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陆续开展了“四个自信”教育,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然而,目前高职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全面、重未来轻现在等。
本文将探讨高职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自信思维方面
目前的高职大学生存在自信心理上的矛盾,虽然许多高职学生自认为自信,但这种自信并不一定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而是伴随着虚名以及一定程度的浮夸自豪心态(如存在“自信是真的,但谁也不服就是假的”的现象),而缺乏对能力的实际自信。
这种矛盾心理的形成与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缺失较大关联,传统教育固化了学生有关“成功标准”的刻板印象和期许,导致学生把自我的价值和未来职场待遇等等放在一起,遂渐渐忽视过去及现在的努力和成就,而这反而会弱化个人自信的形成。
因此,需要加强现实意义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自信,而非拘于未来近乎虚幻的大胆幻想中。
高职大学生缺乏实际能力的自信,这主要涉及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能力储备的不足。
通过目前的教育体系,大学的理科生受到的控制比较大,文科生的情况也不乐观,尽管存在以对口专业、侧重于实践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接近实际社会的尝试,但是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还有待提高;同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不够引导学生发展具体技能,更多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
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发展比较缺乏乐观的态度,并带有一定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一旦存在,就会显著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就业。
高职大学生的自信心理是他们尤其需要重视的方面。
虽然实践能力和经验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会非常重要,但是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思维和情绪面貌同样重要,这很大程度关系到学生的安全感和生命幸福感。
如果学生在面临负面压力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抵抗力,那么便会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学生中的传播,难以从长远的角度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及思考。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高职大学生在受到“四个自信”教育培训时,应该倡导全面建设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面对开阔多样化的全球化世界时,大学生的人文方面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在异质环境中,准确地把握人性和人文环境可以方便学术成果的获取,发现不同的文化价值、文化瑰宝等等巨大帮助也能加速学生的各种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
综合起来,目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四个自信”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应该解决信息查询不全面、重未来轻现在,同时也应从学生自身的认识、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出既有远大理想,同时又有踏实落实的优秀高职大学生,从而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