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
篇一: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相关业务会计核算方法
附件:
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贷款相关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一、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有关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贷款)试点城市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财会字[1999]33号)、《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金[20XX]160号)和《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XX]12号)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关于做好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建金[20XX]100号)规定的28个建设项目贷款试点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的住房公积金。
(三)本办法规定《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财会字[1999]33号)中涉及建设项目贷款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下分别按照建设项目贷款业务和在受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
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增设相关明细科目。
其中,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相关明细科目会计处理沿用《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相关规定,对于建设项目贷款业务相关明细科目会计处理遵照本办法规定。
(四)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会计科目的修订
(一)第121号科目委托贷款
1.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本科目下设置“个人贷款”和“项目贷款”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按照规定在受托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个人住房贷款)和利用住房公积金发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贷款)的款项。
其中,“个人贷款”一级明细科目按照借款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项目贷款”一级明细科目按照建设项目贷款借款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
(1)按规定发放建设项目贷款时,借记本科目(项目贷款),贷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收回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按本息合计金额,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按本金,贷记本科目(项目贷款),按已计利息,贷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未计利息,贷记“业务收入”科目。
(2)对于借款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的建设项目贷款,应转作逾期贷款处理,自本科目转入“逾期贷款”科目,借记“逾期贷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贷款)。
(3)对借款人申请建设项目贷款提供的抵押物,应建立备查簿,详细登记抵押担保情况。
(二)第122号科目逾期贷款
1.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本科目下设置“个人逾期贷款”和“项目逾期贷款”两个一级明细科目,核算借款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的委托贷款。
其中,“个人逾期贷款”一级明细科目按照借款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项目逾期贷款”一级明细科目按照建设项目贷款借款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
(1)对于借款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的建设项目贷款,应转作逾期贷款处理,按照建设项目贷款金额,借记本科目(项目逾期贷款——××借款人——本金),贷记“委托贷款”科目;按照已计提的应收利息金额,借记本科目(项目逾期贷款——××借款人——应收利息),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建设项目贷款转入逾期贷款后,不计提孳生的逾期利息和罚息,但应当设置备查簿登记逾期贷款利息和罚息的借款人、计息时间、金额和性质等相关信息。
收回逾期贷款的还款时,应首先冲减本金,按收回的金
额,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逾期贷款——××借款人——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收到的还款冲减逾期前已计未收利息,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逾期贷款——××借款人——应收利息);逾期前已计未收利息收回后的还款作为逾期后的未计利息和罚息确认为当期业务收入,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业务收入”科目。
(2)按规定程序经批准核销的住房公积金呆账贷款,冲销提取的贷款风险准备时,借记“贷款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逾期贷款——××借款人);同时,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增值收益存款”科目。
核销后贷款又收回的,按收回的建设项目贷款本息合计金额,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贷款风险准备”科目;同时,借记“增值收益存款”科目,贷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
(三)第301号科目贷款风险准备
1.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本科目下设置“个人贷款风险准备”和“项目贷款风险准备”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按规定提取的个人住房贷款和建设项目贷款风险准备。
2.主要账务处理
(1)年度终了,应按规定对建设项目贷款提取风险准
备。
提取贷款风险准备时,借记“增值收益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贷款风险准备)。
(2)对确实无法收回的逾期贷款,按规定程序经批准作为呆账的,冲销提取的贷款风险准备,借记本科目(项目贷款风险准备),贷记“逾期贷款”科目;同时,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增值收益存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呆账贷款,如果以后又收回的,按实际收回的本金和利息,借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项目贷款风险准备);同时,借记“增值收益存款”科目,贷记“住房公积金存款”科目。
(四)第321号科目增值收益分配
1.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本科目“提取贷款风险准备”一级明细科目下设置“提取个人贷款风险准备”和“提取项目贷款风险准备”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按有关标准提取的、从增值收益中列支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和建设项目贷款风险准备。
2.主要账务处理
按规定标准提取建设项目贷款风险准备时,借记本科目(提取贷款风险准备——提取项目贷款风险准备),贷记“贷款风险准备”科目。
(五)第401号科目业务收入
1.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
(1)本科目“委托贷款利息收入”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和“项目贷款利息收入”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和建设项目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2)本科目“其他收入”一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个人贷款逾期罚息收入”和“项目贷款逾期罚息收入”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和建设项目贷款逾期罚息收入。
2.主要账务处理
(1)期末,按计算的当期由建设项目贷款形成的应收未收委托贷款利息金额,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本科目(委托贷款利息
篇二:保障性住房审计论文
浙江********毕业论文题目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保障性住房跟踪
审计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别 20XX015219 财务管理专业,20XX级8班会计系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摘要
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心系百姓,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但因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历史欠账又比较多,使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导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的效益、效率以及效果问题。
近年来审计发现,保障性安居住房的分配和后续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跟踪审计研究,并根据保障性住房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来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让保障性住房更好的落实到需要的人手中。
本文以宁波市保障性住房的跟踪审计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一下宁波市保障性住房的相关情况和现状,其次根据宁波市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总结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
针对这些问题,从审计的角度提出相对应的一些改进对策,以保证保障性住房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促进该项惠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措施
I
Abstract Affordable housing is the State Council, people's livelihood , the heart of the people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s of low-inxxe people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s .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system started late, historical debts more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facing severe financial pressure, but due to our affordable hous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cause it exposes many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they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ssues , problems and subsequent alloca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recent years, the audit found that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erefore, affordable housing to track audit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ffordable housing to improve our system of
affordable housing , affordable housing to allow better implementation into the hands of those who need it .
In this paper, Ningbo audit tracking of affordable housing for the study, the first to introduce and status related to affordable housing in Ningbo City , followed by Ningbo affordable housing based on follow-up audit ,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 and then solve these problems , made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s to ensure that affordable housing is assigned to real people in need ,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aste Management project.
Keywords: Affordable housing; tracking audit; measure
II
目录
1 国家审计促进保障房建设的理论基础 ................................................ .. (1)
1.1 保障性住房理论概述 ................................................ (1)
1.1.1 保障性住房基本概念 ................................................ .. (1)
1.1.2 保障性住房组成 ................................................ . (2)
1.2 国家审计融入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基础 (3)
1.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 (3)
1.2.2 权力监督制衡理论 ................................................ (4)
1.2.3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 (4)
1.3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基本概念 ................................................ (5)
1.3.1跟踪审计的概念 ................................................
(5)
1.3.2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概念 ................................................ . (5)
1.3.3跟踪审计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审计内容 (6)
1.3.4跟踪审计的优点 ................................................ .. (6)
2 宁波市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研究 ................................................ . (1)
2.1宁波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 ................................................ . (1)
2.1.1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筹集使用情况 (1)
2.1.2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房源筹集使用情况 (1)
2.1.3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
2.1.4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分配情
况 (2)
2.2宁波市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
2.3 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
2.3.1保障房资金缺口较大,保障房建设难以实施 (4)
2.3.2 审计发现保障房分配不公、专项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4)
2.3.3 项目建设期间把关不严,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5)
2.3.4 保障房的分配缺乏统一的制度性规范,准入审核遭遇难题 (5)
2.3.5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不健全,执行效果不好 (5)
2.4开展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 . (6)
3开展保障房审计存在的制约因素 ................................................
(7)
3.1审计理论研究水平还较低 ................................................ .. (7)
3.2 保障性住房标准尚未出台 ................................................ . (7)
3.3 审计绩效有待提升 ................................................ . (7)
3.4 审计人员结构和素质尚待提高 ................................................ .. (8)
II
篇三: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
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
段羽
(吉林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住房保障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居住权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住房保障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市场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填
报和计算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住房保障人数的迅猛增加以及往年申请审批档案材料的堆积,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任务量不断加大,加强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档案数字化管理、家庭收入测量方法、GIS、MIS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问题
1、现阶段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住房保障人数的增加、往年申请审批档案材料的堆积使得传统的手工填报和计算的工作方式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有关保障性住房的配置、住房补贴和现有保障资源等信息的查询、复查及更新等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而且得到的信息还不能保证准确无误,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数据进行交流和处理。
2、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延伸出来的社会问题:
供应对象失控、价格偏高、面积超标、供应量不足、申请不透明等。
二、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首先,建立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档案,引入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便于查询与修改。
其次,建立我国个人收入征信系统,加快家庭收入测量调查进
度。
再次,建立保障住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以GIS与MIS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整个系统体系建设。
三、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
1、保障性住房档案的含义: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配售和权属管理过程中,经过收集、整理、鉴定产生的一系列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照片、权证材料的总称。
2、保障性住房档案的特点:
①政策性: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全寿命周期受到国家政策性调配影响,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也相应的具有政策性特点。
②阶段性:从早期的安居房、平价房、微利房、福利房、经济适用房档案到现在的廉租房、公租房、两限商品房、自住房档案。
③专业性:涉及城市规划、测绘、法律法规、业务受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④动态性:保障性住房档案形成后,住房产权变更、补差、取得全部产权、退房等行为的发生,使档案处于不断变更或转移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⑤法律性:保障性住房档案真实的记录了房屋的产权归属、房屋产权性质、优惠政策等信息,具有法律凭证价值,
是进入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重要凭证,也是处理房产纠纷的重要依据
⑥关联性:首先,同一次业务审批涉及多套房屋的坐落、建筑面积、房屋结构、依据的优惠政策都有相似或相同之处,而共用的原始资料只有一套。
其次,由于存在补差、产权变更等情况,同一位权利人的住房资料可能存在于多份档案之中。
再次,取得全部产权的住房进入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后将形成新的房地产权档案。
3、保障性住房与房地饭权档案的异同:
①文件类型不同:保障性住房中政策性文件和住房分配对象资格审查文件是不可缺少的。
②数量不同:与房地产权档案相比,保障性住房档案数量不多且资料确实严重。
③保障性住房阶段性明显:房地产权档案在内容与形式上相对固定,而保障性住房受到各个时期政策性文件的影响,原始材料的内容和格式有很大的差异。
4、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要求:
①全程管理:对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的档案进行管理。
②动态管理:当保障性住房产权发生变更或转移后,应及时、准确地补充新材料,更新电子档案信息,保证档案自始至终反映住房的真实情况。
③关联管理:保障性住房档案中多套房屋共用一套公用资料、同一个权利人的住房资料也可能存在于多份档案中,需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各类材料建立起关联,从而系统、准确地反映房屋的状况。
5、现阶段应实现的保障性住房档案的管理思路:
①加强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
②加强保障性住房信息资源建设
③加强保障性住房应用系统建设
④提高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四、家庭收入测量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1、现阶段家庭收入测量面临的挑战:
①时间及成员:家庭收入包括所有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因此需要调查者详细询问各项收入的及准确金额。
由于家庭成员地域流动性大,追踪调查难度大。
②隐私问题:受访者不愿意透漏自己的真实收入,询问过多的收入问题可能会让受访者有被侵犯隐私的感觉。
③其他渠道收入:被受访者非正规渠道的收入及受访者不愿意向其他人透露收入的一部分收入不利于调查。
2、国际大型组织测量收入的两种主要方法:
①综合收入调查法:将一定时期内的家庭收入作为调查问题,以获得一个整体性的家庭总收入数据。
此方法由于调查过于粗略仅适合于一些大型的社会性调查。
(此方法应用
到的项目有: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与英国社会态度调查等)②累计收入调查法: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出家庭及成员的各项收入通过累加计算出总收入水平。
(此方法应用到的项目有:美国收支动态长期调查、英国家户追踪调查、德国社会经济追踪调查等)
①数据搜集:尽量访问所有家户成员,包括 16 岁以上的成人以及 16 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考虑受访者无法直接接受访问的情况,采用电话调查、代答人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展开调查为降低收入调查的敏感性,如果采用自填式问卷,需要保持简明、友好的界面。
②问题分类:尽量将“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和设置为独立模块,所有涉及“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或的问题应完全集中在相应模块之中;除了分项统计“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还要和,增加一定时期内的“家庭总收入”“个人总收入”以便两和,个维度能相互对应检验。
“其它收入”增加选项,以便补充可能存在的特殊收入项。
③措辞:从受访者的思维反应过程来设计便于受访者回忆的时间跨度。
使用引导词和导语对问题的时间或内容跨度进行准确界定,鼓励受访者回答收入问题。
在无法获得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灵活的追问策略,比如减弱受访者对问题的敏感度,改为访问金额区间。
对于仍然无法获得收入金额的情况下,在选项中增加“不知道”拒绝、“回答”等选项,
以确定受访者的拒访原因,以便后期对居民收入调查结果进行评估校正。
五、GIS与MIS相结合实现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化
1、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①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②特点:第一,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第二,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第三,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第四,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2、MIS:管理信息系统
①定义:所谓MIS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②特点:完善的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 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
通过
MIS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
MIS是发展变化的,MIS有生命周期。
3、通过GIS与MIS相结合保障性住房所应实现的目标:
①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系统建设,减少数据上报时间,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②规范管理行为:通过统一的审批手续实现规范化管理。
③辅助统筹决策:通过建立多维的统计分析系统,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领导决策。
④确保公平公正:通过系统切实的将国家政策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人群。
4、整体设计方案:
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平台为依托,以以政策、法规、标准、安全体系为保障,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各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建立完成整体方案。
5、GIS与MI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
通过GIS技术,在基础地形图、遥感底图基础上,搭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分布等专题图,以图为基础,通过与其他保障房管理相关数据库结合建设保障性住房数据库,使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申请审批、分配、使用、监督等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理。
6、功能设计:
①规划管理:通过GIS的地理属性与MIS的业务属性实现可视的信息化规划管理。
②建设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的综合查询、统计和分析,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工程全周期的监测与控制。
③申请分配管理:通过GIS系统向申请者全方位展示房源的信息,实现信息的透明化,再将审批通过的信息,通过GIS系统地图展示,实现公平分配原则。
④使用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租赁管理、物业管理、档案管理等。
⑤监督管理:由于GIS可视化的实现,使监督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透明。
7、标准规范建设:
系统的规范有效运行,需要建立一套保障房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体系、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
需要建设的标准规范:数据共享交换数据规范、应用开发规范、管理规范等。
管理规范包括:a、信息采集规范:通过建设信息采集规范,保证信息资源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b、档案管理及移交规范:明确档案的管理办法,以及移交的时间与移交的内容。
c、信息上报规范:制定信息的上报时间、内容以及相关数据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小倩. 浅谈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化管理[J]. 华中师范大学.
[2] 刘丰. 保障性住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 深证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3] 许庆红. 家庭收入测量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 北京大学.
[4] 宋跃明. GIS与MIS相结合实现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化[J]. 福建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