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县政府领导班子年终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县政府领导班子年终工作总结
一、预计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九月底,全乡GDP达到10375万元,占任务83%,年底可实现12800万元,占年计划的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50万元,占任务85%,年底可实现5010万元,占年计划的 %;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3530万元,占任务的79%,年底可实现4490万元,占年计划的 %;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035万元,占任务90%,年底可实现11200万元,占年计划的 %;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400万元,占任务80%,年底可实现5600万元,占年计划的 %;财政收入已实现万元,占任务 %,预计年底可实现50万元,占年计划的200%。

年底可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3%。

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610元,占年计划的 %,可实现人均增收400元的目标。

二、工作完成进度、措施
(一)、抓发展,认真搞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关心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三农”工作的新突破,抓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步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1、努力抓好粮食生产。

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提倡科学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努力实现农
业生产由片面地追求数量提高向质量提高的转变。

乡党委、政府结合各村实际,年初与各村签订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分别于3月17日和9月17日召开了XX年大春生产和XX年小春生产培训会,对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和生产意见。

在“双抢”期间,乡党政领导分片包干,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小春抢收和大春抢种组织工作。

努力克服“”洪灾给农民、农业带来的困难,积极领导、引导群众生产自救,由于措施到位,组织得力,全乡小春颗粒归仓,大春适时栽插,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打好了基础,预计全年可实现粮食总产量11500吨。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农业兴乡建设步伐。

一是结合山区和坝区的实际,突出抓好药材特色产业,全乡稳定药村面积10000亩以上,其中丹参7000余亩、白芍和其它药材3000余亩。

按照统一技术,统一规格,以禾丰村4、5、6社和天坪村6、7、8社集中成片种植500亩丹参,建成了我乡丹参高产示范片。

继续按照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川农大为核心技术支撑,四川天然生药业公司为先育平台,以富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开展“龙泉山脉优质丹参选育项目”,深度开发中江丹参潜值,突出药村特色产业优势,切实增加药农收入。

二是发挥退耕还林林下种药和林下养殖优势,继续抓好了山区优质核桃干果种植和家禽(蛋)产业。

发挥国有林场和山区丰富的植被资源优势
和天然、生态、绿色、养吧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山区特色观光旅游基础。

三是坝区以平桥村、松柏村、新建村、孟家营等村为基础,坚持突出地膜芋子、地膜花生和蔬菜发展优势,逐步建成辑庆兴隆工业园区的后备菜园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发展瘦肉型猪、肉牛羊、土鸡(蛋)、种鸭等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经济。

以尖寨村张先佳养殖场为重点推广瘦肉型猪养殖项目,形成尖寨畜牧(生猪)养殖小区的规模经济。

以新引进三家广西桂柳种鸭公司的养殖大户为契机。

支持广西桂林临桂县的王双德和陈定全在新建村七社和劲松村一社发展种鸭常年存栏近3万只,带动全乡种鸭(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山区土(野)鸡养殖,发展绿色土(野)鸡产业,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逐步在我乡发展禽蛋产业,形成产业经营,促进富民增收。

(二)、促增收,狠抓农村劳务经济
1、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劳力型向技能型务工的提升。

鼓励、引导发展劳务经济人、劳务带动人,做大、做响中江农民工合兴劳务队伍品牌。

抓住工业强县带来的用工机遇,引导、支持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增加收入。

今年来,全乡劳务输出已达6000人左右,预计可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为确
第 3 页共3 页
保全乡人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2、通过引进项目、劳务回引,发展我乡二三产业,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大力支持回乡创业,孟家营村的唐树林投资200万元的排楼垭砖厂已于年初顺利投产,预计年产值可实现300万元,为我乡就地转移劳动力和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建材。

孟家营村回乡创业的张国勇,在新建村十社投资260余万元建成的四川省青龙崖山泉水饮品有限公司,已于6月21日正式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将极大的带动和发展第二、三产业,有力的推动我乡工业企业的逐步发展。

(三)、保民生,灾后重建顺利推进
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攻坚之年,我乡列入重建项目共73项,总投资4898万元,其中由我乡作业主的共28项,总投资万元。

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宏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严格按照“三帐、两表、两图”的重建管理模式,实行质量跟踪监管,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努力实现“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目标。

各分管领导每周一上午例会通报重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和措施。

联片领导、驻村干部每周下村到各所联村的项目施工现场一至二次,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各村都成立了由支部书记牵头的项目质量监管领导小组,专门对实施项目进行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小组的成员每天必须到施工现场,并做
好纪录。

乡党委、政府党政领导不定时进行检查,使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1)、乡中心小学校和禾丰村、松柏村小学校灾后重建已完成,有力地改善我乡的基础教育条件,促进我乡教育事业发展。

(2)、乡敬老院重建主体已完工,正加紧附属工程建设,力争在年底竣工,确保全乡“五保”人员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努力构建和谐新合兴。

(3)、在县政权基础设施重建组的指导下,我乡1520平方米的办公综合楼重建和850平方米的办公楼排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

劲松村等九个村委会办公室重建均已主体完工,预计年底可交付使用。

渠湾村办公室等三个加固工程已完成。

(4)、合兴场镇垃圾处理场、合兴场镇道路延伸、禾丰场镇道路延伸的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为提升合兴场镇的整体形象,改变场镇落后的基础条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5)、农业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工,合兴水库加固排险、18口塘堰整治和提灌站建设项目的完工,使合兴的水利资源得到解决利用,为合兴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水利支持,解决合兴的饮水难问题。

中药材产业项目灾后重建工作,使合兴的中药材生产更上一个台阶,为合兴乡产业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林业重建工作的完成为发挥国有林场和山区林业优势,更进一步打造了生态合兴宜居合兴。

第 5 页共5 页
(6)、农村道路灾后重建进展顺利,新建村、平桥村、孟家营村公里村道已完工,盘山村公里已完成基础工程。

渠湾村、天坪村、燕窝村公里扶贫村道路已完工,进一步改变了我乡落后的交通面貌,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7)、抓好了地质灾害整治工程及滑坡地段21户群众住房搬迁重建工作,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

(四)、讲和谐,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1、计划生育
做好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强化三结合。

加大了计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生执法力度,5月13日,汇同县法院、县人口局对我乡三户违法生育户的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在全乡起到较大的震慑和示范作用。

目前,我乡正加大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通过严格执法来杜绝违法生育的生育反弹。

年初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制,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力争计生率达89%,综合节育率达93以上。

2、搞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国土环保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坚决贯彻执行国土保护,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做到计划用地。

建立建全地质灾害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民政、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保障工作。

做好民政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低保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切实落实五保政策,使五保户能安度晚年,多方面筹措资金,救济弱势群体;移风易俗,严格执行殡葬管理条例。

切实抓好了征兵和武装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拥优属活动。

加强工会、共青团建设,发挥好党的助手作用。

抓好了妇联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抓好了社会保障、救助、帮扶三大体系建设,以多种形式落实好“一帮一,一助一”活动,不仅送资金、送技术,更要使困难群众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使党的富民政策和一助一的目的落到实处,在全乡形成扶贫济困、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

4、做好文教、卫生工作
完成好占地1700平方米的德瑞希望小学和禾丰村小学校的附属建设工程,使教学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维护校内外师生安全管理,为合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了对乡村医疗卫生站管理和做好农村卫生保健、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广泛宣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参合率,加大对特困群众的大病救助力度,最大限度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5、认真抓好了城乡环境工作综合治理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奋战100天,环
第7 页共7 页
境大改观”、“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精神,结合我乡的实际,调整充实了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整治内容,突出了工作重点,制定了具体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城乡环境村(居)民公约十条,加大场镇环卫设施投入,增加环卫工人力量,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通过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这项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与各村签定了责任书,与场镇各住房签定了门前五包责任书。

通过干部周一集中带头清扫场镇卫生,使人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全乡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抓安全,多措并举
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杜绝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排查,落实整改。

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加快整改进度,严把质量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明确职责,加强督导。

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各村的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安全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营造氛围,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六)、保稳定,扎实巩固稳定固乡
稳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前提,压倒一切的重要因素,按照稳定固乡的基本思路,扎实把社会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一是继续深化“平安乡镇”创建活动,把维护稳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重大疑难不出乡”的维稳机制,实行维护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是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开展全方位普法学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及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三是落实干部包村制度,责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握动态,及时发现社会不安定的苗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激化。

乡综治机构加强与上级职能部门的沟通合作,构筑多层次的防患、化解矛盾网络机制,合力保障全乡社会治安和稳定。

(七)、强内功,树队伍新形象
为规范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具体要求,结合全乡实际,正确处理实效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每个工作日早上九点集中点名制度,整顿干部作风。

通过强化“四种意识”强内功、树形象。

一是强化了服务意识,建设为民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

紧紧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二是强化了发展意识,建设务实政府。

一门心思搞建设、抓发展。

把群众利益放在
第9 页共9 页
心上,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体察民情,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强化了学习意识,建设学习型政府。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予以指导实践工作。

四是强化了法制廉政意识,建设廉洁政府。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及人大代表的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强化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年来,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乡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较为顺利。

由于我乡地处龙泉山脉尾端,山高地狭,属典型的深丘农业乡,一些指标受政策影响要实现持续增长较为困难。

我乡财政税收今年虽可完成近50万元,但结构不合理,年初下达国税任务13万元,地税12万元,由于我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达国税起征点的个体户较少,全年仅可实现国税收入5万元左右。

地税今年有灾后重建项目支撑,预计可完成45万元左右入库,明年重建结束后,分析我乡税源,仅可实现5万元的目标。

新的一年里,抓住机遇,直面困难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我们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推动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