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石桥三高中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2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查范围:必修一一~四章
答题时间: 65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试卷共4页
第一卷单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请结合图完成以下各题。

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到达史无前例的顶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3.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3—2004年B.2006—2007年
C.2021—2021年D.2007—2021年
4.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B.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D.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

“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5.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6.地球是宇宙中目前的唯一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科学家们找其适宜的条件有〔〕①适宜的温度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液体水的存在④平安、稳定的宇宙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B.电网供电情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8.以下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
读以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新生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0.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D.爬行动物盛行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里,最活泼的圈层是( )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以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1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4.图中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是哪层( )
A.Ⅰ层B.Ⅱ层C.Ⅲ层下部D.Ⅲ上部
15.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
16.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
C.D.
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班级学号姓名考号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oooooo
17.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18.图中甲处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图为“地球外表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答复下面小题。

19.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20.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
A.辐射A减弱B.B辐射增强C.C辐射增强D.D辐射增强
21.如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那么〔〕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暖流D.①②都是寒流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完成下面小题。

22.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3.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 2021 年 10月 15 日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以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A.深圳沿海B.赤道海域C.霍巴特港D.中山站沿海
25.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低到高B.由高到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以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27.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机井B.修建水窖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
28.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以下图为五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⑤
30.以下图示地形成因与分布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A.④图-风力侵蚀-湿润区B.①图-流水侵蚀-干旱区
C.③图-风力沉积-干旱区D.⑤图-流水侵蚀-湿润区
读以下图,答复以下各题。

3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3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以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34.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5.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共由200多个海岛组成,属我国八大群岛之一。

岛屿海岸边的岩石有些像“海龟〞,有些像“大象〞,影响这类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

读图答复以下各题。

36.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7.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
38.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④处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39.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
40.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B.5月C.7月D.10月
综合题(共2小题,共20分)
41.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以下问题。

(1)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42.读“海水外表温度、盐度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1)甲、乙两条曲线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________,表示海水盐度的是________。

(2)A点盐度低的原因是降水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蒸发量。

(3)B点盐度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天体系统。

1.由材料“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银河系,C正确。

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依次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正确。

3.C
4.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故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21~2021年。

所以选C。

4.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得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不是全球各地,地球上不会出现各地地震频繁,无线电短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不是长波,所以选D。

5.D
6.D
【解析】
【分析】
此题要考察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和地球有生命物质产生的条件。

5.由材料可知“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同时根据总星系的定义可知:总星系是指人类目前所能探测到的宇宙的总称,即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

6.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地球上有生命物质产生的条件有:平安、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故可判断D选项符合题意。

7.C
8.A
【解析】
【分析】
7.同一地点,海拔不会发生日变化,排除A。

图文显示,该信号灯顶上有太阳电池板,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不是由电网供电,排除B。

阴晴状况不同,会导致太阳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差异,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不稳定,影响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交通流量与信号灯亮度变化无关,排除D。

故先C。

8.图示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太阳能越充足地区,使用效果最好。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使用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A符合题意。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多云雨雾,太阳光照弱,使用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不好,排除B。

海口和大庆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太阳光照不强,使用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不是最好的,排除C、D。

应选A。

【点睛】
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上下、污染程度等差异。

9.B
10.A
【解析】
【分析】
9.读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甲是中生代。

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乙是古生代,B对。

A、C、D错。

应选B。

10.乙时代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出现裸子植物;恐龙灭绝的时代为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为中生代,所以该题选A。

【点睛】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球早期生物对环境演化的影响
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

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地理环境以生物演化为主。

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2)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开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11.C
12.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试题难度较易。

11.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所组成,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图中最活泼的圈层是生物圈。

应选C。

12.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因为瀑布的形成过程,要先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势落差,而后才可能有瀑布景观。

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故B正确,C、D错误;连续而不规那么是水圈的特点,而不是形成过程,A错误。

综上可知,选B。

13.B
14.A
15.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相关知识。

13.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高层大气先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后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地面气温在20℃左右,对流层顶在-50℃左右,平流层顶0℃左右,在高层大气中上部为热层,拐点温度为-80℃左右。

根据分析可知,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②,故B 正确,A、C、D错误。

14.对流层为大气最底层,大气中的水汽分布于该层,以对流运动为主,由天气变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故A正确,B、C、D错误。

15.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讯。

读图可知,该图中〡为对流层,Ⅱ为平流层,Ⅲ为高层大气。

根据分析可知,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该层,
故D正确,A、B、C错误。

16.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晴朗的白天和晴朗的夜晚这样的天昼夜温差是最大的,晴朗的白天空中的云量比拟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拟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多,地面以及近地面的气温就比拟高,而夜晚晴朗无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拟弱,地面的热量损失就比拟严重,那么夜晚的温度就比拟低。

读图可知在ABCD四幅图中,C图的白天是晴朗的,夜晚也是晴朗的,因此可知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C图,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晴朗的白天和晴朗的夜晚这样的天气的昼夜温差是最大的。

17.B
18.A
【解析】
【分析】
考查热力环流原理,风向的判读。

17.图中a处空气上升,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c形成高压;b处空气下沉,近地面是高气压,高空d形成低压;近地面b气压大于a;高空气压c大于d,高空的气压c小于其同一地点地面气压值a,所以四地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bacd,气压最高的是b处。

应选B。

18.近地面的气压a小于b,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风由b吹向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南风,A正确。

应选A。

19.D
20.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19.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A为太阳辐射,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箭头由大气指向地面,所以D正确。

20.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A为太阳辐射,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增强。

21.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洋流性质。

图示地区地跨以赤道为中心的南北半球,图中的等温线都是向低纬方向弯曲的,即是由水温低的方向弯向水温高的方向,表示水流方向由水温低的流向水温高的地区为寒流。

选D正确。

22.A
23.D
【解析】
22.材料信息说明,“海绵城市〞可以在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使得进入河流的雨水减少,从而减少地表径流,A符合题意。

“海绵城市〞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海绵城市利用蓄存的水利用过程中,可能增加蒸发,加大城市空气湿度,有可能增加降水,排除B。

城市利用蓄存的水培育城市绿地,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有可能增加植物蒸腾,排除C。

“海绵城市〞可以在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水主要进入地下,从而增加地下径流,排除D。

23.城市湖泊和湿地是“海绵城市〞蓄水的重要场所,填湖建绿地公园,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A不符合题意。

城区河道内建坝,影响河流生态,不利于洪水期泄洪,且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悖,B不符合题意。

禁止开采地下水,就无法“释放〞蓄存的水加以利用,且不太现实,C不符合题意。

地面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时吸水、渗入、蓄水,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D符合题意。

【点睛】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
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而从生态系统效劳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根底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根底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24.B
25.C
【解析】
【分析】
24.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所以“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赤道海域,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B。

25.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降低,所以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26.D
27.C
28.B
【解析】
26.读图可知,①环节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是蒸发环节,②环节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落到地表,是降水环节,③环节是地表径流环节,⑥海洋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环节,故D正确,ABC错误。

27.A.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修建机井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A错误;
B.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修建水窖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B错误;
C.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植树造林可以修养水源,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C正确;D.读图可知,④是下渗环节,跨流域调水不能增加下渗环节水量,故D错误;
应选:C。

28.水循环可以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故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B对。

29.D
30.C 此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试题难度较易。

29.读图可知,图中景观①为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②为黄土地貌,为流水侵蚀而成;③为移动沙丘,为风力沉积而成;④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而成;
⑤为冲积扇,为流水沉积而成;所以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应选D。

30.根据上题分析,判断分布地区即可得到答案。

④图为风力侵蚀而成,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风力作用多的地区,故A错误;①图为流水侵蚀而成,分布于流水丰富的地区,即多分布于湿润区,故B错误;③图为风力沉积,主要分布在风力作用强的干旱区,故C正确;
⑤图为流水沉积而成,故D错误;综上可知,选C。

31.D
32.C
【分析】
31.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为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受到海水的顶托,泥沙沉积形成的,属于流水沉积地貌,D正确。

应选D。

32.读图可知,图中地貌出现在河流出海口,为流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河流出海口沉积地貌为三角洲平原,C正确。

应选C。

33.A
34.C
【分析】
此题考查河流地貌的特征。

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图乙河床T岸陡,是侵蚀形成的对应的是凹岸,P岸缓,是堆积岸对应的是凸岸;①③连线符合。

33.图示可流是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地貌是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风力搬运的是沙石,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风化作用是对岩石的破坏,图示地貌与风力搬运、流水溶蚀、风化作用无关。

选A正确。

34.图乙河床T岸陡,是侵蚀形成的对应的是凹岸,P岸缓,是堆积岸对应的是凸岸;①③
连线符合;②④连线不符合凹凸岸的特征。

选C正确。

35.A
【详解】
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岛屿海岸边的岩石有些像“海龟〞,有些像“大象〞,海岸边的岩石是由于海水侵蚀将岩性较软的局部侵蚀掉,剩余比拟坚硬的局部,影响这类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A正确。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风力侵蚀弱,该地区海拔低,没有冰川侵蚀地貌;流水侵蚀一般是河流侵蚀。

BCD错误。

应选A。

36.D
37.B
【分析】
36.喀斯特地貌可以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石林、峰林、石芽、峰丛、孤峰、溶蚀洼地等,①②③是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在淀积的作用下形成的,图④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

D 正确。

37.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位于地下,落水洞、天生桥、石林、峰丛位于地上,石钟乳、石笋、石柱位于地下,B正确。

38.D
【详解】
首先应经过研究地点,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即可做出风向。

由此可判断④处风向为东南风,故D正确,A、B、C错误。

应选D。

【点睛】
风向判定牢记判定步骤即可。

39.D
40.A
【解析】3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位置在长江入海口处,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那么,该地等值线的特征是盐度比周围低,是长江的稀释作用造成的。

选择D项。

40.等值线Q离海岸线越近,盐度越大,也就是径流小对海水的稀释程度低导致的。

所以径流小是枯水期的时间。

选择A项。

41.【答案】(1)A A B
(2)B>A>C>D
(3)②
【解析】
42.【答案】(1)甲乙
(2)大于
(3)B点位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