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桡骨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李嘉
【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成人桡骨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桡骨头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在旋前、旋后、旋前旋后弧度以及VAS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2组患者在屈曲、伸直、屈曲伸直弧度、患者满意度、Brobeng&Morrey评分、DASH评分方面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固定方式在旋前、DASH评分等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桡骨头切除术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使成人桡骨头骨折(Ⅲ型或Ⅳ型)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与肘关节功能较好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此种术式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7(015)035
【总页数】2页(P104-105)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作者】李嘉
【作者单位】阜新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骨折,所占比例可达25%~44%左右,现阶段,认
为成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或伴随中关节脱位的桡骨头骨折患者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还没有统一意见[1]。

本研究探究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成人
桡骨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2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这一期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
(43.6±1.2)岁;致伤原因:9例摔伤,1例交通伤;根据Mason-Johnston分型:Ⅲ型6例,Ⅳ型4例。

观察组1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4.2±1.6)岁;致伤原因:12例摔伤,5例交通伤;根据Mason-Johnston分型:Ⅲ型8例,Ⅳ型9例。

两组患者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1.2.1 手术操作:常规利用肘关节后外侧Kocher入路。

手术过程中对桡神经与骨
间后神经进行保护,伴随有侧副韧带损伤的过程中,都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修复。

针对桡骨头粉碎较严重患者与骨质丢失较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术中植骨,手术完成后进行辅助的外固定。

1.2.2 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石膏或者支具进行辅助固定。

21 d后将石膏或者支具拆除,同时,患者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其他患者术后
不予以制动,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可进行一些轻柔的活动。

1.3 评定指标:在前壁中立位利用测角器对患者的肘关节屈伸角度进行测量,肘关节屈曲90°位对患者前壁的旋转能力进行测定;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检查啊结果
呈显著持续的骨痂通过骨折线表示骨折愈合,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对关节炎表现
进行评定;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根据Brobeng&Morrey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情况予以评定;根据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调查患者患肘功能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Brobeng&Morrey评分等
计量资料利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s)指标观察组(n=17) 对照组(n=10) t P屈曲(°) 134.2±14.2 104.0±17.1 4.9505 <0.05伸直(°) 4.2±11.2 32.1±14.3 5.6432 <0.05屈曲伸直弧度(°) 13.2±16.3 79.6±40.1 6.0882 <0.05旋前(°) 67.9±32.6 64.0±29.0 0.3121 >0.05旋后(°) 83.2±14.6 70.2±22.2 1.8413 >0.05旋前旋后弧度(°) 151.2±36.6 134.0±50.6 1.0232 >0.05患者满意度(分)
9.3±1.1 8.2±1.3 2.3472 <0.05 VAS评分(分) 24.7±1.6 23.1±3.2 1.7398 >
0.05 Brobeng&Morrey评分(分) 94.1±8.8 80.8±10.8 3.4879 <0.05 DASH评
分(分) 3.1±5.7 18.3±15.2 3.7406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由表1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旋前、旋后、旋前旋后弧度以及VAS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
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屈曲、伸直、屈曲伸直弧度、患者满意度、Brobeng&Morrey评分、DASH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患者螺钉固定与板钉固定效果的对比:观察组不同固定方式在旋前、旋后、旋前旋后弧度、VAS评分、屈曲、伸直、屈曲伸直弧度、患者满意度、Brobeng&Morrey评分、DASH评分方面的对比(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上对复杂粉碎性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

传统认为粉碎性骨折的复位具有一定困难,内固定效果不显著,术后内固定具有较高的失效率,一般利用桡骨头切除术并采用韧带修复术治疗。

但将桡骨头切除以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长时间并发症,如疼痛、力量减弱以及向后外侧旋转等[2-3]。

本研究结果表明:桡骨头切除以后,患者的屈伸力量减弱程度明显比切开复位内固定高,且患者患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比切开复位内固定大。

虽然桡骨头置换术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但此种手术还没有普及,并且此种术式的远期治疗效果很难得到肯定。

伴随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钢板与螺钉的产生,使桡骨头骨折的有效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得以实现。

相关研究对桡骨头切除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肘关节活动、肘关节力量以及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术[4-5]。

国外学者研究也表示,肱桡关节对肘关节与前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粉碎性桡骨头骨折能够借助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桡骨头重建,进而使肘关节功能有效恢复。

也有学者认为,桡骨头作为肘部的重要稳定点,其具备较强的生物力学作用,其能够使肱尺关节出现关节不稳定与关节炎等病变的情况有效防止。

所以,在对不稳定性桡骨头骨折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将其修复,这对于维持正常的肱桡关系具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利用微型钢板或克氏针对重建桡骨头进行有效修复,一些粉碎较严重的患者进行植骨,并对受损韧带进行有效修复,术后患者的固定效果与治疗效果均较好[6]。

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肘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影响、患者满意度与肘关节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术,此种术式很容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内固定时螺钉合并克氏针或微型板钉固定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可按照患者术中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较简单、稳定的方式进行固定。

由此可见,成人桡骨头骨折(Ⅲ型或Ⅳ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使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与肘关节功能较好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使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此种术式可作为成人桡骨头骨折(Ⅲ型或Ⅳ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全民,李仁杰.骨愈康复灵汤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6):133-134.
[2] 王思成,刘祥飞,杨国庆,等.桡骨小头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谁更有优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3):2031-2036.
[3] 汪阳,张卫国,蒋林.微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6):544-546.
[4] 游新茂,张智达,任应清.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分型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2):166-167.
[5] 丁磊,张新潮,徐吉,等.手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
学,2014,25(1):41-42.
[6] 钱长胜,张光明,郁斌,等.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8):1601-16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