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关系到教师的工作和岗位,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所在,改革必然触犯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如何使学校的改革软着陆,平安过渡,确保学校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是校长们一直深思的问题。

我校多年来实施了一系列的学校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校由全县倒数第二变成了广西第一批中小学“十佳学校”,现把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汇报,以此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子和方法,以期使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走向深入。

1.我校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1.1 校点多,并且较分散。

忠良乡是全县乡镇中面积最大的乡,也是来宾市所有乡镇中面积最大的乡,全乡有108个自然屯,11个村民委,忠良学区(学区是管理全乡小学的机构)是全县学区中校点最多的学校,当时共有58个校点,11所村校。

校点较远,条件较艰苦,而且交通不方便,最远的要走8个多小时,近的校点也要走1个多小时;学校多为二级、三级复式教学,甚至四级复式教学。

1.2 代课教师多,教师队伍稳定性差,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教师队伍中,有将近一半人是代课教师,是当时全县代课教师最多的乡镇。

加上文革时代读书出来工作的公办教师水平普遍较低,有部分公办教师连小学毕业水平都没有达到。

1.3 在学校改革之前,忠良学区每年无人递交教学论文评审,更不用说获奖了。

1.4 教学质量差,全县倒数第二。

1.5 历年来学校负债累累,几乎无法运转,村校校长到中心校开会,食宿自理;学校基础设施极差,堂堂一所乡中心小学建校几十年连一所厕所都没有,厕所还是借用生产队积粪用的厕所;当时勤俭公司已准备把忠良学区告上了法院。

当时分管教育的副乡长感叹说:“再不改革,忠良学区就没有希望了!”
2.开展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步骤
2.1 前期准备
2.1.1 选好校长,构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校领导班子。

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说过:“一个由狮子领导的绵羊队伍,比一个由绵羊领导的狮子队伍更具有战斗力”。

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曾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陶行之先生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说:“一所学校因为有一位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也因为一位庸庸之辈而日落千丈。

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

”他进一步指出:“校长是教坛的指挥,校园之旗手”。

这些都是充分强调领导者的关键作用。

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要把改革工作搞好,必须首先选好校长,建立一支精干的学校领导队伍。

(1)、精简裁员,建立精干的学校领导班子。

我上任校长始,针对当时学区管理人员雍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被教职工戏称为“养老院”的情况,借新旧班子交接之际,大刀阔斧对管理人员进行精简裁员。

原工作人员11人,精简后,只保留我和老校长两人,另从各校精选3人调进,共5人,组成学校领导管理队伍。

精兵强将,造强悍之师,办公室人员每人都身兼数职,都能独挡数面,1人干原来2人干的工作,工作效率成倍地提高。

新的学校管理人员学历高,年轻、精明、团结、实干,有开拓创新精神,为一下步的改革驶入快车道,打造了快速前进的火车头。

(2)、村校撤并,裁减村校领导,建立一支年轻化、实干、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村校领导班子。

村校领导是学区各项决策的执行者,是带好村校这趟火车的火车头。

我乡原各村校按村委行政区域划分,一些村校规模较小,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1999年秋季学期把规模较小的村校并入相邻较大的村校,原11个村校合并为6个村校。

借此撤拼机会,免去8位年纪较大,工作能力低的村校校长职务,任用一批年轻的青年骨干老师担任村校领导。

新旧交替,新陈代谢,全学区村校领导阶层呈现一派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气势,为改革创新打造好推动村校前进的火车头。

2.1.2 治理整顿老师队伍,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老师素质,迎战聘任制的考验。

(1)举办教师学习班。

1999年秋期,对组织纪律差、业务水平低、知识结构老化的老师,通知参加教师学习班,对这部分老师进行文化摸底测试、请乡分管教育领导为他们作教育形势报告、请优秀教师为他们开办讲座、上优质示范课、听先进教师介绍教学先进工作经验、中心小学参观学习、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并为这部分老师制定继续教育的计划,即要求用一年的时间读懂小学1—6年级教材,第二年学会利用教参进行备课,学习后还要写一篇学习心得,完成了以上布置的任务才能领取工资。

为了保证业务差的这部分老师能有充裕的时间专心学习,咬紧牙,狠下决心,把这部分老师调离近家的学校,到学校住宿,少做家务,有时间专心学习和教学,尽快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备战聘任制的
到来,接受校长们的挑选。

(2)公开招选代课老师,严把老师入口关,确保新进来的老师将来能被校长们聘任。

招收的代课老师要通过试教、面试、综合考核等过程后,然后择优录用。

2.1.3 加强人事改革的宣传,使改革思想深入人心。

一年里2次召开全乡教师大会,各村校6次召开教师大会,作好人事改革的宣传鼓动工作。

2.1.4 参观学习,加强校长们对人事改革的认识。

组织了各校正副校长到人事改革做得较早的学校参观学习。

2.1.5 发扬民主,充分酝酿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学区制定草案后交校长们讨论,并且印发教师人手一册,召开各校教师会议,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

2.2 试行阶段
2.2.1 乡政府聘学区校长,学区校长聘学区副校长,组成学区领导班子;再由学区领导班子聘学区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各校校长;各校校长聘本校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组成本校领导班子;再由校领导班子聘各科任教师。

校长、主任聘期为二年,教师聘期为一年。

2.2.2 举办第一批落聘人员学习班。

这部分教师大多是1999年秋期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共有16名,经进行思想教育学习2天,并写好保证书,保证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严格按照1999年秋期学习班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学习,然后由学区出面协调,动员各校校长给予试聘一年。

2000年秋季学期试行聘任制,第一批落聘人员经办学习班后,全部得到聘任。

2.2.3 2000年秋季学期,制定活工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此方案经学区办公室讨论修改3次,召集各校校长集体讨论2次后,发每位教职工人手一册,各校召开老师大会讨论,经一学期的充分酝酿、讨论、修改,定下活工资分配方案(草案)。

2.2.4 2001年春季学期试行活工资分配方案,以此方案评估考核老师,只进行量化评估,没有和工资挂钩,试行方案后,召集校长们汇报讨论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此方案进行修改后,制定活工资分配方案。

2.3 实施阶段
2.3.1 进行教师第二期聘任。

此期第一批聘不上者,有8人,此8人全部是2000年秋期参加过学习班的教师。

为落聘人员再次办学习班,首先进行文化测试,然后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结束写心得、写保证书。

然后根据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学习表现,动员各校校长聘用。

其中5名教师经学习后得以聘用,3名教师因文化水平低、业务能力差,安排停岗学习。

2.3.2 停岗教师管理。

停岗期为一年,每月发给生活费,停岗期间每月的6号到学区报到,到中心校听课学习2天,然后才准许领取生活费。

停岗期间,安排自学文化知识,学区对下岗老师,每人赠送一套小学1—6年级语数课本,并且每间隔一段时间其家中检查督促。

2002年秋期,经文化测试和试教后,视其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再安排上岗。

2002年秋期第三期聘任,落聘的3名教师,发基本生活费,安排到中心小学脱产跟班学习,由中心小学骨干教师传帮带,提高文化和业务水平,一年后考核合格,再安排上岗。

2.3.3 召开全学区教职工大会,总结一年来聘任制实施情况,对教师进行形势教育,对其他业务差的教师敲响警钟。

3.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3.1 加强领导、争取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是顺利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保证。

因为就聘任制的本质而言,目前进行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说穿了是和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分享学校人事权,把学校的人事权交给学校,这是一个分权的改革,是一个分权的过程,没有县教育局、当地党委、政府同意,人事制度改革是不可能进行的;教育和科技局和党委、政府没把人事权交给学校,根本就没有学校聘任制可言。

忠良学区校长2000年经两次重复考核的考验后,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信任。

聘任制按照学区的意图开展,把用人权交给学校校长实施,当时分管教育的乡领导想把他业务相当差的妻子调入中心校,但学区、中心校校长不同意聘任,结果也无法调入。

把用人权交给校长们,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
3.2 前期阶段准备充分
加强宣传,政策制定从上到下,民主集中。

改革循序渐进,按计划稳步推进,不急于求成。

我学区先用一年的时间精简学区工作人员、撤并村校,建立一支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区、村校领导班子,然后用二年时间对业务差的教师办班学习,改变其工作作风,提高其业务水平,备战聘任制的来临,减少下岗机会,确保聘任制顺利实施。

3.3 试行阶段检查改进
试行阶段针对存在问题,修改聘任方案;对活工资分配方案,先试行考核,暂时不和工资挂钩,在试行中检查改进,为下一步正式实施制定可行的方案。

3.4 实施阶段真刀真枪
实施阶段不折不扣地按照方案执行,教学成绩优秀,达到调动好一级学校标准的,按照聘任制度,坚决动员校长给予聘任。

对业务差的老师,经两年的教育都无法转变的,坚决安排下岗学习,2002年春期有14名老师因业务差被扣发部分活工资;2001年秋季学期,我学区安排3名教师下岗学习;2002年秋季学期
落聘的3名教师,发基本生活费,安排到中心小学脱产跟班学习。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好,又经试行阶段的改进,下岗的人员心服口服,没有吵闹现象,聘任制得以顺利开展,这些改革工作一直顺利进行到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