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地理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洋流》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洋流》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
听老师讲课,并预习一下课本,看看洋流分布图上日本暖流的运动方向,找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给予学生新的理解,且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洋流上来。
讲授新课
【师】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无风三尺浪”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另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洋流。那么什么叫洋流呢?
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与前面所学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不仅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让学生知道洋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转折提问
以上我们了解了洋流的性质和分类,那么世界上这么多洋流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又有什么联系呢?
积极听课,跟上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之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了海陆轮廓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季风、水循环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高一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读图分析的能力相对较差,加上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生普遍觉得本节课较难学。
3高中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需要教师去维持并不断的增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地理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洋流的成因、性质和分布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章第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章第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霸州四中介卫卫一.课型:互动探究课课时:第二课时(第四节共两课时)二.教案目标:1.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通过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案例、材料分析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关注,激发探索海洋的兴趣,逐渐养成保护地理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课型目标分析论证:1.课型目标的准确性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海洋水是水体的最大组成部分。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所以,洋流是本单元重点内容所在。

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知识点,其一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学生通过读洋流模式图探讨各海区的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其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活动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渔场)的影响,对人类航海的影响以及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

这些内容综合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课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在第三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运动的一些知识,基本上掌握了大气运动的一般规律,为学习洋流打下了基础。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读图、探究活动的训练,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可以实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本节内容。

3.课型目标的弹性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水资源的内容,但是没有涉及洋流内容的学习,通过其它的途径可能对洋流有所了解,但不多。

为此教案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在教案中补充了洋流按性质的分类知识,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另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可能也存在问题,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才能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教案过程夏季:西南季风——一、概念二、分类三、规律北半球:顺时针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海区南半球:形成环绕南极大陆的绕极环流冬季:逆时针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气候生物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航运污染。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水循环和洋流 - 湘教版必修一教案一、背景本教案是根据湖南省新版高中必修一《地球与生命》课程的要求,为教师们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案例。

本次教学内容为水循环和洋流。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运动和转化,涵盖了水蒸发、凝结、降雨等各个环节。

而洋流则是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科氏力或重力作用,使海水形成的由表及深一层一层的向某一方向流动的水流。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了解各种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2.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形成原因,掌握洋流的分类和特点。

3.了解水循环和洋流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水循环1.1 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不断运动和转化过程,包括水蒸发、凝结、降雨、地表径流、蒸散、渗漏等各个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来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看一下下面这张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水循环图水循环图1.图中代表什么?2.每个箭头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观看一下面的实物模型:水循环实物模型水循环实物模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这个实物模型,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1.2 水循环的自然因素让学生了解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比如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等因素。

比如,气候对水循环的影响,决定了地球上各地水循环的强度和周期,气温、湿度、风向、降雨量等都对水循环有重要的影响。

2. 洋流2.1 洋流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让学生了解洋流的概念和形成原因,洋流是因为地球自转带来的科氏力或重力作用,使海水形成的由表及深一层一层的向某一方向流动的水流。

而形成洋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球自转、清污剂的作用、潮汐的影响等。

2.2 洋流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类和特点,比如根据海洋的位置可以将洋流分为赤道西向汇流和赤道东向反流;根据水温可以将洋流分为温带洋流和热带洋流等。

3. 水循环和洋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最后,让学生了解水循环和洋流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区系等方面。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 水循环和洋流(省一等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  水循环和洋流(省一等奖)
阅读课本、听课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准备:盛有水的水盆、接好电源的吹风机
实验过程:教师或学生开启吹风机模拟盛行风,吹动“海水”
探究问题:
1.表层“海水”运动的动力
2. 遇到陆地阻挡时,海水还能勇往直前吗
实验结论:
(1)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说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思考更贴近实际,以简化复杂问题,更好地探索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绘制洋流分布模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观、空间观。
(2)海水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承转】思考:地球表面有没有大规模的盛行风呢
通过大屏幕,观察茶叶在吹风机影响下的运动情况。填写学案。
有目的的观察对问题的解决更为有效,本实验的设计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海洋地理的兴趣。
通过观察投影近地面风带,探究绘制洋流模式图。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画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和中高纬环流,然后同桌间合作填南半球环流图,并尝试分析描述其形成过程。请学生上台画图展示。
投影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
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分析思考,动手操作,
准确识记,
概括总结规律。
两人合作可互相纠错提醒,能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准确度,增强学习的效果。
奇之一:“冰岛”不冰
奇之二:撞沉泰坦尼克号的冰山是怎么来到(42° N,50°W)附近的
……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教案(1)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教案(1)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1)一、教学内容水循环、洋流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1.小组式讨论法;2.多媒体教学法;3.读图分析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5.启发式讨论法;6.自主学习法。

用心爱心专心七、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播放录像】【教师提问】【教师点评】【引入新课】【板书】【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板书】【教师讲解】【放投影图】【板书】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2004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标准解读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

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

高中地理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用心 爱心 专心 1①④海洋⑤⑥②⑦⑧⑨C● A B ● 2.4 水循环和洋流一、学习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4.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会考要求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了解)。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理解)。

3.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b ——理解)。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应用)。

三、知识体系三、巩固练习1.在水循环过程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海洋水的蒸发B .大气中水汽输送C .大气中的降水D .地表径流输送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联系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 .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造成了全球上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D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读大洋环流示意图图,回答3—4题。

3.该大洋环流位于( )A .北半球副热带海区B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C .40°—60°S 海区D .北印度洋海区4.洋流A 对沿岸气候影响的是( )A .增温增湿B .增温减湿C .降温增湿D .降温减湿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 、B 两海区,水温较高的是 地。

(2)图中C 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它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

(3)历史上欧洲奴隶贩子从事贩卖奴隶活动的“三角贸易”,多半采取三角航程,图中①为出程、 ②为中程、③为归程。

三角航线的选择合理地利 用了风向和洋流的知识。

试分析②、③航线上借 助的风向和洋流名称。

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⑧ 、⑨ 。

(2)图示的环节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 。

(3)简述由图中②③⑤⑥⑧⑨环节组成的水循环其主要的地理意义。

四、课外探究材料:汤浦水库是上虞等县(市)的供水专用水源,水库管理部门秉承“视水质为生命、 以安全为重点”的质量方针。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1(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1(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案知识摘要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A.塔里木河B .天山冰雪融水C.长江D.未登陆的台风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A.舟山渔场B.秘鲁渔场C.纽芬兰渔场D.北海道渔场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二、综合题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学案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2.4 水循环和洋流 学案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洋流的概念及成因,识记洋流名称。

2.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重点)3.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认知预习质疑教材整理1水循环阅读教材P59~P6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D蒸发、C 、B降水、G 、F下渗、H 、E降水、A 。

3.动力:和地球重力。

4.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正误判断:(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 )(2)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 )(3)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教材整理2 洋流阅读教材P 61~P 63,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 和 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又叫海流。

2.作用:促进了地球 的能量交换,并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3.分布模式(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 所示①中心:约在南北纬 的地区。

②组成⎩⎪⎨⎪⎧赤道洋流: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共同作用西风漂流:位于西风带内赤道逆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大洋西岸的暖流和大洋东岸的寒流(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 所示①中心:位于60°N 附近。

②组成:大洋西岸的 和大洋东岸的 。

微体验2正误判断:(1)暖流水温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

(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都是暖流。

( )(3)海水的温度和密度分布不均是形成世界洋流最主要的动力。

( )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点1 水循环合作探讨材料一长歌行(节选)李白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探讨1:你认为诗词中百川复西归的现象会出现吗?探讨2: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体验评价1.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湘教版必修1 地理:2.4 水循环和洋流 ——洋流 教案

湘教版必修1 地理:2.4 水循环和洋流  ——洋流  教案

水循环和洋流-----洋流【课程标准解读】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2.4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二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在运用地图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会归纳世界海洋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预备工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地理的空间感、读图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节内容是对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而课本的图像是静态图,对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常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

三.设计思想本堂课的设计意图是:深化新课程理念与模式,应用导学案形式教学,根据课标的要求,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多媒体版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则是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

授课时先让学生阅读“全球风带与洋流的关系图”,自主归纳得出“洋流模式图”,通过将“洋流分布模式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对应,观察不同大洋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记忆各洋流名称,然后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接着再探讨成因,最后再次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2.运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图,建构洋流分布的模式。

3.学会在等温线图上判别寒、暖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

4.学会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来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1.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以“漂流瓶的故事”导入新课,以问题形式将学生引入预设情境之中。

在导学案中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已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

高中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①__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②________和物理③________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④____________及⑤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⑥________、海洋和⑦______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主要环节A⑧____________,B⑨____________,C⑩____________,D⑪____________,E⑫____________,F⑬____________。

4.地理意义⎩⎪⎨⎪⎧使水形成⑭的循环运动塑造多种⑮形态促进地理环境中的⑯转化和交换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⑰____________、人工增雨及⑱____________。

二、洋流1.概念:洋流又叫⑲________,是指大洋⑳_______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21________的流动。

2.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22________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

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以○23____________为中心。

北半球呈○24__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25________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26____________方向流动。

高中地理 2.4 水循环和洋流(2)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2.4 水循环和洋流(2)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2)学习目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掌握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景导入:“鸭子贵族”漂流记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装满2.9万只黄色塑料玩具的集装箱坠入大海被摔裂,里面所有的玩具都散落出来,漂浮在海面上,包括海狸、海龟、鸭子等。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由此发生了:由其中一万多只黄色玩具鸭组成的“小鸭子舰队”随着洋流在海洋上漂流了14年,行程2.2万英里(3.5万公里)后,在2007年7月完成它们的远洋航行,抵达英国海岸。

这些勇敢的小鸭子震惊了世界,感动了每一个知道他们故事的人,并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寻鸭热”:一批海洋爱好者组成“追鸭族”,专门监视“小鸭子舰队”的行踪;英国电视台于7月29日播放纪录片《黄色鸭子入侵》;有的科学家正在对其漂流路线进行研究,了解海洋洋流和北极冰帽的奥秘;而在收藏者手中,每只小鸭子的价格已被爆炒到1000英磅!真是一群坚强勇敢的、带给人无数惊喜的、让人无限敬佩的“中国小鸭子”!说它们坚强勇敢既是因为它们漫长的14年中的坚持,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们“身体”的坚持,收藏者手中的小鸭子依旧色泽鲜艳、体态饱满,中国的小鸭们,在经历了14年的风吹雨淋、炎夏寒冬的考验后,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造可以是最优秀的。

网上已有人绘出了“小鸭子舰队”漂流路线图。

我们自主学习完这节课能不能也来画出小鸭子们的漂流路线呢?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读课本书写“洋流”部分提纲:(二)新知问题(根据课本知识回答)1.洋流的定义:2.按性质,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类。

暖流:寒流:3.海水运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动力:,洋流在前进时,还受到、等因素影响.4.动手标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表层洋流名称(北半球夏季):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第2课时洋流你玩过漂流瓶的游戏吗?在茫茫的大海上,塞上口的瓶子真的能漂流吗?通过学习这节课你就明白了。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各大洋中的主要洋流,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洋流1.概念:①。

2.类型:按性质分为②、③两类。

3.分布(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圈北半球:④时针。

南半球:⑤时针。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圈(只存在于北半球):⑥时针。

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夏季⑦时针,冬季⑧时针。

5.南纬40°海区形成⑨。

二、洋流的影响1.对气候:暖流⑩,寒流。

2.对海洋生物(1)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

(2)上升流处形成渔场,如。

3.对海洋环境(1)加快了。

(2)扩大了。

4.对航海(1)顺洋流,速度。

(2)逆洋流,速度慢。

【答案】①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②暖流③寒流④顺⑤逆⑥逆⑦顺⑧逆⑨西风漂流⑩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净化速度污染范围快1.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划分它可以分为哪两种?【提示】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即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是寒流。

2.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吗?从洋流方面解释一下原因。

【提示】不一定。

沿海地区若受到寒流的影响,往往会降水较少,形成荒漠,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西海岸、非洲西北部沿海等地区。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洋流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2.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解析】第1题,若该洋流为寒流,其流向由北向南,根据寒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该洋流可能位于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或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大洋东岸)。

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教案(1)湘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案(1)湘教版必修1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原因是()①地球的物质组成中水的比例最高;②地球表面水体覆盖的面积大;③除地球外,太阳系其它八颗行星上还未发现大量的水;④大量水体的存在与水的运动,使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充满神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水循环最主要的驱动力是()A.太阳辐射B.重力C.大气运动D.地转偏向力3.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4.黄河是中国()A.第一大河B.第二大河C.第一长河D.第二长河5.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A.上游的水土流失B.中游的水土流失C.上、中游的水土流失D.下游的水土流失6. 黄河三角洲主要位于()A.河北省境内B.天津市境内C.山东省境内D.江苏省境内7.水力发电就是利用()A.太阳辐射能B.水体势能C.地下热水D.水的三态变化释放的能量8.形成过程与水循环关系不密切的地形是()A.三角洲B.冰川谷C.沙丘D.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9.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内陆循环D.大气环流10.从水循环的角度看,陆地上水的主要来源是()A.地表水蒸发B.大气降水C.冰川融化D.植物蒸腾二、非选择题11.分析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这条河流是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其径流量主要随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这条河流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____季,全年各月中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_月;这种类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1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无箭头的线段标上箭头。

(2)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K12教育
教案试题
C
●A B●
2.4 水循环和洋流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4.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会考要求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了解)。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理解)。

3.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b——理解)。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应用)。

三、知识体系
三、巩固练习
1.在水循环过程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海洋水的蒸发 B.大气中水汽输送 C.大气中的降水 D.地表径流输送
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联系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造成了全球上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 D.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读大洋环流示意图图,回答3—4题。

3.该大洋环流位于()
A.北半球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C.40°—60°S 海区 D.北印度洋海区
4.洋流A对沿岸气候影响的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海区,水温较高的是地。

(2)图中C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它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

(3)历史上欧洲奴隶贩子从事贩卖奴隶活动的“三
角贸易”,多半采取三角航程,图中①为出程、
②为中程、③为归程。

三角航线的选择合理地利
用了风向和洋流的知识。

试分析②、③航线上借
助的风向和洋流名称。

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②
⑥、⑦
(2)
(3)
四、课外探究
材料:汤浦水库是上虞等县(市)的供水专用水源,水库管理部门秉承“视水质为生命、
以安全为重点”的质量方针。

采取在库区上游加强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等措施,以确保库
水洁净和水库安全。

探究:请同学们成立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查找资料、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库区群众保护
(或破坏)植被的现状,宣传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的意义。

撰写地理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指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
与之相伴的形态和状态的变化。

——蒸发(包括植物蒸腾)、、
降水、、下渗、等。

——及。

1.对沿岸气候:
2.对渔业生产:
3.对航海事业:
4.对海洋污染:洋流流经净化速度,
扩大范围。

暖流温湿,
寒流温湿。

交汇海区,渔业资源丰富。

顺风顺流,航速。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