事件时给出一个价格区间变化的范围,对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文献回顾
俞建发(2003)针对美伊战事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对未来的的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做出判断。
美国对伊动武,取得速胜,会造成抢购石油的状况。
战争持续一段时间,将会出现恐慌性抢购石油现象,同时无法遏制石油价格上涨。
美伊战争陷入泥潭,这样的结果会使石油生产陷于中断,造成国际原油市场每天的石油供应量减少500万桶左右,同时原油价格涨幅最大[1]。
王烁(2011)利比亚战争的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石油供应全部中断,这样给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
而就中国而言,从利比亚进口的石油只占总量的3%。
但是,我国的进口总量达到56%。
因为战争的原因,造成原油价格上涨,会提高我国的原油采购成本[2]。
吴清(2011)欧美各国相继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升级,更是让国际油价在短时间之内极具上升。
伊朗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
界第五位。
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冲突的发生,国际油价有可能在短期内上冲到140美元/桶。
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有1350万吨,因而会对中国的原油进口造成影响[3]。
周向彤(2003)美伊关系日趋紧张并最终导致战争爆发,促使03年1-3月油价攀升。
有消息认为战争很快会结束,使得3月下旬油价下跌。
但之后战争的持续,油价在5-6月份有上涨趋势[4]。
龚金双(2003)2003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市场因为受伊拉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原油供需同比增长率变动波动幅度较大,同时原油供应过剩。
并且市场行情受国际国内双重影响,油价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5]。
龚金双(2003)纵观整个2003年,中国原油市场的原油产量进出口及净进口量大幅增长。
而国际油价高位运行,也使国内油价相对走高[6]。
范英,姬强,朱磊,莫建雷(2011)2011年,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将影响国际油价变化。
石油供需调整,美元汇率变动,地缘政治变动也将对油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我国在这一年经济增速会保持在8%-9.5%之间,石油需求量也会因继续增加[7]。
舒朝霞,杨晨(2011)2011年上半年,利比亚内战,欧洲危机等突发性风险事件的发生促使油价大幅波动。
原油期货市场变动幅度较大,单日涨跌起伏3%的达到10次,平均价格将会在112美元-117美元一桶[8]。
张珣,余乐安,黎建强,汪寿阳(2009)分析伊朗革命,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原油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次事件对原油价格走势产生了显著影响,伊朗革命和伊拉克战争导致原油价格走势发生了结构性改变。
介于突发事件对油价影响的巨大,因而在预测油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可能的突发事件对油价的影响[9]。
刘志斌,李小明,王君(2009)石油价格及供求关系的变化,除了石油本身的特殊性,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也可以研究出石油价格的波动规律[10]。
黄月璐(2011)国内原油价格走势和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相同且均存在一定的集聚性和持续性,并且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两者相互影响。
因而要规避国际油价对我国的冲击,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博弈中赢得一席之地[11]。
李春霞(2012)2011年以来一直左右市场的欧债危机将继续影响12月的油价走势,欧州国家及美国对伊朗采取的制裁措施将加重油市供应的紧张局面,形成对油价新一轮的支撑[12]。
谢洪燕,罗宁(2011)分别从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及中期约束探讨原油价格走势。
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之间仅为一种单向价格影响机制,国内油价被动接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而近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长,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逐步提升[13]。
宋玉春(2010)世界经济状况,市场供需关系,突发事件和地缘政治,国际油价震荡走势是多种因素综合博弈的结果。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油价格在相比之下处于一种上升的局面。
而从长期来看,各国对石油需求占能源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过高上涨[14]。
唐苏欣(2011)利比亚内战的僵持是推涨油价的关键因素,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利比亚石油产量已从动乱前的160万桶/日减少到25-30万桶/日,出口几乎完全停顿。
这些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油价将继续高位震荡[15]。
周泽辉,赵娜(2011)2011年原油价格在震荡中上涨。
中东,伊拉克震荡局面,使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些西方大国处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对某些石油主要生产国家实行经济封锁,也会引起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16]。
王卉,张昌兵,王庆(2010)以大庆原油现价为研究样本,结合研究期间的WTI 价格,我国原油的进口量,以及GDP的增长率等影响大庆原油价格的因素,分析它们与大庆原油价格的关联程度,构建影响大庆原油价格的模型,对以后大庆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17]。
张跃军,赵伟东,常昊然(2011)2011年全球石油供需总体平衡或稍趋紧,基本面支持油价上升。
伊朗危机的突发,油价会突破100美元/桶。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进一步攀升,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冲击进一步扩大[18]。
刘颖(2010)原油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在短期内将不会改变,从而使得短期内油价看涨的预期不会消除。
地缘政治冲突,利率汇率变动等因素在原油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对油价的波动的推动力会增大,从而加剧世界原油价格波动[19]。
张雷,李江苏,黄园淅,杨波(2011)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发生变化,国际油价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新兴石油进口国在新油价机制的建立方面将获得较大的话语权,老牌石油进口国对油价新机制的确定也会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姿态。
未来油价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价格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20]。
1.3 论文路线
本文分析突发事件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
得出敏感性系数。
同时进行预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回顾和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原油贸易价格变化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运用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原油价格和我国进口量的敏感性波动变化。
第四章突发事件下我国原油贸易价格和我国进口量的预测。
本文的论文路线如图1.1所示。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文献回顾
论文路线
突发事件对原油贸
易价格的现状分析伊拉克战争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利比亚战争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
伊朗事件对原油贸易
价格的现状分析
三次突发事件的现状
总结
突发事件对我国原油贸
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利比亚战争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伊朗事件对我国原油贸
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突发事件下我国原油贸易
价格和进口量预测突发事件下我国原油贸易价格预测突发事件下我国原
油进口量预测敏感性结果分析
图1.1 论文路线
2 突发事件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
影响原油贸易价格的的突发事件通常包括:地缘政治事件,油气设备故障,欧佩克政策等[9]。
本节将会就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伊朗事件这些地缘政治事件的发生对原油贸易价格变化进行现状分析。
2.1 伊拉克战争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西方国家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众所周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拉克的原油资源。
伊拉克已探明的原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居世界第三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左右。
美国政府从来的目的就是掌控伊拉克的原油资源,并且从未讳言这一目的。
种种事实表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原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这一系列利益的驱使之下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虽然,曾有消息显示美国加紧备战,在海湾地区和伊拉克周边集结兵力。
但是,战争真正的打响还是给国际局势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更是难以预见。
战争的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变化。
在战争的初期,原油消费国产生恐慌,造成原油价格上涨。
而我国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每年有56%的原油依靠进口。
在这样的局面下,大大提高我国原油的进口成本。
在2003年1月-6月,国际油价呈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WTI油价(纽约商品交易所价格)涨跌幅度明显。
特别是在2月,国际油价受战争要爆发消息的影响,上升幅度特别大,远超过了2002年年底的涨幅。
战争开始后,国际油价则处于一个波动的局面,没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走势,WTI原油价格每桶涨跌幅度都在5美元左右。
直到5月份战争结束,原油价格才出现一个平稳的状态。
我国原油贸易价格走势因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在此期间分为几个阶段:1月-2月原油价格呈上升趋势,从2月以后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落。
在3月-6月这段时间内,我国原油价格因为战争带来的影响,油价上涨下跌,没有一个平稳的趋势。
因为伊拉克战争的原因,国际和国内油价都表现出了极度的不稳定性。
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造成国际原油市场以及我国国内原油市场两方疲于应付高油价带来的危机,从而减缓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难以预计的后果。
图2.1 伊拉克战争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
数据来源:2003年国际市场主要原油现货平均价格表
2.2 利比亚战争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973号决议。
2011年3月19日,美国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联合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
利比亚战争原是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
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际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利比亚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利用外交或军事手段插手其中。
同时利比亚富含丰富的未经开采的原油资源,有数据显示可以达到之前已探明储量430亿桶原油的两倍。
因而,这场战争就与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原油有关。
利比亚战争的打响,使原油市场形成新一轮的动荡。
利比亚每天的原油出口因为战争而被中断,加上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使得油价趋势的发展一直处于波动局面。
2011年3月利比亚战争开始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猛涨不跌。
WTI油价在2月到3月每桶上涨10美元。
而在之后的几个月,油价也是居高不下。
就中国而言,油价的波动幅度超过了国际油价。
2月-3月平均每桶原油上涨7美元左右,之后战争持续的几个月,油价的平均水平都处在100美元/桶左右,高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
随着战争的延续,油价水平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迫使原油进口大国不得不提高在原油进口方面的支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减缓。
而战争期间其出口量的中断,更是让像我国这样原油依存度高的进口国寻找新的原油进口途径来避免战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进口量的平衡。
图2.2 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
数据来源:2011年9月国际市场主要原油现货平均价格表
2.3 伊朗事件对原油贸易价格的现状分析
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和西方各国的关系从“同盟”变成了对立甚至敌对的关系。
这些除了历史原因之外,伊拉克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其优秀的地理位置,也是西方各国所垂涎的。
近几年,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
奥巴马政府尝试着接触和谈到现在采取的强烈措施,有原因在于伊朗的核浓缩计划,已经威胁到了西方大国的安全。
其次,如果美国攻打伊朗战争胜利的话,美国可以控制原油,不落入西方其他国家之手。
有数据表明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930亿桶,位居世界第五[3]。
地缘政治危机的突然产生,使得原油市场动荡不安。
之前因为利比亚战争的原因使得油价飙升,国际原油供应减少了160万桶/天。
伊朗每天出口量达到220万桶的,如果战争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全球原油供应的恐慌,后果难以估量。
就地理位置而言,一旦波斯湾地区原油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被伊朗封锁,全球原油价格将会飞涨。
随着伊朗事件影响的扩大,加上欧盟在2012年年初决定的禁止从伊朗进口原油,WTI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出现明显反应,从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油价处于100美元/桶左右。
同时牵连了和原油这一能源有关的相关行业的价格,波及影响范围比较大。
受此原因的牵连,我国市场的油价出现了较高的涨幅,每个月之间的涨跌幅度超过5美元/桶,涨跌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水平,更是超过市场的接受能力。
图2.3 伊朗事件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
数据来源:来自中国化工信息网数据调研
2.4 三次突发事件的现状总结
基于以上三次突发事件现状描述,对三次突发事件的共性特征进行总结:
(1)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伊朗事件三次都是突发事件。
因此,它们的发生都造成了大范围的影响。
(2)伊拉克,利比亚,伊朗都是原油生产大国,富含丰富的原油资源。
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对他们的原油出口有很大的依赖性。
每次事件发生导致的价格波动不仅对各个国家进口的成本产生影响,同时造成进口量和出口量的变化。
(3)因为三次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各个国家都没有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
因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突发事件下,价格和进出口量的一个敏感性波动变化。
同时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我国原油价格和进口量的区间,为今后发生突发事件时的风险规避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 突发事件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伊朗事件这三次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原油贸易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影响。
本章将运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三次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原油贸易价格和进出口量做分析,并对结果做分析和讨论。
3.1 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17]。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给国际原油市场带来强烈冲击,国际油价震荡频繁。
而我国国内的油价和国际油价走势基本相同,使得国内油价也难以幸免,产生大幅波动。
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紧密程度以及其关联程度,可以用皮尔逊相关系数[17]来表示,也称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一般用r 表示,公式为:
2
2()()
()()i i i i x x y y r x x y y --=--∑∑∑
其中i 表示样本量,,x y 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x 表示x 的均值,y 表示y 的均值,r 表示两个变量间相关强弱程度。
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在11r -≤≤之间。
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战争影响了国际油价的变动。
分析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影响,用WTI 原油价格作为国际油价,国内油价用大庆原油价格表示。
根据WTI 和大庆两个不同的原油价格,可以先做出WTI 油价x 与大庆油价y 的散点图。
图3.1 伊拉克战争期间WTI 油价和大庆油价的散点图
数据来源:根据图2.1整理
从图3.1可以看出,虽然两个价格之间存在差异,但就总体而言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高,国内油价也在增加。
而且在图形中有一条总拟合线,显示的20.806
R=。
2R 做为可决系数,它的值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拟合优度高。
因而,可以看出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的拟合度很高。
散点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对它们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见表3.1,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强度。
表3.1 伊拉克战争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的相关性
WTI 大庆WTI Pearson 相关性 1 0.898**
显著性(双侧)0.000
N 10 10 大庆Pearson 相关性0.898** 1
显著性(双侧)0.000
N 10 10 **. 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数据来源:根据图2.1整理
从表3.1中可以看到,WTI油价和大庆油价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17]是0.898,r>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而显著性(双侧)值为0.000,在0.01水平(双侧)0
上显著相关,两个价格的变化存在很强的关联。
从表3.1中得出两者存在正相关性,为了更好的解释两者的联系,用回归分析(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来说明。
2002年9-12月和2003年1-6月WTI油价和大庆油价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
表3.2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
1 0.898a0.806 0.78
2 1.59686
a. 预测变量: (常量), WTI。
b. 因变量: 大庆
数据来源:根据图2.1整理
从表3.2中看到可决系数2R为0.806,说明拟合程度很高。
调整后的2R是0.782,说明我国原油价格变化78%以上可以用这个模型解释。
大庆油价的变化幅度很大程度上是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化而变化。
伊拉克战争是当时影响国际油价最主要的因素。
说明伊拉克战争对当时我国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
表3.3 回归方差分析表
模型平方和df 均方 F Sig.
1 回归84.640 1 86.640 33.193 0.000a
残差20.400 8 2.550
总计105.040 9
a. 预测变量: (常量), WTI。
b. 因变量: 大庆
数据来源:根据图2.1整理
从表3.3可以看到回归平方和为84.640,总平方和是105.040,回归平方和解释了总平方和的很大部分。
F统计量的数值为33.193,其Sig值结果是0.000<0.05,证明
整个模型是显著的。
显著时,可解释部分所占比重很大。
表3.4 系数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B 标准误差试用版
t Sig.
1 (常量) 6.655 4.249 1.566 0.156
WTI 0.746 0.129 0.898 5.761 0.000
a. 因变量: 大庆
数据来源:根据图2.1整理
从表3.4中得到常量的Sig值为0.156>0.05,常量不显著。
解释变量WTI的t统计量的Sig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其显著性通过t统计量的检验。
由于在表3.3中提到了模型整体是“显著”的。
WTI的回归系数B是0.746,可以说明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我国原油价格上涨0.746美元/桶。
通过分析,知道了伊拉克战争对价格的影响。
但是,战争对我国的原油进口有没
有影响,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来分析。
图3.2 伊拉克出口量和我国的进口量
数据来源:来自2005年能源统计年鉴调研
根据图3.2,将伊拉克的出口量和我国的进口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强度,得到表3.5。
表3.5 伊拉克出口量和我国进口量的相关性
伊拉克出口量我国进口量伊拉克出口量Pearson 相关性 1 0.656*
显著性(双侧)0.039
N 10 10 我国进口量Pearson 相关性0.656* 1
显著性(双侧)0.039
N 10 10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数据来源:根据图3.2整理
表3.5中伊拉克出口量和我国进口量的相关系数r是0.656,两者属于正相关。
显著性Sig值为0.039,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说明伊拉克的出口和我国进口之间存在相关性。
伊拉克减少原油出口,我国从那里进口的量就会减少,就需要找寻别的途径增加原油进口。
通过描绘散点图,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
看出03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伊拉克战争。
同时在进出口量上存在正相关,因而油价上涨时,我国进口的成本就会增加,进而影响我国国内产业的发展。
许多企业会忙于应对油价的上涨而减缓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减缓我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3.2 利比亚战争对我国原油贸易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利比亚战争的爆发,让国际原油市场出现动荡起伏。
本节将用WTI油价和大庆油价做比较,来分析利比亚战争对我国油价影响的程度。
除了价格的相关性分析之外,鉴于战争期间利比亚的出口量为0,同时分析战争是不是对我国的原油进口产生危机。
根据WTI油价和大庆油价,先做出两个价格之间的散点图。
WTI油价是x轴,大庆油价是y轴。
图3.3 利比亚战争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的散点图
数据来源:根据图2.2整理
从图3.3中看出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总拟合线在图中所示,看出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还是可以的。
20.813
R ,拟合程度接近1,说明WTI油价对大庆油价有很大影响。
为了进一步验证利比亚战争对我国油价的影响有多大,将价格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客观的来表示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表3.6 利比亚战争期间WTI油价和大庆油价的相关性
WTI 大庆WTI Pearson 相关性 1 0.902**
显著性(双侧)0.002
N 8 8 大庆Pearson 相关性0.902** 1
显著性(双侧)0.002
N 8 8 **. 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数据来源:根据图2.2整理
如表3.6可以看到利比亚战争时期,WTI和大庆油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902,表明两个价格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
显著性(双侧)值为0.002,小于0.01。
说明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利比亚战争的开始,国际油价出现明显反应,上涨幅度比较大甚至突破了每桶100美元大关。
而表3.6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那期间我国油价和国际油价关系紧密。
我国原油价格的涨跌也同样是因为利比亚战争,并且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就两个价格做一个回归分析,分析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得出国际油价和我国油价之间的敏感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