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很多配方讲究药引,药引对疗效影响怎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有很多配方讲究药引,药引对疗效影响怎么样?
一、药引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
二、药引的作用(引经报使)
1、引药达所
即将诸药引向特定的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2、调和药性
有些药物作用猛烈,加入药引可缓和药性。
既可扶正补脾,益气护胃,又可缓和峻药之毒,减少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使泻下而不伤正。
3、制约毒性
如《金匮要略》中乌头汤,以蜜煎乌头,既解除了毒性,又保存其有效作用。
4、增强疗效
药引在方剂中根据其自身性能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可增强君臣药的疗效。
三、中医不开药引的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和常见的,如酒、蜂蜜水、葱白汤、生姜等。
2、使用的分量非常少,并且要求新鲜或简单加工等特殊要求。
3、比较特殊的材质,药店没有准备。
.一味药采收后,第一步就是炮制,经过炮制后,方可入药。
中药炮制有很多的方法,炮制的目标,就是为了增加药性,增強疗效,同时,也有的是为了用作药引子。
每味药都有性质与味道,当然功能与主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有它的归经,这个是药理学的内容,可以参考了。
中药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配伍使用的,因为药物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状况下,要预防或是治疗疾病,需要有主,次之分,如果是外感,那么即可使用抗外感,同时也要退烧,止咳等,这就需要有团队配合,也就是复方了。
中医是整体论,用药要有整体的观念,这就是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所以,中药配伍便有了独立的方剂学,应该遵守的规定了。
那么中药的药引子就是为了增加药效,增強疗效而设计的。
在中医药物之中,有许多的药物就具备了这种功能,如升麻,牛歹等,这类药物其实就是“搬运工”,它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引药达位,上至头顶,下行于足,内可达里,好可达表。
之所以能够整体化,就会有不一样的设计,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述的优势。
望参考之。
古人在中药配伍中有時會下[药引],這是否具有完全的科學性,我个人無权决断。
不過,我發現,在配方中放入药引之後的功效,跟不放药引的功效有時候會有細微的不一样,偶尔还會出現不太一樣。
桔梗,可以引药上行,是上行药引;秦艽,可以引药下行,是下行药引。
我經過了几次的印证,證明這药引确實具有[引药下行、引药上行]的功能。
因為,在基本相同的方药中,如果沒有下药引的話,這方药好像無效,一旦下了药引,就立杆見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