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41 世界的物质性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物质观
【学习重难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定义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
【导入新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 和 ,它们都是 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指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物质概念概括了 ,而不是指 。

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 。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 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 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这三者都是 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

(3)自然界是 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 。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 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

【合作探究】:
马克思,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二者这种:客观的、实实在在存在的共同特征,叫做“物质”。

由此可见,物质,这两个字,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就好比:
苹果富含水分、糖分、膳食纤维、维生素……,
香蕉富含水分、糖分、膳食纤维、维生素……,
橘子富含水分、糖分、膳食纤维、维生素……,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实在在存在的 (物 质) 共同的特征 富含水分、糖分、 膳食纤维、维生素……
(水果)
特点
梨 富含水分、糖分、膳食纤维、维生素……
……
(注意:苹果等于水果吗?不等。

水果,是对苹果、香蕉、橘子、梨等等共同特征的概括,是它们的总的特征。

苹果,可以放在地上,用脚踩烂,那么,“水果”,能放在地上,用脚踩烂吗?NO !特征,怎么能踩烂呢?
桌子等于物质吗? 不等。

桌子能用斧头砸烂,“物质”,能用斧头砸烂吗? NO !自然界、人类社会共同的特征,怎么能砸烂呀!
所以,要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物理化学等讲的物体与哲学的物质分开。

物质的具体形态,当然既可以被改变,也可以被消灭。

而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

这一事实说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的存在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下列对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①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④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抽象的、虚幻的
4.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世界的 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物质的含义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物质生活基本要素的客观性 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
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6.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

这有力地证明了( )
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对世界这种“统一性”的正确理解是()
A.整个世界都是物质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巩固练习】
1.(2009山东卷)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 ②③
2.(2009浙江卷)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

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1江苏卷)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2011江苏卷)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意的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5.(2012江苏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2浙江卷)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