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与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单元操作吸收与解析
吸收与解吸
⼀.原理及典型流程
1. 原理
吸收解吸是⽯油化⼯⽣产过程中较常⽤的重要单元操作过程。
吸收过程是利⽤⽓体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体混合物。
被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含有溶质的⽓体称为富⽓,不被溶解的⽓体称为贫⽓或惰性⽓体。
溶解在吸收剂中的溶质和在⽓相中的溶质存在溶解平衡,当溶质在吸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溶质在⽓相中的分压称为该组分在该吸收剂中的饱和蒸汽压。
当溶质在⽓相中的分压⼤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相溶⼊溶质中,称为吸收过程。
当溶质在⽓相中的分压⼩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液相逸出到⽓相中,称为解吸过程。
2. 典型流程图
氧⽓吸收解吸装置流程图
1、氧⽓钢瓶
2、氧减压阀
3、氧压⼒表
4、氧缓冲罐
5、氧压⼒表
6、安全阀
7、氧⽓流量调节阀
8、氧转⼦流量计
9、吸收塔 10、⽔流量调节阀11、⽔转⼦流量计12、富氧⽔取样阀 13、风机14、空⽓缓冲罐 15、温度计16、空⽓流量调节阀17、空⽓转⼦流量计 18、解吸塔 19、液位平衡罐 20、贫氧⽔取样阀21、温度计 22、压差计23、流量计前表压计24、防⽔倒灌阀
⼆.操作⽅法
1.吸收塔开停车
(1)开车操作规程
装置的开⼯状态为吸收塔解吸塔系统均处于常温常压下,各调节阀处于⼿动关闭状态,各⼿操阀处于关闭状态,氮⽓置换已完毕,公⽤⼯程已具备条件,可以直接进⾏氮⽓充压。
1.1、氮⽓充压
(1)确认所有⼿阀处于关状态。
(2)氮⽓充压
①打开氮⽓充压阀,给吸收塔系统充压。
②当吸收塔系统压⼒升⾄1.0Mpa(g)左右时,关闭N2充压阀。
③打开氮⽓充压阀,给解吸塔系统充压。
④当吸收塔系统压⼒升⾄0.5Mpa(g)左右时,关闭N2充压阀。
1.2、进吸收油
(1)确认
①系统充压已结束。
②所有⼿阀处于关状态。
(2)吸收塔系统进吸收油
①打开引油阀V9⾄开度50%左右,给C6油贮罐D-101充C6 油⾄液位70%。
②打开C6油泵P-101A(或B)的⼊⼝阀,启动P-101A(或
B)。
③打开P-101A(或B)出⼝阀,⼿动打开FV103阀⾄30%左右给吸收塔T-101充液⾄50%。
充油过程中注意观察D-101液位,必要时给D-101补充新油。
(3)解吸塔系统进吸收油
①⼿动打开调节阀FV104开度⾄50%左右,给解吸塔T-102进吸收油⾄液位50%。
②给T-102进油时注意给T-101和D-101补充新油,以保证D-101和T-101的液位均不低于50%。
1.3、C6油冷循环
(1)确认
①贮罐,吸收塔,解吸塔液位50%左右。
②吸收塔系统与解吸塔系统保持合适压差。
(2)建⽴冷循环
①⼿动逐渐打开调节阀LV104,向D-101倒油。
②当向D-101倒油时,同时逐渐调整FV104,以保持T-102液位在50%左右,将LIC104设定在50%设⾃动。
③由T-101⾄T-102油循环时,⼿动调节FV103以保持T-101液位在50%左右,将LIC101设定在50%投⾃动。
④⼿动调节FV103,使FRC103保持在13 .50T/h,投⾃动,冷循环10分钟。
1.4、T-102回流罐D-103灌C4
打开V21向D-103灌C4⾄液位为20%
1.5、C6油热循环
(1)确认
①冷循环过程已经结束。
②D-103液位已建⽴。
(2) T-102再沸器投⽤
①设定TIC103于5℃,投⾃动。
②⼿动打开PV105⾄70%。
③⼿动控制PIC105于0.5MPa,待回流稳定后再投⾃动。
④⼿动打开FV108⾄50%,开始给T-102加热。
(3)建⽴T-102回流
①随着T-102塔釜温度TIC107逐渐升⾼,C6油开始汽化,并在E-104中冷凝⾄回流罐D-103。
②当塔顶温度⾼于50℃时,打开P-102A/B泵的⼊出⼝阀VI25/27、VI26/28,打开FV106的前后阀,⼿动打开FV106⾄合适开度,维持塔顶温度⾼于51℃。
③当TIC107温度指⽰达到102℃时,将TIC107设定在102℃投⾃动,TIC107和FIC108投串级。
④热循环10分钟。
1.6、进富⽓
(1)确认C6油热循环已经建⽴。
(2)进富⽓
①逐渐打开富⽓进料阀V1,开始富⽓进料。
②随着T-101富⽓进料,塔压升⾼,⼿动调节PIC103使压⼒恒定在1.2MPa(表)。
当富⽓进料达到正常值后,设定PIC103于
1.2MPa(表),投⾃动。
③当吸收了C4的富油进⼊解吸塔后,塔压将逐渐升⾼,⼿动调节PIC105,维持PIC105在0.5MPa(表),稳定后投⾃动。
④当T-102温度,压⼒控制稳定后,⼿动调节FIC106使回流量达到正常值8.0T/h,投⾃动。
⑤观察D-103液位,液位⾼于50时,打开LIV105的前后阀,⼿动调节LIC105维持液位在50%,投⾃动。
⑥将所有操作指标逐渐调整到正常状态。
(2)停车操作规程
2.1、停富⽓进料
(1)关富⽓进料阀V1,停富⽓进料。
(2)富⽓进料中断后,T-101塔压会降低,⼿动调节PIC103,维持T-101压⼒>1.0MPa(表)。
(3)⼿动调节PIC105维持T-102塔压⼒在0.20MPa(表)左右。
(4)维持T-101→T-102→D-101的C6油循环。
2.2、停吸收塔系统
(1)停C6油进料
①停C6油泵P-101A/B。
②关闭P-101A/B⼊出⼝阀。
③FRC103置⼿动,关FV103前后阀。
④⼿动关FV103阀,停T-101油进料。
此时应注意保持T-101的压⼒,压⼒低时可⽤N2充压,否则T-101塔釜C6油⽆法排出。
(2)吸收塔系统泄油
①LIC101和FIC104置⼿动,FV104开度保持50%,向T-102泄油。
②当LIC101液位降⾄0%时,关闭FV108。
③打开V7阀,将D-102中的凝液排⾄T-102中。
④当D-102液位指⽰降⾄0%时,关V7阀。
⑤关V4阀,中断盐⽔停E-101。
⑥⼿动打开PV103,吸收塔系统泄压⾄常压,关闭
PV103。
2.3、停解吸塔系统
(1)停C4产品出料
富⽓进料中断后,将LIC105置⼿动,关阀LV105,及其前后阀。
(2)T-102塔降温
①TIC107和FIC108置⼿动,关闭E-105蒸汽阀FV108,停再沸器E-105。
②停⽌T-102加热的同时,⼿动关闭PIC105和PIC104,保持解吸系统的压⼒。
(3)停T-102回流
①再沸器停⽤,温度下降⾄泡点以下后,油不再汽化,当D-103液位LIC105指⽰⼩于10%时,停回流泵P-102A/B,关P-102A/B的⼊出⼝阀。
②⼿动关闭FV106及其前后阀,停T-102回流。
③打开D-103泄液阀V19。
④当D-103液位指⽰下降⾄0%时,关V19阀。
(4)T-102泄油
①⼿动置LV104于50%,将T-102中的油倒⼊D-101。
②当T-102液位LIC104指⽰下降⾄10%时,关LV104。
③⼿动关闭TV103,停E-102。
④打开T-102泄油阀V18,T-102液位LIC104下降⾄0%时,关V18。
(5)T-102泄压
①⼿动打开PV104⾄开度50%;开始T-102系统泄压。
②当T-102系统压⼒降⾄常压时,关闭PV104。
2.4、吸收油贮罐D-101排油
(1)当停T-101吸收油进料后,D-101液位必然上升,此时打开D-101排油阀V10排污油。
(2)直⾄T-102中油倒空,D-101液位下降⾄0%,关V10。
(3)正常操作规程
3.1、正常⼯况操作参数
(1)吸收塔顶压⼒控制PIC103:1.20MPa(表)。
(2)吸收油温度控制TIC103:5.0℃。
(3)解吸塔顶压⼒控制PIC105:0.50MPa(表)。
(4)解吸塔顶温度:51.0℃。
(5)解吸塔釜温度控制TIC107:102.0℃。
3.2、补充新油
因为塔顶C4产品中含有部分C6油及其他C6油损失,所以随着⽣产的进⾏,要定期观察C6油贮罐D-101的液位,当液位低于30%时,打开阀V9补充新鲜的C6油。
3.3、D-102排液
⽣产过程中贫⽓中的少量C4和C6组分积累于尾⽓分离罐D-102中,定期观察D-102的液位,当液位⾼于70%时,打开阀V7将凝液排放⾄解吸塔T-102中。
3.4、T-102塔压控制
正常情况下T-102的压⼒由PIC-105通过调节E-104的冷却⽔流量控制。
⽣产过程中会有少量不凝⽓积累于回流罐D-103中使解吸塔系统压⼒升⾼,这时T-102顶部压⼒超⾼保护控制器PIC-104会⾃动控制排放不凝⽓,维持压⼒不会超⾼。
必要时可打⼿动打开PV104⾄开度1%--3%来调节压⼒。
(4)、仿真界⾯
吸收系统DCS界⾯
吸收系统现场界⾯
解吸系统DCS界⾯
解吸系统现场界⾯
2. 吸收塔的⽇常维护
(1)定期检查、清理、更换莲蓬头或溢流管,保持不堵塞、不破损、不偏斜,使喷淋装置能把液体均匀地分布到填料上。
(2)进塔⽓体的压⼒和流速不能过⼤,否则将带⾛填料或使其紊乱,严重降低⽓液两相接触的效率。
(3)控制进⽓温度,防⽌塑料填料软化或变质,增加⽓流阻⼒。
(4)进塔的液体不能含有杂物,太脏时应过滤,避免杂物堵塞填料缝隙。
(5)定期检查、防腐、清理塔壁,防⽌腐蚀、冲刷、挂疤等缺陷。
(6)定期检查箅板腐蚀程度,如果腐蚀变薄则应更新,防⽌脱落。
(7)定期测量塔壁温度并观察塔体有⽆渗漏,发现后及时修补。
(8)经常检查液⾯,不要淹没⽓体进⼝,防⽌引起震动和异常响声。
(9)经常观察基础下沉情况,注意塔体有⽆倾斜。
(10)观⽆保持塔体油漆完整,外挂疤,清洁卫⽣。
(11)定期打开排污阀门,排放塔底积存赃物和碎填料。
(12) 冬季停⽤时,应将液体排放净,防⽌冻结。
(13)如果压⼒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发⽣了泄漏。
如果压⼒上升,可能的原因是填料阻⼒增加或设备管道堵塞。
3. 吸收塔的停车检修
塔设备停⽌⽣产时,要卸掉塔压⼒,放出塔所有留存物料,然后向塔吹⼊蒸汽清洗。
打开塔顶⼤盖(或塔顶⽓相出⼝)进⾏蒸煮、吹除、置换、降温,然后⾃上⽽下地打开塔体⼈孔,在检修前要做好防⽕、防爆和防毒的安全措施,既要把塔部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清洗吹净,⼜要对设备及塔周围现场⽓体进⾏化验分析,达到安全检修的要求。
(1)塔体检查
a.每次检修都要检查各附件是否灵活、准确;
b.检查塔体腐蚀、变形、裂纹及各部分焊接情况。
(2)塔外检查
a.检查塔板各部件的结焦、污垢、堵塞情况;
b.检查塔板、⽀撑结构的腐蚀及变形情况。
三.吸收塔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1)塔体腐蚀主要是吸收塔或解吸塔壁的表⾯因腐蚀
出现凹痕,发⽣的主要原因是:
a.塔体的制造材质选择不当;
b.原始开车时钝化效果不理想;
c.溶液中缓蚀剂浓度与吸收剂浓度不对应;
d.溶液偏流,塔壁四周⽓液分布不均匀。
⼀般在腐蚀的初始阶段,塔壁先是变得粗糙,钝化膜附着⼒变弱,当受到冲刷、撞击时出现局部脱落,使腐蚀围扩⼤,腐蚀速率加快。
对于已经发⽣腐蚀的塔壁要⽴即进⾏修复,即对所有被腐蚀处先补焊、堆焊后再衬以耐腐蚀钢带(如不锈钢板)。
在⽇常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艺指标,确保良好的钝化质量,要适当增加对吸收溶液的分析次数,及时、准确、有效地监控溶液组分的变化,并及时清除溶液中的污物,保持溶液的洁净,减少系统污染。
(2)液体分布器、再分布器损坏主要原因:
a.由于设计不合理,受到液体⾼流速冲刷造成腐蚀;
b.选择材料不当所致;
c.填料的磨擦作⽤使分布器、再分布器上的保护层被破坏产⽣腐蚀;
d.经过多次开车、停车,钝化控制不好。
(3)⼯作表⾯结垢故障原因:
a. 被处理物料中含有机械杂质;
b. 被处理物料中有结晶析出和沉淀;
c. 硬⽔所产⽣的⽔垢;
d. 设备结构材料被腐蚀⽽产⽣的腐蚀产物;
处理⽅法:
a.加强管理,考虑增加过滤设备;
b.清除结晶、⽔垢和腐蚀产物;
c.采取防腐措施;
(4)塔体厚度变薄故障原因:
设备在操作中受到介质的腐蚀、冲蚀和摩擦。
处理⽅法:
减压使⽤;或修理腐蚀严重部分或设备报废。
(5)塔体出现裂缝故障原因:
a.局部变形加剧;
b.焊接的应⼒;
c.封头过度圆弧弯曲半径太⼩或未经返⽕便弯曲;
d.⽔⼒冲击作⽤;
e.结构材料缺陷;
f.振动与温差的影响;
e.应⼒腐蚀;
处理⽅法:
裂缝修理
(6)连接处失去密封能⼒故障原因:
a.法兰连接螺栓没有拧紧;
b.螺栓拧得过紧⽽产⽣塑性变形;
c.由于设备在⼯作中发⽣振动,⽽引起螺栓松动;
d.密封垫圈产⽣疲劳破坏(失去弹性);
e.垫圈受介质腐蚀⽽坏;
f.法兰⾯上的衬⾥不平‘
g.焊接法兰翘起;
处理⽅法:
a.拧紧松动螺栓;
b.更换变形螺栓;
c.消除振动,拧紧松动螺栓;
d.更换变质的垫圈;
e.选择耐腐蚀垫圈换上;
f.加⼯不平的法兰;
g.更换新法兰;
四.安全⽣产
要安全⽣产主要是要控制好重要的⼯艺指标
(1)操作温度吸收塔的操作温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很⼤。
温度越低,⽓体的溶解度越⼤,吸收率越⾼。
对有明显
热效应的吸收过程,通常要在塔塔外设置中间冷凝器,
及时移⾛热量,必要时加⼤冷凝⽔。
(2)操作压⼒提⾼操作压⼒有利于吸收操作。
吸收塔实际操作压⼒原料⽓组成、⼯艺要求的⽓体净化程度和前后⼯序的操作压⼒来决定。
(3)吸收剂的⽤量对⼀定的⽣产任务,增⼤吸收剂的⽤量可以降低吸收温度,使吸收速率提⾼,增⼤吸收速率。
(4)吸收剂中的吸收质浓度吸收剂中溶质浓度增⾼,吸收推动⼒减⼩,尾⽓中溶质的浓度增加,严重时达不到要求。
(5)⽓流速度⽓体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吸收过程,⽓流速度⼤使⽓、液膜变薄,减少了⽓体向液体扩散的阻⼒,有利于⽓体的吸收。
但⽓流速度过⼤会造成液泛雾沫夹带
或⽓液接触不良
(6)液位这是吸收操作中的重要控制因素,当液位过低时会造成⽓体串到后⾯低压设备影起超压,或发⽣溶液泵
抽空现象;液位过⾼时,则会造成出⼝⽓体带液,影响后⼯序安全运⾏。
参考⽂献
1、陆美娟,化⼯原理。
,化⼯⼯业,2010
2、佩⽥等。
化⼯单元操作过程。
,化⼯⼯业,2006
3、仿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